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權是如何分配的?

額登


歷史上中國對兵權的分割挺有一手的,有一整套系統。

首先第一個防範的措施,是虎符。這個東西后來經過改名,不過本質都是一樣的。虎符被一分為二,右邊的在中央,左邊的在各地統兵官手裡。需要調兵的時候中央會派人手持專門的虎符,跟統兵官保管的那一半進行配對驗證,無誤後才能調動。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東西保密性很高,牽涉很大,所以是專符專用的,一地一符,互相無效。關於虎符有一些很出名的故事,比如說“竊符救趙”,都體現了虎符的重要性。也是因為虎符的存在,讓中國古代的統兵權和調兵權實現了一個分割,出土的秦國虎符上顯示,凡是調兵50人以上的,就需要出示虎符,緊急情況見到烽火除外。

漢代繼承並完善了秦制,在大一統的框架下,主要實行徵兵制,將軍隊分成中央軍和地方軍。簡單地說,秦代有咸陽屯兵,西漢早期則是把中央軍細分成了南軍和北軍兩支。其中北軍主要由關中三輔的子弟兵擔任,可以說是漢代最精銳的一支野戰部隊,也是保證中央強勢的基礎。南軍用來戍衛宮廷和城門,是皇帝的近衛部隊,主要由來自關東地區的士兵來輪換。大概有這個印象就行,因為後來具體的變化很複雜,包括增設的北軍八校北軍五校,最終被撤編制的南軍等等,反正對這個大致框架有概念就行。

除南軍內部以及其他警衛部隊(殿衛軍、宮衛軍、中尉卒等等)互相制約外,南軍和北軍之間也互相制約。北軍的規模巨大,但是平時除部分當值的之外,是沒有武裝的。大部分武器平時都放在武庫裡。南軍規模不大,但是是有武裝的常備軍,大營靠近皇宮。

再說地方,作為一個軍國主義國家,由於徵兵制,秦和西漢基本上可以說是全民當兵的。一般來說,地方長官主要負責訓練士兵以及維護當地治安。制約這些地方兵權的手段包括但不限於中央絕對武力威懾以及地方軍的輪值入京駐守制度(南軍來源),還有就是剛提過的虎符制度。另外,由於邊境不安,邊軍部隊,特別是離中央最遠的幽並地區的邊軍多騎兵,非常精銳,也有一定程度上更大的自主權。無論中央地方的軍隊,由於虎符制度,只要是戰時被抽調的,就都統一由被中央委任的將軍掌管。

到了東漢,一定程度上出於限制地方兵權的考慮,取消了徵兵制,徹底採用募兵制。也就是說,跟以前全民都需要義務訓練並強制服兵役相比,現在改了,咱們不是軍國主義了,需要用兵的時候直接拿錢招。這一措施也直接導致了各地士兵素質差距明顯,比如說東漢末到三國時期,大家都喜歡丹陽兵,認為這裡的兵源好。

等到三國時期,世兵制開始出現。 在世兵制體系下,只要選擇當兵,那不僅你要當兵一輩子當到老,你不行了你的後代也要頂你的名額繼續當兵。 這一時期比較特殊,制約兵權的辦法簡單粗暴,就是糧草和人質。像曹操手下的青州兵,于禁的泰山兵,李典的部曲等等,這都是將領的私人部隊,哪怕你是君主也不能隨便換,而且是要父死子繼的傳承下去。世兵制加上州牧制,這一時期兵權特別獨立。

魏晉南北朝,經歷了世兵制族兵制府兵制等等,反正最終形成了府兵制。這個不細說了,就說下唐代。

唐實行府兵制,下設軍府,所屬的府兵平時務農,農閒操練,戰時當兵,輪番戍衛京師。這些府兵構成了十二衛,看神探狄仁傑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裡面總會提到一些衛的名字。與十二衛對應的還有禁軍,在唐代這兩支部隊被稱為南衙和北衙軍,是構成中央軍的主力。地方上除作為邊軍的各邊鎮節度使軍隊以外,還有各州郡的團結兵、士鎮兵等等募兵。理論來說唐代的制度其實沒有大問題的,然而天寶年間,府兵制度廢弛,中央軍隊出現大問題。於此同時,地方軍權又擴大,僅范陽一地紙面上的軍隊就有九萬多人。在募兵的大環境下,各邊鎮軍力的多少事實上也完全取決於財力糧草供應。最後,由於中央不行,東北的邊軍也是靠著西北的邊軍最後打跑。

