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四十,怎麼總是感覺自己不夠成熟?

北疆行者


“不夠成熟”是我們對自己主觀的一種判斷。

舉個例子當我說我都年過40了,我還不夠成熟,說明我不太願意接受這樣的自己,我不應該是這樣子的,我應該比較成熟的。

判斷給我們壓力,他讓我們對我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個判斷是一場自我鬥爭,一個對於你自己真相的否定,而在鬥爭當中將不會有結果打成他就像你的左手打右手,這樣子的爭鬥不會有勝利者。

相反,假如面對我們的不成熟,我們接受,對它說是,就等同於你接受了恩典與尊嚴,尊重了自己,那麼你也就給了自己一個允許其他人接受和尊敬你的權利。


一起變自信


感覺自己不成熟,是好事。

我都快五十了,也不成熟,真好。

成熟不是年齡的象徵,而是世故圓滑的代名詞。

我們活在世上,不是為了活成別人的樣子。

世故圓滑,只能讓我們泯然眾人,卻失去自我。

我們不成熟,我們驕傲。



心理諮詢楊老師


年過四十,怎麼總是感覺自己不夠成熟?

每一個人成熟不成熟不是自己去能夠正確的判斷的,一個人成熟與不成熟是由自己所體現出外在的狀態而讓別人產生一種感受所作出的評價,可以這麼說,幾乎沒有人不論是在哪個年齡階段,都不願意說自己很成熟了。一個人的成熟與一個人的技術成熟是不同的,某一個人在某一件較為熟練的工種上具有很成熟的技術,這只是單方面的認定,而不是其個人本身的意識性認識,特別是意識形態形成的對待事物的態度。

一個人如果感覺自己不夠成熟,雖然不能說這是一種“謙虛”,但他確實是許多人的感受,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難全面去掌握社會性的全部知識,更何況每一個人的狀態都是形形色色而不同的,也自然形成思維的方向所持的觀點都不會一樣,這就會造成了我們與某些人聯繫時可能很成功,與其他人交流的時候可能有些欠缺,再有可能與人產生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狀態。

這時候可能我們都會想到社會經驗的不足,也就是我們可能不夠成熟,其實不然一個人要想完全正確或者說是準確的應對任何事物,那是不可能的,每一個人在任何事物上都必須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將在成長過程當中所體驗過的任何事物事件或接觸過的人都形成自我經驗體系的積累,能夠將事物的特性掌握一定程度並能很好的應對,就已經是經驗的體現了,包括我們的意識態度等所形成的感受性的態度來對待社會能夠讓社會接納,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衝突性少,和諧性多,就已經標誌著我們成熟體系的程度了。

我們往往會形容一個人對待某些事物所表現出的態度,以及自身所顯露出的心態,如果絕大多數人會贊同的話會說他很成熟,如果讓他人所感受,某一個個體所顯示出的心態過於成熟同樣會用這個人“城府很深”去形容,如果太過於給人感受的心態具有一定的突出性,同樣會用“老謀深算”去形容人的成熟程度已經過度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自身成熟不成熟,自我的感受是不客觀的,而他人給出的評價一般來說是較為客觀的,因為你的成熟程度是用狀態的體現與他人的感受是相互關聯的。也可以這麼說,自己的不夠成熟與很成熟,不是自己就可以評價的,而是需要他人感受後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