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明一代,倭寇屡犯沿海各地,烧杀抢掠。明初实行海禁,信国公汤和负责沿海防务和整饬要塞,设置卫所,形成了御海建制。明代沿海卫所制度,卫下领所,所有千户、百户之分,下辖寨、台(瞭望台)、烽堠等,另设关、巡检司等海防设施。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全景


浙江是明代抗倭的重要前沿。沿海卫所北起乍浦、南至蒲门,设置有卫十一、所三十一。在卫所之间,还设置有巡检司四十八,寨三十三,关四,台四十四,烽堠二百三十四等。除此以外,沿海居民还自发建造了许多寨堡、堠台。如今,这些海防设施大多无存。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蒲城南瓮城内景


苍南,地处浙闽交界,濒临东海,历史上倭患严重。明洪武二十年(1387)始,汤和奉命在平阳金舟乡(今为苍南县金乡镇)置卫筑城,改称金乡卫,辖蒲门、壮士、沙园(今属瑞安市)三个千户所。由于壮士所城易登难守,多次被倭寇攻占。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蒲城瓮城


正统八年(1443)倭寇攻城,壮士所官兵弃逃,民也迁走,城遂废。隆庆二年(1568),壮士所归并于蒲门所,遂改蒲门所为蒲壮所(简称蒲城)。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城墙和马面


清初海禁,蒲城百姓被迫弃城内迁。康煕年间取消海禁,设置蒲壮营。同治年间撤防,之后蒲城防御地位渐失,城防设施日渐残损。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城内景象


蒲壮所城位于现苍南县蒲城乡金城村,北倚龙山,南临海湾。城平面南方北圆,呈不规则形状,护城河环绕。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蒲城五显庙


城墙三合土夯筑,内外包砌块石,长2400余米,除北城墙倚龙山而筑,不设门外;其余三面各设一门,分别曰:威远、正阳、挹仙。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蒲城城隍庙


城门设瓮城及敌台两座,上建城楼,各城门之间内侧有马道连接。城内主路为十字街,分别通往三侧城门与龙山主峰。十字街同时将城内划分为四个分区,每一区域内由若干巷道组成,现保存有多处清代衙署、庙宇、祠堂和民居等。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蒲城拔五更


壮士所位于现苍南县渔寮乡雾城村。所城占地面积约14公顷,城墙周长约1500米,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城墙內外两侧用不规则块石砌筑。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壮士所城遗址


北面依棋子山坡而建,不设城门,其余三面均设城门、瓮城、城楼等,城外南侧有护城河。城内现尚存清代城隍庙及古井等遗物。城外山岗上留有烟墩遗迹,隐约可见当年壮士所城防御设施的布局。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壮士所东城墙


龟峰巡检司位于马站镇三墩洲村,设置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弓兵100名。弘治十三年(1500),设邮铺,清初裁撤,后为村民居所。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龟峰巡检司遗址


司城东、北两面依山坡,西面为天然峭壁,南面有蒲门所至壮士所的交通要道。它南望石钟岗烟墩,东望打石坑烟墩、大尖山烟墩,是南北山路的关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烽火墩


巡检司遗址平面呈布袋状,现城墙和教场虽残,但规模和轮廓俱在,墙体两侧用不规则块石砌筑,内充碎石、混合土夯实。巡检司是县级衙门下属的军事机构,具有缉捕盜贼、治安巡防等作用,并与卫所制度相关联,是卫所制的重要补充。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得胜嵯碑


白湾堡位于赤溪镇白湾村,属民间自发建造,明初为抗倭而建。白湾堡三面环山,东临赤溪港、南门港。前有古道与赤溪、蒲城相连,除南面外,溪水绕堡三面,构成天然护城河。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白湾堡全景


白湾堡占地约17000方米。城墙总周长约500米,用不规则块石垒砌,中间夯土石。城墙南北面各开一门,堡内尚存杨府宫等传统建筑。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白湾堡北城门


蒲壮所城及壮士所、龟峰巡检司、白湾堡遗址是浙南沿海抗倭海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硏究东南沿海抗倭和明代卫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蒲壮所城,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壮士所城、白湾堡和龟峰巡检司遗址归入蒲壮所城。


温州国保 | 蒲壮所城

白湾堡杨府宫


▏来源: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版式:邵晶晶

▏审核:李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