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州平凭何断言刘备乃定乱之主,诸葛亮出山是逆天徒劳?

主天安


崔州平笑曰:“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以上是刘备与崔州平相遇,刘备请教天下一事,崔州平所说的话。刘备初次相遇就误认为崔是孔明,说明崔有那种高人气质,而且在书中评论崔的才学仅排在孔明后面,说明崔学问至深。崔看天下之事其实同诸葛亮一样,只是诸葛亮遇到了明主,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而崔州平知道刘备仁德,天下人平定已久又遇天下大乱,天下人思定乱之主必须仁德,必定相投,而刘备正好符合。但是汉室已失人心,刘备想要再像汉光武帝再来个“汉光武中兴”,已不可能,天下人对汉室已经没有了归属之心,天下的气运已经到了一定的劫数,乱世英豪又何止刘备一人,崔州平早就已经看出天下三分,天下气运也会三分,即使诸葛孔明拥有管仲之才,也难帮刘备实战光复大汉的壮志,实是天下因果劫数一到。


骑驴爬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其实并不难分析。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时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对此不以为然,只有崔州平、徐庶和诸葛亮交情深厚,认为诸葛亮确实可比管、乐。

原因如下:

第一,诸葛亮是人材。

由于对诸葛亮非常了解,知道诸葛亮具有卓越军事眼光和强悍的组织力、执行力。

这样的人,全国罕见,只要辅佐一个明君,不难出头。

第二,刘备具备三分天下的实力。

当时曹魏实力很强,东吴其次,剩下的主要是刘表、刘璋、马腾之流。

而刘备的能力超人,又是众望所归的人物,名气极大。

可以预计,假以时日,刘备不能夺得刘表和刘璋的地盘,同东吴联手对付曹操。

而曹操虽很强大,但军队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和西南的山地、水军作战。

第三,诸葛亮是徒劳。

这主要是蜀汉的实力太弱。

蜀汉即便控制荆州一部,人口不过100多万,东吴尚且有200多万。

而曹魏有四五百万。

这种情况下,蜀汉联手东吴,尚且能够和曹魏打平手,要想进攻灭亡曹魏基本没可能。

另外,蜀汉和东吴尚且有利益之争,并不是真正一条心,会互相牵制。

所以,诸葛亮再厉害他也是人不是神,以后来蜀汉区区90多万人口只能出动8万军队,如何对付曹魏三四十万大军?

况且曹魏在北方战斗力尚且强于蜀汉军队。

所以,诸葛亮行为是徒劳无功。


萨沙


崔州平原话是: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我觉得还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崔州平没有说刘备是定乱之主,当时的情况曹操基本一统北方,而刘备屈居新野小城,没有几个人认为刘备是定乱之主也包括崔州平。而至于为什么说诸葛亮出山是徒劳的,上面崔州平的原话说的也很清楚了,一是崔州平自己总结的历史规律即由乱入治由治入乱的周而复始,不可能很快的评定天下。但我觉得这只是客套话。最主要的也是另一个崔没有说出来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天下形势,汉末全国的人口政治经济重心都在北方,开发程度也领先其他地方,曹操又是一代枭雄霸主,极有才干。诸葛亮没有足够的才干凭他自己以及其它荆益之类的地方消灭曹操。归根结底就是崔州平认为诸葛亮能力不足,但这种话总不会好意思说出来泼三顾茅庐的刘备和踌躇满志准备出山的诸葛亮一盆冷水吧?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