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四十,怎么总是感觉自己不够成熟?

北疆行者


“不够成熟”是我们对自己主观的一种判断。

举个例子当我说我都年过40了,我还不够成熟,说明我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自己,我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应该比较成熟的。

判断给我们压力,他让我们对我自己感到不舒服,一个判断是一场自我斗争,一个对于你自己真相的否定,而在斗争当中将不会有结果打成他就像你的左手打右手,这样子的争斗不会有胜利者。

相反,假如面对我们的不成熟,我们接受,对它说是,就等同于你接受了恩典与尊严,尊重了自己,那么你也就给了自己一个允许其他人接受和尊敬你的权利。


一起变自信


感觉自己不成熟,是好事。

我都快五十了,也不成熟,真好。

成熟不是年龄的象征,而是世故圆滑的代名词。

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的样子。

世故圆滑,只能让我们泯然众人,却失去自我。

我们不成熟,我们骄傲。



心理咨询杨老师


年过四十,怎么总是感觉自己不够成熟?

每一个人成熟不成熟不是自己去能够正确的判断的,一个人成熟与不成熟是由自己所体现出外在的状态而让别人产生一种感受所作出的评价,可以这么说,几乎没有人不论是在哪个年龄阶段,都不愿意说自己很成熟了。一个人的成熟与一个人的技术成熟是不同的,某一个人在某一件较为熟练的工种上具有很成熟的技术,这只是单方面的认定,而不是其个人本身的意识性认识,特别是意识形态形成的对待事物的态度。

一个人如果感觉自己不够成熟,虽然不能说这是一种“谦虚”,但他确实是许多人的感受,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难全面去掌握社会性的全部知识,更何况每一个人的状态都是形形色色而不同的,也自然形成思维的方向所持的观点都不会一样,这就会造成了我们与某些人联系时可能很成功,与其他人交流的时候可能有些欠缺,再有可能与人产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状态。

这时候可能我们都会想到社会经验的不足,也就是我们可能不够成熟,其实不然一个人要想完全正确或者说是准确的应对任何事物,那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在任何事物上都必须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将在成长过程当中所体验过的任何事物事件或接触过的人都形成自我经验体系的积累,能够将事物的特性掌握一定程度并能很好的应对,就已经是经验的体现了,包括我们的意识态度等所形成的感受性的态度来对待社会能够让社会接纳,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冲突性少,和谐性多,就已经标志着我们成熟体系的程度了。

我们往往会形容一个人对待某些事物所表现出的态度,以及自身所显露出的心态,如果绝大多数人会赞同的话会说他很成熟,如果让他人所感受,某一个个体所显示出的心态过于成熟同样会用这个人“城府很深”去形容,如果太过于给人感受的心态具有一定的突出性,同样会用“老谋深算”去形容人的成熟程度已经过度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自身成熟不成熟,自我的感受是不客观的,而他人给出的评价一般来说是较为客观的,因为你的成熟程度是用状态的体现与他人的感受是相互关联的。也可以这么说,自己的不够成熟与很成熟,不是自己就可以评价的,而是需要他人感受后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