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一些军舰航母的航行速度都在30节左右?不能更快吗?

386旅独立团团Z李云龙


你可以把航母战斗群理解为一群结伴跑步的人,整个群体最终的速度,不是由跑的最快的那位决定的,而是由跑的最慢的人决定的。航母战斗群里,当然会有快速的驱逐舰、护卫舰,但同样要编入后勤保障舰艇,这些舰艇的航速能到25节就不错了。

至于为航母担任保护的驱护舰或者更大的巡洋舰,最高航速也就是30多节。此前美国核动力航母在试航中曾经飚全速甩开伴随的驱逐舰,但这其实是噱头。实战中航母战斗群扔下辅助舰艇以30多节高速狂飙的机会并不大。因为就算你用核动力航母,耐力够大。身边的驱护舰和巡洋舰也受不了长途飙高速。

至于高速的意义,一个是迎风起飞能获得更大的升力,另一个是万一遭到追杀,多跑一节是一节。不过具体到实用中,高速迎风放飞飞机是好事,但别忘了航母的航速每增加一节耗费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同样的载机能力,同样吨位,为了几节航速白花一大笔钱是不划算的,何况这点航速在实战中很少有机会表现,危急时刻也不可能跟呼啸而来的导弹比速度,所以大家基本上就把速度定在30节,基本平衡了作战需求和成本限制。


强武堂


可以更快,但常规排水型船舶的最大航速受到行波消散速度的制约,愣要继续提高航速的代价比较大。在舰船推进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进步之前,粗暴提升推进功率的做法必然会影响到舰船的其他性能指标,所以高速船舶必须使用排水型之外的船型。

水面舰艇行进阻力包括水阻力和空气阻力,由于空气阻力一般不到总阻力的百分之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只需要考虑水阻力即可。水阻力包括摩擦阻力、粘压阻力、附体阻力和兴波阻力,其中附体阻力与湿面积有关,可以近似的认为是一个定值(水面舰艇一般在8%左右)。

摩擦阻力与航速的1.83次方成正比,而粘压阻力与航速的平方成正比,兴波阻力一般与航速的2~4次方成正比,当舰船航速接近或超过行波传播速度时,兴波阻力与速度的4~6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当舰船航速超过行波传播速度时,阻力急剧增大,所需要的推进功率也相应的迅速攀升。

低速航行时,船舶总阻力由以摩擦阻力为代表的粘滞阻力主导,兴波阻力则随着航速提高而逐步增大,中等航速时即与摩擦阻力基本相当了。当船速继续提高到接近行波传播速度时,兴波阻力就占了大头,推进功率就需要以航速的5~6次方提高。很显然,这种情况下继续提高航速的代价太大了。

具体的,由于船舶在水中运动时产生的行波传播速度与波长的 1/2 次方成正比,而行波波长与船只水线长度相当,将速度单位转换为节后,可近似表示为行波传播速度 = 2.43 x 水线长的 1/2 次方。现代驱护舰水线长度一般为120至150米左右,对应的行波速度约为26~30 节。接近这个航速后,如果想要再提速10%,推进功率就需要增加约77%。

举个例子,美国海军的FFG-7“佩里”级护卫舰只需开启一台LM2500燃气轮机即可轻松跑出25节的速度,但要达到29节的最大设计航速却必须两台LM2500开足马力才行。

正是由于上面所说的原因,大型战舰的高速功率密度实际上是明显低于中小型战舰的。为了提高最大航速,常规排水型船舶通常会选择更为细长的船型,而滑行体/半滑行体、穿浪体、水翼船和表面效应船等船型虽然能提高最大航速,但目前还无法应用于大型船舶。

二战后,出于舰船整体设计和全寿命周期运作考量,各国在发展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时已经不再强调高航速了。但是,更快的航速仍然可以带来相应的战术优势,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速度就要比其他国家高一些。


复兴军事


通常而言,目前世界范围内各国海军的军舰航行速度基本都保持在三十节左右,但其中也不乏个别军舰界的"博尔特",比如美军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和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前者的最大航速为45节,后者为50节。

可能部分朋友对于按节算的速度没有概念,如果按照陆地时速的话,1节约等于1.85公里。那么最快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时速也就在92公里每小时左右!这个速度放到陆地或者空中根本不值一提,但要在海上就实属不易……

再看两款目前来说最新的驱逐舰:055型和朱姆沃尔特级;两者的最大航速都为30节,也就是约55公里每小时。你要是骑一辆性能稍好的电动车都能在速度方面与两大驱逐舰不相上下……

那么,在兵贵神速的现代化战争中,为什么大部分军舰的航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却很难有大的提升呢?

