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最疼女儿,为什么给福康公主选了平庸的李玮当驸马?

观景说史


最新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王凯化身最帅女儿奴对长女徽柔公主宠爱之极,让多少人惊呼将来一定要生个像徽柔这样可爱的女儿,而徽柔与怀吉感情线也是这部剧最大的一个看点,徽柔公主的原型是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这位天之骄女受尽宠爱,最后却因为宋仁宗为她指定的婚姻而郁郁而终,年仅33岁就去世了。

宋仁宗当初为女选婿时,总共有4个候选人,除了李玮以外,还有三位家世、才华、品貌都特别好的人,宋仁宗既然如此宠爱自己的女儿,破例提升她为兖国公主,为何会挑选最平庸的李玮呢,另外三个候选人又是为何落选的呢?

皇帝女儿也愁嫁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娶天之骄女,那就是迎娶白富美,升职加薪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但在宋朝却恰恰相反,想要攀龙附凤的人,如果娶了公主那就等于自毁前程。

宋朝重文轻武,如果武将成了皇帝的女婿就会解除他的全部职位,再授予节度使这样的虚职,虽然拥有高官厚禄,但其实根本没有一点发挥的余地,如果是文官娶了公主,全家都得日日请安,驸马还不能娶小老婆,连同房都得应诏,这哪里就娶老婆呀,这真的就是自毁前程的定时炸弹呀。

所以一般年轻有为,想要建功立业的人都不愿意做皇帝的女婿。也正是这个原因,福康公主一直拖到18岁成为皇家剩女,婚事才提上议程。

尽管困难重重,但毕竟不能让女儿老死闺中,宋仁宗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有4个人进入了驸马的候选名单。

第1位就是宋仁宗第二任皇后曹氏的侄子曹评。

曹评与公主年纪相当,而且写得一手好书法,还是一位神箭手,而且他还是一个谦谦君子,为人低调有内涵和公主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宋仁宗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这件事情更成了他晚年的困惑,宋仁宗只得将侄儿赵宗实养在宫中!而负责养育赵宗实的正是福康公主的生母苗贵妃,但赵宗实对曹皇后却非常尊敬,而且还取了曹皇后的侄女。

若再将自己的女儿嫁与曹皇后的侄子,那将来赵宗实坐了这江山,那曹家的地位很可能会威胁到老赵家的江山。

所以福康公主断然不可能嫁给曹评。

第二位就是刘太后的侄孙刘永年。

刘永年的爷爷就是刘太后的前夫龚美,刘娥入宫后为掩人耳目就将前夫改名为刘美,二人以兄妹相称。

刘永年四岁时就被养在宫中,深得宋仁宗的宠爱,而且他天生聪明,文采和武功都相当厉害。但他比福康公主大19岁,而且他当时已经娶妻生子了,如果要将公主嫁给他,就等于变相了拆散人家,这也不符合赵祯仁爱的形象,自然刘永年也被pass。

第三位就是宋仁宗养母杨太后的侄儿。

尽管杨家是宗亲之家,但杨太后的弟弟杨景宗却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和人斗鸡遛狗喝酒闹事。

宋仁宗看在养母的情面上给他安排了一个公务员的岗位,但他却顽劣成性,醉酒殴打上司。至于杨景宗后代的人品怎么样,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就凭着杨景宗这样的人品,宋仁宗自然是看不上他儿子的,因此杨家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第四位就是宋仁宗舅舅的儿子李玮。

李伟是一个相貌、才华都平庸的人,它也是四位候选人中实力最弱的。

上一文讲到刘娥名义上赵祯生母,但宋仁宗的实际是太后刘娥的侍女李氏所生,尽管刘太后将儿子据为已有,但她并没有将事情做绝,对待李氏还是很厚道的。为了弥补李氏,刘太后将她弟弟刘用和接入宫中,让她们姐弟团聚,并给了他一个公务员的差事。

而宋仁宗直到刘太后去世后,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氏,身为儿子却没有尽到一天孝道,宋仁宗也愧疚不已,追封李氏为太后,破格提拔舅舅李用和。

李用和虽然得到了皇家的特殊照顾,但他并没有因权而变得嚣张,反而恪守本分,从不结交权贵,满朝对他都很鄙视。

李用和有两个儿子,长子李璋是正妻所生,已经娶妻多年,而且比公主大了很多,所以也不在候选之列,小儿子李玮是小妾所生,可能是由于李用和生他时年龄已高,所以李玮从小就体弱多病,长得也非常粗糙。

但他心底善良,为人忠厚,而且他成年后,李用和已经去世了,宋仁宗为了弥补自己对生母的愧疚,便厚待舅舅一家,因此决定将李玮选为驸马。尽管这个决定遭到皇族和公主本人的反对,但宋仁宗还是坚持将女儿嫁给了李玮。

宠女狂魔宋仁宗这个决定,却成了爱女悲剧的开始。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东都事略》

【END】


雨霁视角


福康公主徽柔从小就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再加上她的母亲苗昭仪和宋仁宗是从小的青梅竹马,所以她比别的公主得到了皇帝父亲的更多宠爱。




