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平行论坛上,专家们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主题,聚焦江西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全方位探讨当下社会治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江西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真知灼见。政法君第一时间摘录整理,以飨读者。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2019江西智库峰会“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平行论坛现场

陈光金:江西推进保险业参与社会治理经验丰富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陈光金

陈光金认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与平安建设息息相关。作为保险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形式,“综治险”在江西、山东、湖北等省份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成为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助推器”。

在江西部分地市实地调研表明,江西推进保险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已形成自己的基本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如下:一是注重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二是注重落实保险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责任;三是注重构建保险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网络平台。

陈光金建议,在新的形势下,“综治险”只有直面市场,抓好弱项,突破“短板”,增强内力,才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始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做到:一是要创新发展理念;二是要注重整合资源;三是优化产品设计;四是要增强宣传力度。

申卫星:公共安全是一座城市送给市民最好的礼物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申卫星

申卫星表示,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利用海量大数据,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数据管理网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具有下列特点:第一,将事前的风险预防视为公共安全治理的起点;第二,遵循的是公共安全治理的正向思维模式;第三,运行的是一种“谋定而动”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申卫星建议,构建公共安全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公共安全大数据管理中心,形成“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广度融合、“科技引领+社会共治”多元治理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

郭星华:“老师傅”“中间人”“法律明白人”江西基层解决纠纷有妙招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郭星华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江西基层社会治理呈现“三治”融合的特点,在重视地区经验和深入推进社区网格化时,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实现从“单向管理”到“双向互动”。

有人认为,纠纷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事,但这些事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郭星华指出,建构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纠纷解决机制是社会秩序建立的重要条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郭星华介绍,在抚州,当上“法律明白人”的得是在民间有一定声望、知识水平、向心力的群众,如“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他们能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较好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纠纷,做到“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郭星华总结,在调研过程中,江西各地针对纠纷解决的处理有着不同的做法。例如,赣州在基层纠纷中设“老师傅”“中间人”“和事佬”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调解员岗位,抚州大力推行“法律明白人”模式,上饶则是在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实践中探索出“1+N”模式。郭星华直言江西老表识大体、顾大局,值得点赞。

就江西如何更好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郭星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注重抓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建设;二是注重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经济基础;三是注重发挥乡规民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陈涛:江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抓“三个着力点”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积极社会心态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涛

陈涛介绍,社会心理服务是针对社会心理问题,社会服务主体采用专业的社会心理服务手段以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焦点也随之发生变化,经历了侧重精神疾病问题、侧重心理健康问题、侧重极端社会心理事件、侧重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过程。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直接手段。

陈涛表示,经调研发现,自2015年以来,在赣州、抚州、南昌三地,由市委政法委综治办牵头,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社会安定和谐,取得显著效果。他建议,江西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抓好“三个着力点”:一是着力抓好理念创新,实现转变片面的心理疾病服务理念、转变被动服务理念、转变单一的心理健康理念;二是着力抓好主体建设,抓好社会心理服务专家队伍、专业社会工作队伍、网格员队伍建设;三是着力抓好服务平台创新、引智方式创新、服务载体创新,契合民众需求。

张鹤翔:

江西矛盾纠纷化解率95%背后的“五个坚持”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江西省委政法委副厅长级领导干部 张鹤翔

张鹤翔指出,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平安江西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多年来,江西坚持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着力推进规范化、法治化、信息化建设,工作质效和水平不断提升,全省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未发生在全国有影响的涉稳事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均保持在96%、95%以上,连续15年荣获全国综治工作优秀省。

回顾以往,江西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践中,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坚持执政为民,以责任强度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合力,紧抓“责任落实”这个核心,构建严密务实的责任体系;二是坚持狠抓源头,以关口紧度强化矛盾纠纷防范效力,注重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眼点放在前置防线、前瞻治理上;三是坚持依法治理,以法律刚度增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定力;四是坚持固本强基,以基层厚度培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潜力,着力在组织架设、人员保障、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五是坚持依靠群众,以创新热度激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活力,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生命线,鼓励各地创造出“服当地水土、合群众胃口”的矛盾纠纷化解“土法子”。

本文来源:江西政法

江西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专家精彩观点集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