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問如果語文的定狀補都沒學好還能寫好小說嗎?

qwewzw


如果必須要學好定狀補才能寫小說,那麼語文老師是否都應該是小說家了?

當然,最好還是學明白。不然,小說連最基本的語句都不通,如何寫得好呢?

傑出的文學家,往往是不受這些條條框框限制的。如果同樣的話,千篇一律都這樣說,必然喪失了語言個性。沒有獨特的語言個性,怎能稱為傑出作家呢?

只要符合邏輯、可以自圓其說。在那樣的語境裡,那樣說最貼切、最符合人物性格、最有力度。可以忽略那些規矩。

但前提是要有對文字的敏感度,對敘述語言的把控度,對結構、思想、藝術、角度等方面的宏觀構思,還有各種知識的儲備量……都是要夠線的。

即便是虛幻穿越類的,也要符合基本邏輯規則。

離開了人性基本規則的胡編亂造,又如何吸引、打動讀者呢?


冷月青史


這個很不絕對。一般來講,人們說話寫文章,憑的是語感,而不是語法。這不是說學習語法修辭邏輯等等沒用。掌握了這些,我們會自覺的說或些的更好。修改自己的文章也改的明白。要寫好小說,我覺得首要之功在於對生活的體驗理解把握。在此基礎上再講究語言吧。而語言的錘鍊,會讓作品表現力更強。



漢語語法與小說,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學好"定狀補"等語法知識與能否寫好小說不能劃等號。

精通漢語語法的人一般非常熟悉漢語結構規則和組合規則,但不一定懂得小說創作規則,更不一定能寫得好小說。相反,一個能寫好小說的人,甚至優秀的小說作家,不一定非常懂得漢語語法結構與組合規則。

"定狀補",即指漢語句子結構中的定語、狀語、補語,是一個句子的修飾成分、附加成分。"定語"是對句子中名詞性的詞語進行修飾的部分,"狀語"是對句子中的動詞性詞語或全句整體進行修飾的部分,"補語"是句子中動作狀態進行修飾。語法中有首口訣稱"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主要成分主謂賓,附加成分定狀補。"這裡所說的就是漢語句子成分的構成。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包括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小說通過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等來刻畫人物。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知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道神話、科幻、公案、傳奇、武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內,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寫好小說需要具備語言表達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備正確的思想、小說創作技巧、創作熱情和耐心。

如果一個人有寫作小說的衝動,並且有了好的創作題材、有了好的構思等等,必然希望將其用文字記錄下來。但是,如果連基本的句子也寫不通順,那是很難熟練和準確表達思想感情的,想要完成小說創作任務也就變得十分艱難。

因此,基本的語言常識是必須的。一般來說,一個想寫小說的人,不一定像語法專家那樣熟悉整套語法規則,但是,總得知曉語言基本結構、語言組合規則,說出的話、寫出的句子總得完整和通順,讓人看(聽)得懂。

當然,一個人真正要想寫好小說,最主要的是得在以下三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體驗社會生活,瞭解社會生活,積累創作素材。

小說是社會生活的藝術再現,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小說創作者必須注重體驗社會生活,瞭解社會生活,從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搜集素材、發現題材、提煉主題。

素材是複雜的、寬泛的、零碎的、不繫統的社會生活現象,是作者蒐集起來的生活材料。大量素材在作者頭腦中積蓄,通過作者的感知、剖析,受到啟迪後,產生的某種創作衝動。

作者有了衝動,也就是有一種明晰的思想,一種真摯的感情需要表達,不吐不快,這便往往產生了主題。主題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作者的頭腦而產生的主客觀相統一的新思想。選擇何種角度,何種形式表達主題,便要由表達主題的需要來決定,在素材中搜索,哪個可用,哪個不用,怎樣剪裁。而為表達主題作者所攝取的生活角度、事件、場景,便成了作品題材。

可見,是素材決定主題的產生,主題決定對素材的選取。寫作不是原樣照搬生活,但必須有“生活”即對素材的佔有。有志於寫作的人,要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對什麼事都留心,見到什麼事都思考一番。 身上隨時準備一個小本子,遇到一個新鮮事,一個場景,聽到一個故事,或千慮之一得,便及時地記錄下來,小本本就成了素材的倉庫。

二)學習文學創作常識,掌握小說創作技巧,精心構思。

寫小說有很多創作技巧的,運用好這些技巧,不但能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對平時的人情世故的觀察也會細緻入微,能夠綜合提升作者的水平。

要寫好小說,就要選好自己要寫的主題,是言情、武俠,還是現代愛情小說,先要給自己的小說立意,寫這本小說的意義在哪裡,通過這部小說要告訴人們什麼道理或揭示什麼寓意,這些都要想好。

要搭建小說的組織架構,先寫什麼,再寫什麼,這些心中都要有譜,不能靠自己閉門造車,一定要搭好小說的結構再去寫。

運用好描寫人物的方法,比如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這些不但對塑造人物形象有著重要作用,對於推動整個小說情節的向前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注重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這些對於襯托人物心理的變化和推動故事的清潔的發展,甚至對於小說的結構的前後呼應有著重要作用。

結尾的時候要注意首尾呼應,在結尾的地方更要藉助人物命運的最終結局,來突出小說的意義,彰顯深化小說的主題。

三)多讀名著多思考,多寫多練有耐心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人非生而知之,是學而知之。立志寫小說,就得廢寢忘食,多讀古今中外的著名小說,並且反覆琢磨別人是怎麼寫的。要思考如何佈局謀篇,如何開頭結尾;要思考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刻畫人物性格;要思考如何提煉和表現主題,如何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如何讓語言生動形象,如何有感染力,……等等。讀多了,想多了,也就對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心中有數了。

寫好小說,關鍵在於多寫多練。想寫大部頭,先寫小小說,要想寫小說,先得寫好日記!寫日記,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錄"生活真實",要用"文學語言"記日記,記錄豐富多彩的人物、事件、社會發展變化。由短日記到長日記,不斷的要求自己按照文學創作的要求寫日記,從而鍛鍊自己的構思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佈局謀篇能力等等。

文章是改出來的,小說更是這樣,一蹴而就的事是很少的。小說初稿出來後,要反覆琢磨反覆推敲,看看主題是否正確、鮮明,人物形象是否生動、獨特,結構是否得體等等。

要想寫好小說,還是得學習基本的語言知識、小說創作知識,要不斷積累生活素材,不斷多讀多練。堅持不懈,堅韌不拔,也許一個小說家就誕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