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6岁女孩顶嘴被爸爸殴打,却再听不到她喊爸爸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父母的掌中宝,被好好呵护着长大,然而,生活中也有部分孩子没那么幸运,有一点点不听话就会遭到家长“教训”。

蕊蕊(化名)的爸爸性格有些暴躁,一直在外打工,妈妈则离开了这个家。蕊蕊一直是爷爷奶奶在带,6岁的时候,爸爸失去工作回到家中。

这天,爷爷奶奶不在家,爸爸独自带蕊蕊写作业,期间多次责骂孩子。蕊蕊觉得很委屈,有些不满爸爸的责骂,终于忍不住辩解了几句,没想到却激怒了对方。听到女儿顶嘴,爸爸怒火攻心,抄起身边的物品就是一阵殴打。

皮带、衣架、扫把……身边能拿到的物品,都成了爸爸打蕊蕊的工具,尽管蕊蕊求饶“爸爸,别打了”,这场“教训”的暴行还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这时,蕊蕊已经奄奄一息了,但爸爸以为她是在演戏,恶狠狠地叫她起来。

痛心!6岁女孩顶嘴被爸爸殴打,却再听不到她喊爸爸

蕊蕊拼尽全力说:“爸爸,我起不来了。”爸爸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慌乱之下急忙把孩子送去医院,但是蕊蕊最后还是抢救不回来了。而爸爸因为失控,再也听不到女儿叫自己“爸爸”。

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对孩子“拳脚相向”?

1.儿时频繁受到“棍棒教育”

一个人小时候总是被家长棍棒教育,长大后多半会变得自卑,性格也会出现缺陷;有的人则是模仿到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拳脚相加。甚至,他们还可能会觉得“这算什么,小时候我爸打我都没这个疼”。

痛心!6岁女孩顶嘴被爸爸殴打,却再听不到她喊爸爸

暴力打骂给孩子造成伤害

1、伤害孩子的身体

每一个信奉棍棒教育,主张对孩子进行打骂的家庭都不可避免在孩子身上留下伤疤。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家长更是借教育自己小孩发泄生活的不如意,而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孩子皮肤幼嫩,很容易留下疤痕。父母这种粗暴的作法会伤害孩子的身体。

2、伤害孩子的心灵

除了身体以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父母用打骂方式教育乃至教训自己的孩子,长期下来会打压孩子的自尊,伤害孩子的自信,在孩子身上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

痛心!6岁女孩顶嘴被爸爸殴打,却再听不到她喊爸爸

2.把孩子当成所有物,而不是独立个体

孩子出生后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不能把他们当成没有思想的物品,更不能因为他们不听话就肆意打骂。但是有些家长不懂,他们认为“孩子是我的,我想打就打”,这是在侵犯孩子的人权,是在家暴。

痛心!6岁女孩顶嘴被爸爸殴打,却再听不到她喊爸爸

3用暴力掩饰自己的无能

用暴力来教训孩子的家长,只能证明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无能,他们只能通过“痛”来让孩子恐惧、不再违逆他们,却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知错了。这些父母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只懂用打骂来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这样长大的孩子,心理多少都会有些缺陷,严重的还会产生精神疾病。

痛心!6岁女孩顶嘴被爸爸殴打,却再听不到她喊爸爸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叛逆?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陪伴和了解不够,如果你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学会陪伴、跟他们交流,那么孩子多半不会叛逆;如果你小时候从不管孩子,等他长大了再来管,孩子会不服管教也是正常的。

想教育孩子听话,家长还得靠自己,用耐心和温柔打开沟通的渠道,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换位思考,积极对话,去引导他们。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家长要付出爱和耐心,而不是寄希望于暴力和一些看似靠谱的机构,否则就是害了孩子。

父母不要打骂孩子,更不能体罚孩子。

1、学习科学育儿的方式

打骂孩子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粗暴地一刀切解决孩子的某些问题,但是一直以打骂方式育儿绝对不是正确的作法。现如今孩子的生活条件和身处的社会环境与过去我们成长的环境有所不同。家长也要紧随时代潮流,主动学习如何科学育儿,了解儿童心理。

2、教育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有的父母要求严格,所以认可''虎爸''''虎妈''的教育方式。他们觉得''玉不琢不成器,儿不打不成才'',但是教育要求严格与鼓励和引导的教育方式并不相悖。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家长以将之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进行尊重,在教育上以鼓励和引导其加强自我认识为主。

痛心!6岁女孩顶嘴被爸爸殴打,却再听不到她喊爸爸

3、父母应学会换位思考

在孩子成年之前,因为其行为能力的不足,孩子是依附于父母而成长的。这很容易让某些父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在教育孩子时如同马戏团团长训猴一样,要求绝对的命令和服从。这是不对的,家长应考虑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暴力是无能者的怒嚎,愿普天之下的父母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留下满满的爱,而不是留下暴力的疤。愿小女孩在天堂安好,愿新时代的父母能够摒弃封建大家长的教育模式。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