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這部著作看過後,帶給人怎樣的思考?

微雨簡記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主要向讀者介紹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諸侯割據的一副副歷史畫面

小說中出色的謀士比比皆是,最使我敬佩的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三教九流,無所不通。他後來投靠劉備,為劉備奪荊州、佔益州。劉備死後,諸葛亮有12年獨攬大權,他完全可以做第2個曹操,稱王稱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終其一生並未取代劉禪。這足以表示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

小說中的趙雲武藝超人,真乃一代良將。他曾衝進袁紹營中如入無人之境,大破袁紹。他也曾在萬軍之中單槍匹馬救劉備的兒子,並殺了曹操陣營的五十四員名將,奪了四條長槍和一把寶劍。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書中的關羽不僅武功過人,而且義薄雲天。他因一次戰役被迫降曹,但提出約定:他一但知道劉備的下落,就一定要去找劉備。在曹操營中,曹操為了籠絡關羽,經常送他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但關羽仍不變心,對故主忠心耿耿,並最終回到劉備身邊。

縱觀《三國演義》中各路英雄豪傑,他們或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或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或忠心耿耿,義薄雲天……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幹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偉業,造福一方百姓,為後人留下一段段佳話,讓人望塵莫及,徒生敬佩之情。

撫卷沉思,我從這些歷史任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他們那種橫槍躍馬,馳騁疆場的灑脫英姿;感受到了他們憐惜蒼生,關心百姓的悲憫情懷;感受到了他們笑對死亡,捨生取義的英雄豪氣……

唉,雖然東漢末年和英雄很多,但早已灰飛煙滅,成為歷史,可惜!可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確,關羽自始至終都不失一個英雄的本色。

關雲長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都將關羽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一展無遺,其虎牢關的英勇,白門樓上的恩義,令赤兔馬都為之殉命,何況人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麥城之戰失利,關羽面臨著心與血的生死抉擇,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貴權力會一湧而至,“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他揹負著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著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

其實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松……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長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時,體面的義無反顧是唯一的。因為,中國人不僅活在生命的百年裡,還注重活在千年的歷史中。

餘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又蘊含著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都說勝者為王,我卻一直在心裡稱他為“失敗了的英雄”,不管定語為何,他依然盈滿炎黃脈搏的英雄本色。

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蕩氣迴腸的凝重。

忠義永存,

英雄無愧!

三國演義 描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96年間,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歷史故事,這一部書的最卓著之處就是描寫戰爭,作者通過故事中的任務形象的描寫展現了當時天下動盪的局勢,把我們帶到一個烽煙滾滾,兵荒馬亂的古代戰場,讓我們看到一個風雲變幻,群雄紛爭的亂世畫面,傳奇般的橫槍立馬,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充滿了勇氣與智謀的較量以及人慾對天欲的挑戰.....

在這部書中,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一個情節:一次曹操問劉備:“你覺得打仗什麼是最重要的?”劉備斬釘截鐵的說:“情誼是最重要的。”而認為兵力和權力是最重要的曹操還笑話劉備,直到有一天曹操與袁紹的大軍打起來的時候,那是關羽為了保護劉備的夫人只能暫降曹操,關羽幫曹操殺了袁紹的兩名大將文丑和顏良,劉備正好在袁紹手下做官,於是他寫信讓關羽來幫袁紹,關羽收到一份信,馬上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身邊。

我從這一情節中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重情誼。因為只有你重情義人家才會幫助你。我看了三國演義這部書,我知道了情誼是第一,我還知道交朋友要交重情義的朋友,不能交一些狐朋狗友,也不能交你只要請他喝酒吃飯就與你好的人。你不請他吃飯喝酒他就跟你像仇人是的,交朋友也不能交正面一套背面一套的這些朋友。

我們也不能學張飛的衝動,因為張飛的衝動和喝過酒後喜歡打自己的兵士的這一習慣成了他死的原因。但張飛身上也不是沒有優點的,我們也要學習他的重情義。

我們要學習劉備的尊敬有才能的學士。

我們要學諸葛亮的飽讀詩書........

總而言之,我們要學習的很多,請大家也閱讀一下三國演義這部書呀!

從今年寒假開始,我不僅粗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還細看了52集動漫版的《三國演義》這部動畫片,使我增長了見識。其中桃園結義、連環計、草船借箭、單刀赴會、空城計等等故事真是精彩。其中還塑造了很多典型:正面人物是關羽和諸葛亮,反面人物是曹操,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器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關羽、黃忠、馬超、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等等。其中最令我感動是那一身膽量的趙雲,他為蜀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三國演義》裡對趙雲的描寫是:趙雲,常山人,字子龍,初時跟隨孫公瓚,後投靠劉備。趙雲武力超群,在陽長阪惡戰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後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跟隨諸葛亮北伐,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劉備稱讚為“一身都是膽”。作為“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其英勇事蹟數不勝數,但其中一次,至今讓我仍記憶猶新,這就是“單騎救阿斗”。

