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走訪化解產品待銷難題 當陽一企業15萬噸玻璃跨省“出嫁”

一次走訪化解產品待銷難題 當陽一企業15萬噸玻璃跨省“出嫁”

湖北日報訊(記者雷巍巍、通訊員楊凱、李萬萩)15萬噸玻璃積壓50多天,堆在租來的倉庫裡;當地稅務部門聞訊牽線搭橋,跨三省市幫忙找到下家。“已銷售600多萬元,還簽訂了6000多萬元意向合同,企業的壓力小了許多。”4月17日,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峽新材”)財務經理黃鸝如釋重負。

三峽新材位於宜昌市當陽經濟開發區,是中國平板玻璃製造十強企業。疫情防控期間,該公司5座玻璃生產熔窯都未停產。“停不得,也不敢停。”黃鸝告訴記者,受溫度等關鍵指標影響,每個熔窯停後重啟產生的成本約8000萬元,且最快也需一至兩個月才能恢復正常生產。

為降成本,該公司把6.8萬重量箱(一標準重量箱為50公斤)平板玻璃的日產量,縮減為5.8萬重量箱。50多天裡,公司生產約300萬重量箱玻璃,重約15萬噸,總價值約2億元。可受疫情影響,產業鏈下游企業需求量劇減,成品玻璃大量積壓。該公司只好租借當陽市寶加利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倉庫臨時堆放。

4月3日,當陽市稅務局局長楊曉波到寶加利公司調研企業復工復產時,得知三峽新材玻璃待銷一事,立即著手尋找為企業紓困的辦法。他首先想到“湖北稅務大數據應用及風險管理平臺”,這裡彙集了省內外多家企業採購需求信息。

通過開票品名、經營範圍檢索,該局很快篩選出3家玻璃深加工企業上海佳成玻璃有限公司、湖南天潤特種玻璃有限公司和江蘇格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藉助“復工復產企業產品產業鏈”平臺,在外省市稅務機關的配合下,該局引薦搭橋,4家企業進一步溝通商談,為待銷玻璃順利找到銷路。

截至4月15日,三峽新材總價值655.68萬元的平板玻璃已陸續發貨,6000萬元的採購意向正在實施中。“稅務部門助力紓困,企業一定會早日實現產銷平衡、發展步入良性軌道。”三峽新材財務總監劉逸民說。

【記者短評】

為企紓困 貴在“精準”

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困難。

眼下,各級政府先後出臺系列惠企政策。不少單位派人下沉企業,幫企紓困,為企解憂。

落實政策或走進企業只是第一步。真幫、真扶,則要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首先要靜下心、沉住氣,解剖麻雀,找準企業“痛點”;還要往前走半步,尋求對“症”之策,不留“爛尾工程”,真正做到“帶著熱情而來,帶著成果而歸”。

拒絕“撒胡椒麵”,遇到問題不繞道、不迴避、不推責。精準紓困,才能幫到根上、扶到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