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邱家那社區:幫助失地農民快步奔小康

長城網訊(田桂雲 許金亭)家住城中村的邱福盈家有四口人,沒了土地種後,他學得了網上銷售的技能,在淘寶網上開了家羊絨衫銷售店,自己上手做網銷,其它家庭成員有的按銷單去生產廠家拿貨,有的打包裝,一家人忙活,年純收入達40多萬元。據悉,在邱家那社區,不僅一個邱福盈有財路,絕大多數失地農民都有事幹、有錢掙,並且走在了奔小康的前列。當與這類農民談論起失地後致富的話題時,他們都說:“旱路”不通走“水路”,鼓滿風帆照樣快步奔小康。

邱家那社區的居民樓。田桂雲 供圖

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清河縣城由原來的不足1平方公里,逐步擴大到26平方公里,邱家那村變成了縣城的一個社區。社區黨支部把失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當做一件大事來抓,千方百計為他們謀出路,幫助失地農民學致富技能,使之戶戶有財路,切實做到了小康路上一個也不少。該村共有960戶,3729人。為了保障全社區人的基本生活,社區黨支部一方面利用區位優勢,先後搞起了3個集體創收項目,以壯大集體經濟,改善民生。比如,建起了蔬菜批發、零售市場,僅門市租賃費每年就收入80多萬元。同時,他們還把660萬元的土地賠償款存入銀行,用存款利息和集體收入作支付,每月供給村民每人30斤麵粉,給村民交納養老保險,並且每年還給每人發放420元的取暖費。                               

技能扶貧養殖技術培訓班現場。田桂雲 供圖

在保證農民基本生活的同時,邱家那社區黨支部還緊密聯繫清河縣擁有的羊絨加工,汽摩配件,硬質合金等產業積極幫助農民通過參加各類技能學習,掌握創收技能;通過能人帶動,尋找致富門路。就這樣,有的學到了針織技術,有的掌握了數據車床技藝,還有的增長了企業管理才能…… 據悉,全村已有1640名農民憑各類技能走向創收之路,他們少則年收入三、四萬元,多則已到七位數。居民邱新亮通過培訓學習企業管理和能人帶動辦起了一家汽配生產廠,與3家汽車生產廠家長年配套,員工有一百多人,僅工人工資每年就支付近400萬元。戶戶有財路,使該社區醫院農民提前實現了小康,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0015元。

聯歡會現場。田桂雲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