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奮鬥者】沈淼:奔小康,咱們村一個不能少!

東北網5月2日訊

(記者 楊帆)在黑龍江省嫩江市海江鎮曙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沈淼在此堅守了六年,她多方爭取資金項目,徹底改變貧困村面貌;她用心關愛群眾,凝聚起脫貧攻堅強大力量;她細心解讀政策,因地制宜發展富民產業。

黑龍江省嫩江市海江鎮曙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沈淼。

1998年作為省委組織部選調生,沈淼先後在三個鄉鎮副鄉長、副鎮長、黨委副書記崗位上工作過8個年頭,轉崗到縣婦聯副主席,一干又是十幾年。2015年,她又帶著組織的重託走上了駐村扶貧的道路,至今連續3輪駐村,6年堅守扶貧一線,一路艱辛、一路拼搏,換來貧困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次踏進省級貧困村曙光村,眼前的景象讓沈淼心頭一沉,村裡多是泥草房,巷道都是坑窪不平的土路,佈滿了雜草,和村民攀談中瞭解到“路不好走,一下雨更是泥濘不堪,出門難”。到村部一看,院內雜草叢生,村辦公室僅有兩張辦公桌,沒有電腦等辦公設備,更別提文化廣場和產業項目了。全村747戶,2413口人,有耕地17846畝,人均僅有7畝地,村集體沒有積累還欠外債,守著貧困的底子,村幹部一籌莫展。

面對困境,沈淼沒退縮。為掌握第一手資料,第二天她帶著小本子、拿著筆,走家串戶做調查,最終形成了“基礎設施先行、加強黨支部建設、發展產業項目、推動脫貧奔小康”的總體發展思路。為儘快解決硬件條件差的難題,沈淼一趟趟奔走於各相關單位,想千方設百計要項目、籌資金,2015年至今,累計爭取項目資金2000餘萬元,使村裡硬件條件得到徹底改善。硬化巷道7.86公里,鋪設U型槽路邊溝5公里,安裝路燈146盞,徹底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況,方便了群眾出行;改造C級危房189所、翻建D級危房2所,新建安全住房1所,群眾住房安全有了保障;建成3處文化廣場並配套設施,群眾有了文體活動場所;整村自來水入戶,用水安全有了保證;建成省級標準化衛生室,村民小病不出村;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打抗旱井10眼,修田間路31公里,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環境整治,帶村幹部種樹栽花綠化美化環境。三個屯各配1名保潔員,垃圾定點投放清理。爭取電腦、打印機各2臺,投影儀1臺,配齊辦公設備,改善了辦公條件,提高了辦公效率。基礎設施徹底改善,堅定了群眾脫貧信心。

基礎設施完善了,沈淼又研究如何實現持續穩定增收。她鼓勵黨員、村幹部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使村民從有限的土地中解脫出來,外出務工,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

輸血扶貧管一時,造血扶貧利長遠—脫貧增收關鍵在產業。綜合氣候環境適宜、市場行情看好、產品訂單回收,利於村民務工等因素髮展大棚種植滑子蘑。項目確定後,她就著手製定可研報告、聯繫測量、打井、接電,一頭扎到扶貧基地,緊盯建設進度。扶貧基地總投資130萬元,建大棚10棟、晾曬棚2棟,進棚菌棒6萬餘棒,以“黨員+合作社+扶貧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全村貧困戶及村民30餘人開菌袋、摘蘑菇、剪根,人均增收4000餘元。貧困戶還通過小額貸款入社年均分紅1760元,光伏扶貧電站帶動戶年分紅1200元。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59人,去年人均收入11593元,全部脫貧。

長期在艱苦環境中摸爬滾打,沈淼人曬黑了,累瘦了,還患上了胃病。很多人問沈淼:“全市就你一個女駐村書記,你放棄政府大樓優越的辦公環境,撇家舍業,在條件艱苦的貧困村一待就是六年,圖個啥?”沈淼微笑著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就應該到黨組織最需要的地方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咱們村一個不能少。”看到扶貧工作有成效,村民的幸福指數提高,獲得感增強,她覺得人生價值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再多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