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法蘭:生不逢時的一代高僧,他從佛陀來處來,又向佛陀去處去

导读:从本章开始我们讲竺法兰,其实按照梁·慧皎《高僧传》的编写顺序,本文的主人公竺法兰应该是排在第二的,或者说他与竺摄摩腾其实应该并列排在第一。但是为什么笔者要把他放在安世高后面呢?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安世高在佛教史上的贡献要大于摄摩腾和竺法兰,但由于摄摩腾和白马寺是中国佛教标志性的人物,于是将摄摩腾放在第一,将安世高放在第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竺法兰是一个生不逢时的高僧,他如果运气稍微好一些的话,可能他就会成为汉地翻译佛经的第一人。

当然了,这或许是当时中土众生的佛缘不到,竺法兰尊者所译的经典全部遗失,只留下了一本与摄摩腾合译的《四十二章经》。摄摩腾因为是初来中土的缘故,因此他在佛教史上有着殊胜的地位,而竺法兰尊者要么就是与摄摩腾并列在一起,要么就是干脆被忽视了。笔者认为这是很不应该的事情,竺法兰尊者的生平虽然在《高僧传》以及其他的史料中不详,但我们还是能够大致地勾勒出他基本的概貌。这是一个佛门巨子,他在汉地翻译的佛经虽然由于因缘的关系失传了,但他的功绩仍然应该被后世的人铭记。

这也是笔者动笔写这个人物的重要原因,否则的话,按照一般的佛教史写法,竺法兰应该被归到摄摩腾的章节,这两个人其实用一章就能够讲完了。笔者的思路是用三章的篇幅来讲述竺法兰尊者,其中第一章是关于他的生平的简介,第二章则是介绍他的故乡中天竺的佛教发展概貌,第三章的内容既作为总结,同时又将用较多的篇幅去勾勒当时中国本土的宗教以及文化的概貌。当然了,正如笔者所用的"勾勒"这个词一样,短短的数千字是无法讲清楚后汉文化以及宗教背景、中天竺佛教概貌这两个宏大的题目的,只能是粗浅地简述一下基本的信息,至于其中的细节,还要等到后面专门开专题来讲,这注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奔跑。

导读部分大概就是这样,那么本文的正题就要开始了,在进入正题之前,笔者还是要说一下开场白:

能力一般,水平有限,文章比较长,但是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看完,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高僧从佛陀来处来

"竺法兰,中天竺国人,为天竺学者之师。"这是《高僧传》对竺法兰的基本介绍,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其实点出了两个相当重要的信息:第一,竺法兰是中天竺国人,这是他的籍贯;第二,竺法兰是当时天竺学者共同的老师,这是他的身份。

相信大家对于"中天竺"这个地理概念相当陌生,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解释一下:当时的天竺被认为地分为了五个部分,也就是所谓的"东、南、西、北、中",而中天竺国的人自己也自称为"中国",意思就是在古印度的中心位置,当然了,至于有没有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恐怕还是一个问题。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其次,"中天竺"这个地方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佛陀的诞生地迦毗罗卫国就位于中天竺,而后来佛陀传教的摩揭陀地区也是位于中天竺国。在佛陀住世期间,中天竺地区一共有十六个强大的城邦国家,历史上将其称之为"十六国",而释迦的故乡迦毗罗卫后来就是被其中的拘萨罗国毁灭的。

当然了,这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一桩灭族惨案,佛陀曾数次阻止拘萨罗的国王前往释迦,但最后因为释迦族的傲慢和无礼,导致了拘萨罗国王向迦毗罗卫发兵。佛陀听见释迦族妇女的哀嚎求告之音也无能为力,因为这一切都是因缘所致,因果的铁律是无人能够打破的。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而竺法兰就是来自于这个地方,当然了,具体是中天竺的那一个区域还有待考证,但毫无疑问,他是从佛陀来处来的。而在竺法兰来到中土之前,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经发展了500多年,经历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两个时期,并且已经有了大乘化的趋势(按:这种分类法是西方学者的分类法,与中土高僧的分类法略微不同,日本佛教学者也持这种分类法)。

在佛陀的故乡中天竺地区,佛教的氛围依旧很浓郁,而竺法兰作为当时中天竺学者的老师,可见他在佛学上的造诣是超越常人的,而实际上,竺法兰来中土传教这个决定遭到了他的弟子们的集体反对。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竺法兰和摄摩腾实际上是老乡,当时他们约好了一起到"边地"中土来传法。这里要提一下,所谓的"中国"和"边地"之分实际上在很多文明都存在,比如印度当时就认为自己是中心,而中国是"边地"。中国也是如此,认为华夏是"中心",其他的都是"夷狄"。

