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唐宋文人多出自廟堂,明清文人多出自鄉野?

阿甘森林


我是波雲星,歷史領域的創作者。


您的問題,如果換一個角度表述,可能更有利於找出真正的答案。

廟堂本身不是文人的製造地,而是文人的集聚地。您的問題實際上或可以轉換為:為何唐宋的朝廷聚集和吸納了絕大多數的文化人,而明清時期有不少比例的文化人遊離於朝廷之外?

官吏選拔,換言之,就是”仕進“,進身為官。開皇十五年,隋文帝下令裁革“鄉官”,正式廢除行世300餘年的九品中正制。開皇十八年,詔令京官五品以上及總督、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推選人才,以德、才舉人,完全改變了魏晉以來注重出身門第的陳腐局面。大業二年,隋煬帝繼續變更魏晉以來的選舉法,正式設立“進士科”,開了科舉制的先河。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在宮門前看到新進士們有秩序地排著長隊進進出出時,不禁拍掌大笑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為什麼?就因為中央政府通過科舉制度從士族和豪強手中奪回選拔官吏的權力,而且有學問的人都不琢磨去推翻朝廷了,而是去通過考試一心求官,這是統治階級籠絡讀書士子和一部分貧寒百姓的絕妙辦法,有助於鞏固中央集權。

科舉取士,自隋至清(606~1905年),千年有餘。作為一項制度,相對於九品中正、世卿世祿,科舉具有歷史進步性的,在封建社會處於上升時期的唐宋兩代能夠培養許多傑出人才,廟堂上也會吸納更多的文化精英;而明清兩代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衰敗階段,科舉慢慢就成了統治者維護舊的封建秩序、抵制社會進步的一種工具了。八股文,面目可憎;文字獄,噤若寒蟬;重文輕武,輕視、貶低自然科學技術;皓首窮經,遠離社會現實。而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市民社會開始發育,一批文化人(如徐霞客、唐伯虎、蒲松齡等)或主動或被動地改弦更張,廟堂上吸納的文化人就少了,而散落於民間。


波雲星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來,謝友。

如果不理睬友的提問,顯得不禮貌。


南山有仙


對於這些,我是第一次聽你說,很抱歉並多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