其实,这主要还是跟海军特殊的生存环境有关!首先,海面不同于陆地,自身稳定性相对较差,所以舰船的设计要优先考虑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应多变的海况。

其次,军舰排水量大都在数千吨甚至上万吨,如此庞大的体量依靠现代发动机本身就很难实现高速机动。尤其像尼米兹级这种排水量超十万吨的大家伙,能跑出五十多公里的速度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二战时期,驱逐舰和巡洋舰经常能跑到36节的高航速,甚至英海军满载48800吨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都能跑到34节的高速,原因是海军水面舰艇需要高速抢占有利的炮击位置,所以各国海军尽量将大中型作战舰艇的航速提升上去。

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反舰导弹成了打击水面舰艇的主要作战武器,舰艇跑得最快,也快不过反舰导弹的追击,所以舰炮不再是反舰的主要作战模式,导致舰炮的作用和地位下降。

从舰艇使用寿命和使用成本等考虑,各国海军在发展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时,就不再一味地强调高航速,一般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最高航速也就在30节左右,上下偏差不会超过几节。

自二战开始,航空母舰就取代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成了海上的新霸主,航母最厉害的是其舰上的舰载机,且航母出行前拥后护,水下有潜艇保驾,水面有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舰种护航,还伴随着综合保障舰艇同行。


即使是核潜艇,也不可能长期保持30节的航速,或许还达不到这个航速,水面护航舰艇也不可能长期开30节的速度,况且综合补给舰等辅助舰艇能跑到25节已是最快的航速了。

由于航母出动是水上水下舰艇的集体行动,从经济利益、节约燃料、舰艇寿命、辅助舰艇跟得上等综合因素考虑,现代航母设计航行速度都在30节。

且30节是军舰的最大航行速度,一般平常执行战备远航时,通常也就18节的经济航速,不会开到30节的航速,费油费电费钞票,军费宝贵,能省则省,军舰昂贵,能速度低点,就低点,延长军舰使用寿命很重要,所以当代舰艇重视性价比,不会强调所谓的高航所。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


国平军史


现代驱逐舰护卫舰都把最高航速定在30节左右:一是动力问题难以解决,对于动辄数千乃至近万吨的军舰,与水面的摩擦力极大,没有什么动力装置能达到这么高的效率;二是舰身抖动厉害,对舰船的整体结构、舰员、装备等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导弹艇或鱼雷艇在高速航行时可以通过产生的冲力窜出水面以降低抖动带来的危害,但你不能要求那么大的驱逐舰也上窜下跳吧,而且驱逐舰上的武器雷达要比小艇精密的多,经不起太猛的折腾;目前的战舰以导弹为主要武器,对站位的要求已经不高,现代军舰已经不在追求高速度,而是更注重军舰在不良海况下的航行稳定性和续航能力,军舰的长宽比较小,同时如果你要达到较高的航速的话,动力系统必然比较大,会挤占武器燃料电子设备等的空间,影响作战性能。

实际上,军舰一般都有经济航速和最高航速,经济航速一般都是18-20节的样子,现代军舰最高航速大多都在30节左右,因为30节航速是航母起降飞机所需要的最低航速,因此护卫航母的护卫舰和驱逐舰也必须要有30节的航速才能跟上航母,而不需要30节航速军舰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有航舰的国家,由于不需要去护航航舰,也就没有这种需要,因此也就不需要30节航速,军舰30节航速可是非常费油的,在这种情况下耗油率是18节正常航速的3-4倍左右。


水镜晓先生


快有屁用,你又跑不过导弹。以前的航空母舰跑得那么快,除了增加甲板风,让舰载机更容易起飞以外不就是因为,速度快了,对面的炮弹啊,鱼雷啊很难命中吗?

然后,这年头有的导弹,你觉得你的航速能有导弹快吗?你哼哧哼哧跑出去还没一公里的导弹都已经飞到了。所以现在这个社会面对导弹,已经不用指望开溜了。


就是现在航母有了弹射器对于,高航速的需求并不是太大,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则是现代航母大型化,增加航速非常难。(增加一节航速需要增加百分之七八十的,功率。)

当然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你不用指望跑导弹。

要不然的话大不了成双船体三船体气垫船水翼设计亦或者直接就是。

地效翼飞行器。然后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用反舰导弹防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