有一次,在陽長阪,趙雲單槍匹馬惡戰曹軍,殺得曹軍四處逃竄、潰不成軍。曹操對他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很想讓趙雲歸順於他,但趙雲不但沒有投降他,而且還殺了曹軍的將領50餘名,砍段曹軍軍旗5、6根,終於救出了主人阿斗。從這故事裡我知道了趙雲武功超群、英勇善戰、勇冠三軍,真是智勇雙全,同時很忠義於主人,不把金錢看得很重,不被誘惑所吸引,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保護主人,其品德和氣節真令人讚歎不已。

趙雲真不愧為好男兒,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這週末我自己在家又看了一遍《三國演義》,因為好久沒看了,突然覺得劇情很精彩。《三國演義》講的是在一個東漢末期外戚與宦官輪流掌權的時代,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自然也就應驗了那句老話:亂世出英雄!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他不單單有傑出的軍事政治才能,還有寰宇之志,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統一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官渡之戰就顯示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針,造就魏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才能後來西晉統一天下格局,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亂世英雄。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和趙雲,關羽不但武功超群,而且忠義。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位嫂子,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位嫂子。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辭千萬裡改投。他雖降了敵,但我人為這是迂迴保護劉備的二位夫人和保存實力。趙雲是劉備集團中少有的“智勇兼備”的將領之一,百戰百勝,曾經多次為主帥的錯誤決定做出指正。長坂坡單騎救阿斗,使曹軍聞風喪膽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劉備曾經讚歎他:一生是膽。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我學到了很多有關做人的道理,還有一寫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今生情


《三國演義》這本著作每看一遍都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本書我只看過兩邊,生澀的文字太難理解了,可配合電視劇觀看,一切顯得又那麼的自然,使人慾罷不能。

《三國演義》裡面林林總總幾乎近四百位人物,每位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比如曹操身為宦官之後憑藉自己的雄才大略一步一步建立起屬於曹魏的一片江山,雖然路途坎坷,困難重重,但最終目的已然達到,身邊聚集的文臣武將數不勝數,全憑個人魅力使其凝聚並忠心耿耿。這是曹操的發家史也就是創業史

反觀劉備看到看到曹操都發家了,也想學習曹操,可現實不允許模仿曹操的發家路徑,畢竟曹操曾經為官出身,家底豐厚劉備比不了,只能憑藉自己的雙手與內心的仁義來創造機會,把握機會,慢慢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進而招攬賢士,得到賢士的幫助劉備徹底放權,坐等成績的出現。諸葛亮也不負劉備重望,幫劉備三分天下。這是劉備的發家史,招攬賢士,坐享其成。

而東吳孫權,身邊的條件就更好了,剛開始就接手父兄留下的江山偉業,身邊內有張昭,外有周瑜,身為貴族的他從小的起點都和另外兩人不同(曹操,劉備),單單守業就行,識人用人皆為權術駕馭,也是位不可多得的君王。

總之三國演義裡,在每個環境裡薰陶的不同,每個時代背景的不同,每個人把握機會能力的不同,只有創建基業的信念始終不變,堅持信念,放大目標,你所做出的成就才會相似。


觸摸灬未來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學會利用資源幫助自己。這是我感觸最深的2個思考,隨著自己年齡不斷的增加,對三國演義的感悟也多了起來。



因為在生活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你從歷史人物當中分析,隨後給自己的生活帶去思考啟發,這才是真正學習傳統文化的姿勢。


凡事不必在意,都有落敗的一天

小時候讀《三國演義》,看劉備白手起家一點點打下蜀國板塊。為了他心中的理想,而深受感動,說明劉備沒有忘本,用仁德治世,卻抵擋不住歷史更新換代的趨勢,最終沒有恢復漢室。



那個時候,也為劉備感到惋惜。不過現在明白了,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一種模式並不可能永久適應環境,唯有不斷的創新才是根本,在歷史大趨勢面前,個人力量畢竟弱小。


比如說我們現在的自媒體就是這樣的一種趨勢,我們做的不是推翻它,而是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藉助平臺讓自己成長起來。


利用資源解決問題

要說《三國演義》裡面最擅長利用資源的還是諸葛亮。當然了這裡有很多的神話成分,不過諸葛亮的身上仍然有我們借鑑智慧的地方。



比如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會利用一切資源包裝自己,包括他娶黃月英。之前的徐庶、司馬徽等人的推薦,自陳臥龍先生。諸葛亮肯定提前研究透徹了三國形勢,又善於抓住劉備的心理,讓劉備三顧茅廬。


這一切都讓諸葛亮迅速登上歷史的舞臺,讓他成為智慧的化身。


總結

我們今天去看《三國演義》,仍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只有善於判斷趨勢,增加自己的可選擇資源,才能讓自己在歷史中大放光彩。


我是@成長伴書行 每天分享好書思想精華,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