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何以呼唤“匠心”

读书何以呼唤“匠心”

言及“匠心”,大多人总是将其与干技术活儿联系在一起,而断断不会想到读书其实也是需要“匠心”的。事实上,读书一旦缺失了“匠心”,就会因此而消解了读书本来应该有的作用和效果,渐渐地读书人的读书激情和兴味也会式微下降。

读书之所以呼唤“匠心”,单纯从读书过程这一维度就足以说明之。谁都明白这样一个基本道理,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而不断积累、丰富知识与智慧的渐进过程。而积累、丰富的过程当与读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读书浮光掠影、囫囵吞枣,怎么可能让知识与智慧在自己的心中生根?生不了根,又怎么期待发芽、开花、结果?想起国学大师钱穆当年在给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孙女钱婉约的回信中强调:“你们的古典文献专业,据你报告,课程应该是注重在本国历史文化的大传统上,这是正确的。苟非对历史文化传统有认识,即不易了解到一切古籍深处;但不了解古籍深处,亦不易认识到历史文化传统之真意义真价值所在。”他还说:“《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不宜早读,《论语新解》则尽可读,读后有解有不解,须隔一时再读,则所解自增,最好能背诵本文。积年多读,则自能背诵,能背诵后,则其中深义自会体悟。《庄子纂笺》亦宜看,亦该重复看,不必全能背诵,但须选择爱诵篇章到能背诵为佳。”钱穆先生的这番话,既说明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强调了读书须运用“匠心”,对重要篇目力求在反复读乃至背诵上下功夫的治学之道。

如果说,积累、丰富书本中的知识与智慧更多靠的是阅读记忆与留痕的话,那么,要通过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进而真正把握和领会这些知识与智慧的精髓,我们还得“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换言之,我们必须拿起思考的“筛子”,对这些所谓的“金矿石”捣碎以后进行必要和可能的“过筛”,使过滤石渣而留下金子。否则,照单全收,一读就信,一信就学,有时难免出尽洋相,而以讹传讹则害人匪浅。有位读书人说得好:读书更像是一场思维的狂欢,一场与思想者跨时空的相遇。我完全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读书须臾离不开思维、思靠,而积极的思维、认真的思考就是“匠心”频频跃动的标记。或许,“搜索引擎”“知识付费”对一些读书人颇有诱惑力,但充其量这不过是缓解知识与智慧焦虑的一勺鸡汤而已,偶尔为之可以,长期肯定不行。毕竟,读书应该是一种读书人驾驭读书的自主行为,若读书不再灌注以思考为核心的“匠心”动力,不要说会抽离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更是会将自己束缚在由作者堆垒、砌筑的思想围墙里而信马由缰、任其摆布,甚至会因此而锁闭心灵的认知,妄断擅论,这样的读书到底是很可悲可叹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先生对于读书做学问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给人启迪,尤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第三境,其实就是我们读书人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须知道,我们读书的目的除了要积累丰富、理解把握知识与智慧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在这一基础上让逻辑归纳来个登高望远,令观念转换来个骐骥一跃。总之,要借此去表达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出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不然的话,大家只是在原来知识与智慧的圈圈里打转转,不仅人类的知识与智慧难以实现创新发展,而且对于读书人自己也是枉费精力、徒劳无功。而要登临读书的第三境界,我们还得仰仗“匠心”,让“匠心”引领读书者既“钻得进去”又“跳出来”,从而在深入浅出中助推灵感的涌现、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创新,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中采撷属于自己的新的知识与智慧。记得有位日本作家说过:“敢于把照耀眼前的灯——大多是别人给自己的东西——灭掉,敢于在黑暗中凝神远眺,找出遥远的目标,不管对谁来说,这种勇气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段话似乎太适合我们读书了,“敢于在黑暗中凝神远眺”就是读书“匠心”,“找出遥远的目标”正是我们期盼的“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以色列学者赫拉利在其写的《人类简史》中说到,动物也有语言,但动物只能讲述世界上存在的、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唯有人能够表达看不到的东西。道理很简单,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读’是能够以编码后的符号为中介的。这样就有了意义世界,人就可以有共享的意义,如上帝的观念、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纸币的价值;也可以表达那些看不到的规律性的东西,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否可以这样说呢?我们读书正是自身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进行编码、记叙表达的意义再生成的活动——而这无疑为我们的读书注入“匠心”,由此去寻求更广阔的意义和作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读书吧,不要辜负了书籍,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来源:上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