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历史球星穿越系列第四期,基德。


看了这个系列前三期的朋友知道,我对穿越后的艾弗森、麦迪和奥尼尔都相当看好,AI被我认为,会是现代版本的受益者,我又说,麦迪的巅峰高度足够应对任何时代,还非常机智的想到,鲨鱼与小球时代融合,会产生多么奇妙的叠加效果。


有人可能要说了,合着你这系列,就是无脑吹老球星呗,谁放到现在,都有得吹?


所以,今天咱们就讲讲基德。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基德的技术特点称得上家喻户晓了——基不攻嘛。


他的技术拼图大概是这样:


巅峰期同时代最好的策动快攻手,快攻传球大师,这部分不需要太多介绍,随便拎出来基德的集锦体验一下,赏心悦目;


优秀的进攻串联者。这点相对不易解释,到底什么是串联?我们都知道弧顶发牌,或者假掩护中刻意去找掩护人的那种串联,但要是只有这个,对传统控卫组织的要求有点偏少,特别是基德这样的强手。


举两个例子吧:


基德推进过半场,没有形成快攻机会,因为热火五人退防非常及时到位。但基德立刻出球给落位的诺天王,后者完成跳投命中,这个喂球时机非常精准,诺天王接球顺势就能完成出手。当然,这个你也可以算半快攻。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下面这次就更典型,史蒂文森被夹击,出球给诺天王,再转移给基德,基德发现了篮下的钱德勒,上球造成了犯规。防守阵型改变后,不是每个持球手都叫詹姆斯,不见得立刻能把球打到出机会的队友手里,也不是谁对自己的传球手法都足够自信,这时候,就需要视野和手法都出众的控卫,把球给到。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我们继续说基德的技术特点。


一个水准有争议的射手。NBA历史三分榜第10,但常年挖矿炼钢的形象也深入人心。生涯中后期比前期三分准星更高一些,整个职业生涯场均4.1次三分出手,34.9%命中率,考虑到所处时代的特点,外线回应能力算够用了;


绝对的顶级防守人,绝对的顶级后卫篮板手;


以及,并没有一种特定的主攻王牌手段。


这些特点列出来,也不难看出,基德跟当代顶级控卫差异最大的地方:


今天的顶级控卫,基本都是得分组织一把抓,王牌得分手极多,但砍分恰恰非基德所长。


这当然是很多人不看好基德在这个时代表现的理由。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我们先不急探讨这个。因为基德的进攻水准,不只是放到现在存在疑问,在以前也经常是被调侃的对象——基不攻当时到底有多不攻?


从基德94年进入联盟,一直到no handcheck时代到来前——也就是基德生涯的前期和中期,他的巅峰期主要也在这个时段——控球后卫都没能彻底实现得分能力上的突破,依然是典型的辅助型角色。从94-95赛季,一直到03-04赛季,这10年间,控球后卫场均得分最高的,是99-00赛季的佩顿,场均24.2分,排在得分榜第7。以得分能力见长的马布里,大约是得分榜第10的水准。艾弗森倒是能超越这个局限,但他产量真正上去,是在改打得分后卫之后。


小个子在规则修改,挡拆盛行前,加产量很难。90年代倒不是不打挡拆,爵士俩老妖,整个生涯都在玩这个。但大家想想,今天的挡拆配合,持球手显然是核心,掩护人是个吃饼的,控卫在挡拆时的地位是最高的,而马龙和斯托克顿这对组合,谁是主谁是从,自不用说了。


90年代,在一个摇摆人大量中距离开发进攻,大个子捶大量低位,中距离打法的球员,也要绕一定掩护接球开发进攻的年代,控卫在得分上就是没有优势可言。一直到04-05赛季,handcheck规则取消,在暴力砍分领域,才出现了真正可以跟其他位置得分手抗衡的控卫——比如,阿里纳斯冒出来了。你还得考虑到,大将军是一个当时就狂扔三分球,技术特点略微超前的球员。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再去看“基不攻”的职业生涯场均最高得分18.7,就会稍微顺眼一些。再想到,他能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强队大当家,带队打入总决赛,自然不可能在进攻端是个庸手。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事实上,在基德进攻最好的赛季,他可能会出现在“联盟进攻最好的2个控卫的话题”里。02-03赛季,基德场均18.7分+8.9助攻,真实命中率52.6%,OBPM联盟第9,控卫第2。虽然,跟那一季真正顶级的进攻球员比,还是明显逊色,但作为攻防一体,从助攻到抓板,从得分到防守,多面手型的球星,基德这赛季的进攻数据单,还是说得过去。


但这一季之外,基德在篮网时期,OBPM在控卫中就没能排到过前5了,整个联盟排,都在20名以外——当然,也掉不出控卫前10,联盟前30。


基德的进攻水准,准确的评价就是:


最巅峰赛季,能看到联盟顶级进攻团队的背影——但也仅仅是看到背影;

巅峰期大部分时间,属于说得过去,但拿望远镜也看不到联盟顶级的背影了。


基德这样的进攻,可以被称为“不攻”吗?


