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顾客都是上帝,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弱者

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因为是在便利店工作所以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便利店是二十四小时开门的,所以我们的工作就分为了白板和晚班,我作为新去的员工一开始肯定是要先上晚班的。之后就是白班晚班交替进行。

不是所有顾客都是上帝,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弱者

上晚班的时候我发现晚上七点多到八点多是一个空档期,这个时候的人不多到了九点之后人慢慢多了起来,有的是晚上出来买宵夜的,有的则是刚刚加班完出来吃点东西。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上晚班,有一个人,他喝醉了。

大概是凌晨三点多,他来到了我工作的店,一开始说要买水,付钱的时候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却唯独没有钱包手机,那个时候他已经很醉了,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一直拿着他的充电宝还有身上的仅剩的两盒烟说着手机钱夹子这样的话。那个时候我害怕极了,怕他喝多了闹事,想去报警,但又觉得可能他也不是坏人。就给他倒了杯水,让他休息了一会。

不是所有顾客都是上帝,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弱者

过了很长时间,大概他也有点醒酒了,就赶忙过来和我们道歉,一直说这对不起,其实那个时候的他说话还是有点不利索,但明显我已经知道他没有任何恶意了。等到早上我下班的时候,他也完全酒醒了才知道他半夜被朋友拉去喝酒,结果喝多了手机没了,钱包证件都没有了,但是身上莫名其妙多了两盒烟。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他连自己在哪喝的酒,为什么来到了这个地方都不知道了。只能在店里坐着等他朋友回家(他朋友家就在我们店隔壁小区,很近)虽然我很不喜欢喝醉酒的,但那个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好像醉酒一样。同样是耍酒疯,有的人就时刻知道感谢与抱歉。

不是所有顾客都是上帝,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弱者

还有一次,我上的是白班。遇到了一个老爷爷来买烟,他要了三条烟,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会问一下顾客要不要袋子,现在的袋子都是收费的了。可是老爷爷说的不是普通话我有点听不懂他全部的话,但大概意思就是他买了三条烟,我就应该再送他一个袋子。秉承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我和他商量给他拿一个食品包装袋(便利店有熟食包装袋,没有提手)但是吧,这个老爷爷就死活不愿意,非要别的袋子,可关键那个时候店长就在店里,我又不能完全听懂他的话,一时之下也没有想到好的应对方法,老爷爷就有点得理不饶人的感觉一直在数落我(有点庆幸自己听不懂他说话,他说我我听不懂也就不伤心了)最后是后来一个买东西的爷爷帮我说话,他才作罢。那个时候真的深刻体会到了服务行业的不容易,都说顾客是上帝,但有些顾客真的就像是讨债的一样。

不是所有顾客都是上帝,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弱者

我上班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奶奶来买东西。她一般是早上或者晚上来。买一盒鲜牛奶,买一个紫薯包作为早餐。偶尔也会给自己买一点小零食。第一次看到她是奶奶一个人去交电费,穿着紫色的羽绒服,戴着帽子,打扮的很干净利落,看着很舒服。我第一眼见到还以为是留守老人,很轻声细语的叫了声奶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这个老奶奶和我自己的奶奶很像,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不由自主的想再叫一声)然后她很温和的应了声,以后我就经常看到她了。但是慢慢的我发现虽然都是一个人,但奶奶每天都会固定的喝牛奶,偶尔会嘴馋一下买点小零食,还会笑着和我们说她喜欢那个口味。天气不好的时候她会买一大盒牛奶,然后就两天不来便利店。偶尔不忙的时候奶奶也会来和我们聊聊天,奶奶不会说普通话,但这完全不影响我们交流,尽管听不懂但依旧相处得很开心。

不是所有顾客都是上帝,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是弱者

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很多时候老人并不一定是弱着,我们看着她们很孤单,很可怜,但实际上她一直都快乐且精致的活着。希望当我老了的时候,我也能每天都穿着得体的去超市买东西,也能被新去的小店员温柔以待,也能偶尔嘴馋的时候给自己买些小零食,也能快乐且幸福的享受孤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