就簡單聊這些吧,總之關於我國古代的兵權分配,大概要從這幾點來看,徵兵制度和配套機制,中央和地方,中央軍內部的制約,統兵和調兵權。







歷史的印跡


題主你好,我是LT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古代兵權的分配,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方式,所以要從不同時期說起。

(一)先秦時期

這一時期屬於原始社會,還沒有今天意義上的軍隊,作戰雙方的兵士是由各自氏族部落中的堪與戰事的成員臨時召集組成。自夏代以後,由於國家的產生和政治制度的逐步發展,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被建立起來,用作維護和擴大統治的利益。

軍隊組成主要分兩種:

1、氏族武裝:是以血緣團體為基礎的的武裝團體。通過聯姻和結盟組件起來的武裝。

2、奴隸武裝:在長期的戰爭當中俘虜或者外族人員組成的武裝團體。

這類武裝多數掌握在氏族部落首領的手上。

中國最早的戰爭發生於大汶口文化時期

從仰韶文化西安半坡村遺址中我們看到,這個大氏族居住的村落周圍,環繞著一道深壕溝,很可能是當時用來防禦其他氏族侵擾而構築的專門設施。

(二)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沿用了西周時期的"兵農合一"制度,這一制度的特點是服役人員平時散在村社為農,戰時臨時徵集為兵。散在為民時,兵器收歸國家統一保管,臨事徵兵時,同時發授武器,與終日兵不離手、手不離兵的常備軍明顯不同。這就形成臨戰集結和臨時授兵制度。

由於實行民兵制度,卿與將職責不分,卿是將,將也是卿,平日理政是為卿,戰時統兵即為將。平日的各級鄉官,戰時也就是各級軍官。如春秋時晉國的執政卿,戰時也就是中軍統帥。楚國的令尹平時是最高行政官,戰時也統帥軍隊。齊國的國、高二子平日為上卿,戰時即分別為一軍統帥。童書業先生也說過“春秋以上,貴族文武不分職”。

到戰國時期,隨著常備軍的出現,要求有一批具有軍事專長的人來擔任各級將官,並要保持軍官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寓將於卿”的制度始漸趨瓦解,文、武官職從此漸次分離,產生出職業軍官。

“將軍”一名最早是出現在春秋晚期,是由晉國的“將中軍、將上軍、將下軍”的三位軍將簡化來的。後來,“將軍”一名就成了統帥軍隊者的專業名稱。“將軍”有時單稱“將”,是一軍的將領。

(三)秦漢時期

秦和西漢時期的兵役制度,基本上沿襲了戰國的郡縣徵兵制,其特點是以年齡為界定,凡適齡男子均必須服兵役。軍隊一般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三大部分。中央軍是軍隊的主體部分。

秦王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以皇帝為核心的軍事領導體制。規定:凡五十人以上的軍隊調動,必須經皇帝直接下令,其餘任何人無此權力。同時還必須嚴格執行璽、符、節制度。璽,即皇帝的御印,只有蓋有皇帝御璽的軍令才有效,否則不得執行;符,即虎符,發兵信物,由銅鑄成,背刻銘文,一分兩半,一半留在皇帝手裡,由專人保管,一半發給地方官吏或統兵將領。調動軍隊時,必須由皇帝遣使持符驗合,完全無誤方可領命;節,即皇帝頒給的發兵信物,用作通行證。遠程的軍隊調動,須持節方能一路暢通無阻。璽、符、節三者缺一不可,否則不能生效,以保證軍隊完全服從皇帝一人之命。

(四)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時期基本也是君主中央集權,魏蜀吳分別也建立了自己的軍事領導機關。軍隊由中央直屬軍隊及地方軍隊組成,其中央直屬軍隊又分為中軍、外軍兩部分,地方軍隊即各地州郡兵。

十六國時期,各政權軍隊人的基本兵力是以本統治民族部落兵為主體的少數民族部落後。當時的各少數民族,大都還保留著部落組織。落又稱邑落,為近親家族,是社會的基層組織。落以上為部,每部統落數量不等,少者數百,多者上千。落的首領稱小帥,部的首領稱大人、渠帥等。