如果你把他看做一个历史级球星,那么的确可以了,因为牌位到他这个级别的球星,特别是外线,如果进攻水准的相对位置,在绝大部分巅峰赛季里只是联盟20名的水准,有点说不过去。


更不利于基德的消息是,他代入总决赛的篮网队,那两个赛季,进攻分别排在联盟第17和第20——根本就不是进攻强队,篮网那两个赛季更强的,显然是联盟第1的防守。


这很能说明基德的进攻上限在哪。事实上,以基德这种过于辅助型的控卫为大当家建队,就是不容易建出一支进攻强队。


那么,假设,我们坚持以基德为大当家,靠着他最有优势的防守端,建队的上限在哪?


答案并不乐观,对于一支防守联盟第一的球队来说,这一端继续挖潜太难,提升空间都在进攻。但需要提升的幅度太大,毕竟,基德带入总决赛的篮网,常规赛分别只有52胜和49胜,排在当季第5和第8,百回合净胜分距离联盟第一差了不止一档——前面的球队,几乎都在西部——那就不是遇到巅峰鲨鱼和邓肯打不过的问题,而是这支篮网,距离真正的联盟顶级,就是有一些差距。


好吧,以控卫为大当家夺冠,本来就是历史难题,客观的说,能进入总决赛,基德已经不容易了。


现在我们来说,基德放到现在,会是什么水平。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很不幸,基德不是那种“生错时代”的球星,他恰恰生在了一个还算适合他技术特点的年代。每当我们想帮基德解释一下,他巅峰期所处的90年代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前半段,联盟进攻都处于黑暗时代,那时候就不适合控卫发挥主攻强项——就会立刻会想到,也是那样的黑暗时代,才尤其适合基德这样擅防守、擅辅助的非主攻型后卫。


他恰恰生对了时代。


04-05赛季那波外线主攻手涨球潮开始,基德也渐渐从巅峰期滑落。这本来也没什么,基德当时已经31岁了,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比基德小多少的纳什,才开始进入巅峰——外线的盛世红利,基德受限于技术特点,没能吃到。


但基德还是在生涯暮年取得了成功,靠着专注于传控、定点、防守,他做好了一个合格辅助控卫的工作——定位迎合了需求,因为达拉斯的确更需要串联点和外线防守——当然,也跟当家核心这样的身份没了关系。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从基德的技术特点,和生涯经历,其实很容易的判断出,基德需要在这样的球队里:


起码有一个可以大量消化球权的锋线得分手;

起码还得有1~2个辅助消化球权的副攻手;

最好有运动能力出色的队友下快攻,发挥基德的特长;

如果有需要低位落位的主攻手、擅于切入的终结者,或者跑掩护切出的射手,非常适合让基德去统筹全局;

基德允许后场搭档防守能力低于水准线,甚至是undersize的得分后卫,因为基德在防守端可以接管大个后卫。


这些特点一列出来,你就能发现,基德显然不适合那些射手+终结者的挡拆型球队——那是为利拉德们准备的——但这种球队现在是主流。


但的确有一些配置奇葩的球队,需要一个基德,比方说:

起码有一个可以大量消化球权的锋线得分手=英格拉姆、胖虎

起码还得有1~2个辅助消化球权的副攻手=雷迪克、霍乐迪

最好有运动能力出色的队友下快攻=

英格拉姆、胖虎、哈特们

需要低位落位的主攻手、擅于切入的终结者,或者跑掩护切出的射手=胖虎、雷迪克

基德允许后场搭档防守能力低于水准线,甚至是undersize的得分后卫=雷迪克


所以......


基不攻放到现在,能取得什么成就?

你们太需要我了!


我并不是说,基德放在今天,就是郎佐鲍尔,这两个球员的水平差异非常明显:


鲍尔的回合占有率+助攻率+控制失误表现,别说追上基德巅峰赛季,比基德生涯平均水平尚有差距;


鲍尔三分的确大幅进步了,但证明自己投射的时间尚短,目前罚球命中率56.7%,还需再提升。而基德从早期罚球命中率不到70%,到中后期罚球命中率超过80%,生涯平均水准是78.5%,投射基本功依然是鲍尔需要追赶的;


鲍尔的快攻上球虽然不可小觑,但基德是快攻传球的艺术家;


鲍尔的防守的确是不错,基德的防守,那是一句不错能形容的吗?


我的意思是,基德作为鲍尔的模板,当然是鲍尔需要追赶的,拿基德跟鲍尔对比,是他放在今天时,在打法上的定位——他没法像库里、利拉德、欧文这样的球员疯狂砍分,事实上,洛瑞这样偏辅助的打法,也比基德在主攻表现上更直接,毕竟洛瑞在需要时,拿出稳定的小打大不成问题,还有挡拆持球投三分射程,基德要这么打,效率就不能看了。


所以,基德放在今天,你要说能到什么高度,我的答案就是,可以成为顶级强队,甚至冠军级球队的重要成员——2011年距离现在并不远。


但成为几当家就说不定了。


没办法,基德类型的传统控卫,他们发挥价值的方式并不直接——不要去跟保罗比,保罗跟基德比,一点也不传统。这个年代,有人可以借着掩护投出诺天王级别的效率,有人用个人威胁,就能不断为队友创造机会。那么,给顶级锋线或内线喂球,为跑位的队友们及时上球,或者队友靠得分威胁创造机会,你去当个串联者,这些作用,就显得有点迂回,不够直接了。


没办法,谁让这个快餐时代的特点就是,能直给,你就别绕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