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心理学分析一个人买了非常糟糕的东西,却要硬着头皮让自己相信它是好的?

dydes


你的行为叫“

内部合理化”。具体讲理论之前,先讲一个心理学试验。

一群学生被诱导参加一个冗长且无聊的任务。然后,实验中给其中一半的人20块,要求他们对一个来参加实验的人说试验很有趣;二给另一半的人1块钱,要求他们做同样的事。

工作完成后,实验者要收了20块的学生谈论下那个冗长无聊的试验到底如何,这一半学生说:无聊。神奇的结果是对于另一半收了1块钱的学生的调查,他们普遍说:试验有趣。

为什么?

当你买了一件觉得不好的东西,你实在无法压制你真实的厌恶,你会体验到认知失调(我怎么这么蠢,但你不能接受你很蠢得结论,这个结论让你很你难受)。为了让自己舒服点,你尝试“内部合理化”,即你改变你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反态度辩护)来降低你的认知失调。

前面的心理学试验就是反应了这个情况。

收了20块钱的学生,有足够的理由进行

“外部合理化”,我是收了钱才说谎,给了自己足够的减少说谎不快的理由。

另一群只有1块钱,毫无疑问他们无法进行“外部合理化”来减少自己的不快;于是他们进行了“内部合理化”,具体采取的手段是“反态度辩护”。就是把谎言当作真实。

“反态度辩护”有很大的危害,从种族歧视到“公知”为祸网络随处可见。

减少偏见与偏差需要适当的学习一下心理学知识。

第三奇迹为您回答。


第三奇迹


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任何人都会对获益产生愉悦感,对风险损失产生厌恶感。

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的基础上,还有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自尊感取决于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尊等于成就除以抱负。

如果买了非常糟糕的东西,就意味着经济损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自尊受到打击,会令人非常不快。如果承认它糟糕,等于承认它极低的价值,引申为自身的低价值,此时的自尊非常低,令人极为沮丧。

为了回避挫败感,就要创造理由,从内心肯定那糟糕的东西并不糟糕,它是物有所值的,引申为自己的作为是正确有价值的,维护了成就感,从而维护了自尊。

所以,即使买到糟糕的东西,自己却要硬着头皮相信它是好的,类似于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面肯定自己的作为,就是维护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喜阳羊


这是启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