但是竺法兰遭到了弟子的阻拦,于是摄摩腾就独自一人出发了,而竺法兰后来是偷偷跑出来的。从这件事情,我们其实能够感受到这些高僧们的伟大,他们都是本国相当有身份的人,如果他们留在本国的话,那么他们有享受不尽的尊荣和富贵,但这些人最终的选择都是"涉遍流沙,九死一生,弘扬正法,誓死不回"。无话可说,无以言表,顶礼!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生不逢时的佛门巨子

总而言之,竺法兰和摄摩腾两个人在当时的洛阳集合了,汉明帝非常高兴,为他们修建了著名的洛阳白马寺。在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汉明帝时期的官员,他的名字叫作蔡愔,他也是佛教历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蔡愔当时前往天竺求法时,途经了丝绸之路上的西域诸国,并且带来了大量的佛经原本以及释迦牟尼佛像,并且用白马驮着这些佛经和佛像回到了洛阳,这也是中国白马寺的一个来源。

当然了,白马寺在佛经上的来源与蔡愔无关,这个故事大致是讲古印度的一个国王毁佛,突然有一只白马在"招提寺"绕塔悲鸣,于是这个国王就下令禁止毁佛,并且将"招提寺"改成了"白马寺",后世效仿之。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以上就是僧侣、佛经、佛寺在汉地落户的基本过程,竺法兰和摄摩腾在白马寺落脚之后,便在一起合译了《四十二章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汉文佛经。但是,为什么说竺法兰是一个生不逢时的佛门巨子呢?这是因为他不止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他还翻译了另外的四本佛经:《十地断结经》、《佛本行经》、《佛本生经》以及《法海藏经》。

但这四本佛经都失传了,《高僧传》的描述是"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东汉末年的战乱使得这四本佛经失传,但为何单单《四十二章经》保存了下来呢?这真是一个难以解释的事情,或许这就是前文笔者说的东土百姓佛缘未到吧。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十地断结经》是标准的大乘佛典,而《佛本生经》则是我们现在仍然熟悉的众多佛教故事的出处,《佛本行经》传说是马鸣菩萨的著作,但由于其属于佛教文学著作,实际上的成书要早于马鸣菩萨,《法海藏经》同样是一部经典的佛经。

这四本佛经对于佛教的意义是重大的,假设这四本经书的中文译本不失传的话,那么竺法兰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位置就要改写了。但很不幸的是,大师来的时候中土正值战乱,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根本顾不上这几个外来的僧侣,而当时的百姓也不了解佛教,佛教传播的步伐因此被推迟了。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到佛陀去处去的圣贤

这个标题实际上是笔者杜撰的,笔者希望竺法兰能够与佛陀同行,脱离穷生死蕴的六道轮回。竺法兰尊者说他能够"讽诵佛经数万篇",并且一字不差,当时东汉的官员都不相信他。竺法兰尊者所译的佛经失传了,我们也无法验证他所说的话是否属实,但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他的中文水平。

从小在天竺成长起来的竺法兰,根本都不会说、不会写中文,当然,他也不会听。但是,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中文,并且和摄摩腾一起译出了《四十二章经》,这在语言学习历史上是一个奇迹,我们只能对其表示佩服。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今天我们看到的《四十二章经》实际上是经过了后人润色的,因为其中有不少禅宗的理念,但在历史遗迹中发掘的《四十二章经》其他版本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两位高僧高超的汉语水平。

竺法兰尊者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在短短的数月之内就精通了汉语,这只能将其归为"神异",在古代那个信息极为闭塞的时代,很难想象这些人之间是如何沟通的。或许,正是因为佛陀给予他们的智慧,使得这些人能够轻松地打破语言的障碍,彼此之间做到心领神会,语言和文字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但除了语言,还有信仰。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竺法兰尊者从佛陀来处来,他舍弃了在天竺时的一切地位与荣耀,不顾一切地奔赴完全陌生的国度。我想问?是谁给予他的勇气?使得这个人能够穿过茫茫的沙漠,越过一座座高山,踏着沿途的白骨与荒漠,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性命交到陌生人的手里。

或许只是因为那个去到天竺的人说了一句:"我想知道佛是什么?"于是,一群又一群的虔诚的圣徒,甘愿冒着客死异乡的风险,顶着烈日、冒着风沙,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从佛陀来处来,必定将会去到佛陀的去处,顶礼竺法兰尊者!顶礼诸位先贤!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编者按:去年年末于泉州大开元寺发愿梳理一部中国佛教史,无奈因生活琐事数次中断,再次提起笔来已经是九月份,顿时生起了时不我待之感。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愿望完成,遂以《高僧传》、《续高僧传》以及《宋高僧传》等书籍为主,辅以吕澂、汤用彤、梁启超、季羡林等先生的《中国佛教史》以及《印度佛教史》、《佛教十五题》等著作,以高僧们的行迹为脉络,简单地梳理一下汉传基本的发展脉络,这既是利益读者的事情,也是提升自我的机会,如有错漏的地方,还请各位同修多多包涵。

竺法兰:生不逢时的一代高僧,他从佛陀来处来,又向佛陀去处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