(五)隋唐五代時期

隋開皇中以左右衛府、左右武衛府、左右武候府、左右領左右府、左右監門府、左右領軍府等十二府統領禁衛兵,合為十二軍。左右衛掌宮掖禁御,督攝仗衛,下有直閤、直寢、直齋、直後等並掌宿衛侍從;又各統親衛,分置驃騎府、車騎府,以領內軍宿衛。左右武衛領外軍宿衛、左右武候掌車駕護從、道路營禁。左右領左右府(也叫左右領),掌侍從左右、供御兵仗,有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之屬。左右監門掌宮殿門禁及守衛事宜。左右領軍掌十二軍籍帳、差科、辭訟。

唐朝時期十二衛所屬的驃騎、車騎將軍也是領兵官的官銜,其所統之兵實際上大多屬於建成、世民、元吉三王府,十二衛大將軍一般也是尊崇的名號。十二軍各立軍號,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鉞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邠州道為招搖軍,西麟道為苑遊軍。涇州道為天紀軍,宣州道為天節軍。十二衛、十二軍之外,建成、世民、元吉三王還各開府領兵。當李淵起兵於太原時,建大將軍府,置左、右三軍,長子建成為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統軍,次子世民為右領軍大都督,統右三統軍,另有中軍,由元吉統領,鎮守太原。建成被立為太子後,東宮有左、右三衛府,秦王世民、齊王元吉各置左、右六護軍府及左右親軍府、帳內府,分掌親勳衛及外軍。

這一時期基本上都是個藩鎮自治,這也導致唐末朝廷對藩鎮也完全失控,藩鎮擁兵自重,彼此攻伐。

(六)宋元明清時期

這一時期軍事特點有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軍事體制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宋朝統治者基於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擁兵自重的痛苦教訓,將兵權收回到皇帝手中。宋太祖趙匡胤確立了樞密院掌軍政、三衙分典兵馬、臨時命將出徵的軍事制度,這對於防止武人擁兵割據、維護社會穩定頗有益處。但是這一時期契丹、女真和党項等少數民族,在政權建立之初都還或多或少的保持著昔日“興兵合議”的軍事民主制遺風。隨著政權的日益漢化和封建化,兵權也逐漸集中到最高統治者的手中。所以導致宋朝軍隊的戰力減弱了不少。明清時期的高度中央集權軍事制度,也是由此而來的。

元朝時期又有所不同,早期由鐵木真改革而來軍隊依十進制組成十戶、百戶、千產,並委派了各級那顏為各級軍事首領——即十戶官、百戶官、千戶官。這就是整編中正式確立的千戶制。它改變了過去部落聯盟的鬆散性,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軍事組織形式。蒙古國時期仍處在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歷史階段,人民基本上過著軍事化生活。一遇戰爭,有戰鬥力的人便被簽發為軍,戰後又散歸草原為民。因此,千戶制在其主要職能上,仍然是一種軍事管理組織形式。

總結:各個時期因為階級、地域、民族等原因和統治團體的決策導致兵制和兵權的逐步演變。


西楚LT


分割兵權

歷史上中國對兵權的分割有一整套系統。

首先第一個防範的措施,是虎符。這個東西后來經過改名,不過本質都是一樣的。虎符被一分為二,右邊的在中央,左邊的在各地統兵官手裡。需要調兵的時候中央會派人手持專門的虎符,跟統兵官保管的那一半進行配對驗證,無誤後才能調動。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東西保密性很高,牽涉很大,所以是專符專用的,一地一符,互相無效。關於虎符有一些很出名的故事,比如說“竊符救趙”,都體現了虎符的重要性。也是因為 虎符的存在,讓中國古代的統兵權和調兵權實現了一個分割,出土的秦國虎符上顯示,凡是調兵50人以上的,就需要出示虎符,緊急情況見到烽火除外。

簡單地說,秦代有咸陽屯兵,西漢早期則是把中央軍細分成了南軍和北軍兩支。其中北軍主要由關中三輔的子弟兵擔任,可以說是漢代最精銳的一支野戰部隊,也是保證中央強勢的基礎。南軍用來戍衛宮廷和城門,是皇帝的近衛部隊,主要由來自關東地區的士兵來輪換。大概有這個印象就行,因為後來具體的變化很複雜,包括增設的北軍八校北軍五校,最終被撤編制的南軍等等,反正對這個大致框架有概念就行。除南軍內部以及其他警衛部隊(殿衛軍、宮衛軍、中尉卒等等)互相制約外,南軍和北軍之間也互相制約。北軍的規模巨大,但是平時除部分當值的之外,是沒有武裝的。大部分武器平時都放在武庫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