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是不是需要給每部手機安裝一顆加密芯片?

長安旅鑑


目前數字貨幣已經在農行、中行進行內測,從當前洩漏出來的內測APP截圖來看,啟用數字貨幣並非需要手機上安裝有加密芯片,但是這也不不代表未來使用數字貨幣的終端設備完全不需要對應的芯片。

1、數字貨幣可不需要單獨的加密芯片

下圖為農行測試數字貨幣時使用的錢包APP,這就表明數字貨幣的使用並不需要獨立的加密芯片,因為現在的手機顯然是沒有此類芯片的。

其實數字貨幣是一套完整的貨幣體系,在設計階段就會充分考慮的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法定貨幣的地位,通常來說數字貨幣必須具備不可重複花費性、不可偽造性、安全性和公平性。在具體實施時商業機構只要按照央行給出的DCEP技術規範研發即可,無論你是使用傳統技術還是最新流行的區塊鏈技術均可。

因此,數字貨幣一旦發行其安全性顯然是有充分保障,手機作為數字錢包設備並不需要單獨加裝加密芯片。

2、數字貨幣實施涉及到的產業鏈

這裡在聊聊整個數字貨幣體系的建設需要涉及到的上下游產業,這裡借用其他機構的一張圖來看。從土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數字貨幣產業鏈涉及到發行、投放、流通以及監管這四大塊內容。

發行端很好理解就是央行搞頂層規範設置,下面的商業銀行進行具體的發行工作,剩下整個銀行系統涉及到的技術改造則需要其他一些企業的支撐。

數字貨幣的使用離不開數字錢包,因此在投放端我們就看到了一些第三方的數字錢包系統提供商,未來商業銀行也應該會提供對應的數字錢包給我們使用。

最後流通和監管我就不多說了,一個貨幣使用體系必然會涉及到具體的支付環節,以及時候的監管,否則就亂套了。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數字貨幣完整的產業信息,在這個套系統之下整個數字貨幣的安全性我想毋庸置疑。題主所疑慮的手機是否需要安裝加密芯片,核心就是擔心數字貨幣是否安全,這點央行在頂層設計技術規範的時候就會考慮進行,而在具體操作階段,下游所有廠商同樣也會將安全性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

Lscssh科技官觀點:

現階段按照央行公開的信息,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有多家機構在研發,這些機構所使用的技術路線各不相同,其實這也透露出央行這是在賽馬,最終選哪家系統只看誰出來的好用並能被市場接受。



Lscssh科技官


    數字貨幣基於“密碼學”,基於區塊鏈技術研發的“電子版”人民幣,不過,採用了央行中心化的記賬和管理模式。可以直接在市場上進行流通,數字貨幣的發行,並不是給每一部手機安裝一塊加密芯片,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是指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央行負責,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是等值的,英文簡寫“DC/EP”:

  • DC:digital currency,就是數字貨幣;

  • EP:electronic payment,就是電子支付;

    定位上而言,數字貨幣代替M0(紙鈔和硬幣),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以及M2(M1+定期存款)。可以看到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用於小額、高頻、零售的業務場景。

    支付寶、微信是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走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結算,屬於M1和M2級別的數字化,不具有M0級別的法律效力,更不能取代M0。

  • M0:流通中的現金;

  • M1:包括M0和活期存款;

  • M2:包括M1和定期存款、居民儲蓄款等。


    手機上只要有DC/EP的數字淺薄,就可以實現價值轉移,不需要網絡,只要手機碰一碰,就可以實現轉賬、支付等功能,也就是所謂的“雙離線支付”場景。傳統的移動支付必須要藉助網絡,而數字貨幣是不依賴網絡的。

    數字貨幣試點

    央行的數字貨幣在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城市試點, 從網上流出的農行數字貨幣截圖來看,主要功能與現在的電子賬戶支付與管理功能基本相似,有“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的功能。


    消息稱,5月份起,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是通過工農建中四大行代發,4月份,完成了DC/EP數字錢包的安裝,5月份,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50%將會通過數字貨幣形式發放。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數字人民幣,通俗點說就是代替紙幣,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實現支付,包括並不限於手機、平板、人臉、電腦等終端設備。對於手機上是否需要安裝加密芯片,我認為前期並不需要。數字人民幣加密的方式分為軟加密與硬加密。

推行數字人民幣初級階段,軟加密更適合現有的使用場景,畢竟每人都有手機,直接通過軟件加密的算法對數字人民幣進行加密,更容易讓人接受。

什麼是軟加密?

軟加密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加密算法,使得每一筆支付在網路上都有記錄,並且可以溯源。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數字發票,就是這個原理。因每一次交易及發行源頭,都有算法支撐其安全性,並不需要通過硬件實現加密,也更易於流通環節,所以使用初期受眾快、流通快、不需要換設備等優點支撐軟加密技術快速普及。

手機加密芯片

在使用的中後期,隨著大量數據交換,使得軟加密需要不斷更新與升級,那麼給手機安裝加密芯片就顯得至關重要。通俗點說,這類似於一個U-Key,我們之前使用電腦支付的時候會插入U-Key,進行數字簽名與認證,代表這筆款項是由權授過的本人完成的。而隨著科技的進步,U-Key變得越來越小,可以一併集成在手機上。硬件加密可以看做是在軟加密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密,也就是雙重加密保障交易安全。

結論

綜上所述,數字人民幣是今年推行的技術,現在在深圳、蘇州等地正在做內測。未來可以通過發放數字貨幣的方式到個人,在通過個人終端直接進行支付,省去紙幣環節。而短期內,手機上並不需要安裝加密芯片,隨著數據量增大及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出來,或者一些特定的交易環境,預計在1-2年內會通過給手機假裝加密芯片的方式完成最終支付。

如果數字人民幣得到應用,將會取消紙幣,也就是無法提取,所以對於沒有用過手機支付的人來說,需要提前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