长大成人之后,宋仁宗对徽柔的爱从未减少,当番邦外国希望和大宋和亲,并希望娶到宋仁宗的亲生女儿的时候,宋仁宗想尽一切办法拒绝,只为让徽柔留在自己身边。

可是,他却把徽柔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嫁给了平庸的不能再平庸的李玮,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宋仁宗心里对生母的愧疚。

自从他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不是大娘娘之后,他就不止一次的想去永定陵接回母亲李顺容,却屡次被朝臣所阻——他们认为两宫并立不利于朝政,更不利用大宋的安定和太平。



而他的亲生母亲也不想因为自己和儿子的相认,让他的皇位坐不稳,间接和宋仁宗说她活的很好,希望仁宗不要挂念她。

几经权衡之下,宋仁宗便放弃了接母亲回宫的心愿,或者说他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一个让朝臣们无法反驳的机会。

只是,他却没有等到,在大娘娘还没有还政与他的时候,他的母亲李顺容就仙逝了,这件事也成为了宋仁宗心中永远的痛处、永远的意难平。



宋仁宗一直在想办法弥补对亲生母亲的愧疚,他极其善待母亲的娘家人,让他们入朝为官,把他能想到、能做到的恩惠都给予了李家。

以至于后来他把最疼爱的徽柔也许配给了李家,宋仁宗或许觉得只有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和人全部送到了李家,才算是对亡母尽孝,也才稍稍平复他心中无尽的遗憾。


只是这样以来就苦了徽柔了,她不喜欢唯唯诺诺的李玮,也不喜欢李玮的想当然的家人,她想逃避、想退婚、想重新回到宫里,回到父母身边,可是宋仁宗都没有答应她。

在这个过程中,徽柔对跟随在身边的内侍怀吉更加依赖,以至于后来还产生了感情,她只想一生和怀吉在一起。

宋仁宗看到徽柔的痛苦之后,曾经后悔过,只是自从徽柔夜扣宫门,触犯宫规之后,她和怀吉的感情渐渐被大臣们得知——他们当然是反对公主和宦官之间的不伦恋了。


可惜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大宋朝金字塔尖的女人却因为皇帝父亲的一己私欲而终生没有得到幸福,甚至到最后连见爱人一面都是奢望。


于小小


福康公主与李玮的婚姻就是一场悲剧,严重伤害了两个家庭。福康公主的一生,可以用幼时闺中可爱、出阁可恨、晚景可怜来形容。宋仁宗给他选择的夫婿李玮,是母亲家族子弟,其人绝不平庸,只是长得丑不中公主心意。

源于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仁宗将两个最爱的人捏合在一起,岂料婚姻不是算术题,被强扭在一起的二人,最终酿成了婚姻悲剧。

极尽恩宠,闺中可爱的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受到宋仁宗的宠爱,历陈数千历史难有匹敌。可以用简单一句话概括:类比皇太子。

“嘉佑二年六月丙寅,进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戊辰,淑妃苗氏为贤妃,兖国公主之母也。”

关键词是“备礼册命”,即举办了隆重的册封典礼。古代男权社会,册封公主下一道诏书而已,从来没有给公主举办册封典礼的旧例,福康公主打破了这个规矩。在自己受到册封的同时,她的生母苗妃,也以“母以女贵”,被晋升为贤妃。

当然这不是全部,宋仁宗还比照太子,赠东宫三少宫,于南郊花费数十万贯建公主府邸,一应待遇直追太子:

“初令皇太子料钱千贯,无公主料钱例。宋次道云:李长主在宫中请十千,晚年增至七百千。福康出降后,月给千贯。”

福康公主凭什么这么宠女儿,历来皇家多薄情,难道宋仁宗要立皇太女?如果世俗允许,保不齐宋仁宗会这么做!原来他一直没有儿子,福康公主就是他那十几年间的“独生女”。

赵宋皇帝有家族遗传病,这是不争的事实,赵弘殷、赵匡胤都死于心血管病,赵元佐发疯、宋真宗发疯,后来宋仁宗也发疯,后代还有好几个精神病患者。宋仁宗不是没有生过儿子,他一辈子生了三个儿子,十三个女儿,儿子全部夭折,女儿长大成人的只有五个,福康公主下面七个妹妹全部夭折!

别人当皇帝是儿女多得心烦,仁宗可怜巴巴地守着一个女儿,父爱聚焦,福康公主岂不是万千宠爱于一身!

关键是,福康公主小时候确实可爱,不光聪明伶俐,而且很懂得“惜爱”,父亲给了她超乎寻常的爱,她也还了父亲一片深深的情:

“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帝隆爱之。”

宋仁宗健康状况不佳,经常有病,福康公主常常侍奉左右,父亲病重时,她就光脚跪求上天,愿意以己身代父。请注意,古人都是信天命的,不像现在某些人,拿这玩意骗自己玩,古代可以把这种行为等同于自杀祭天。

有这么个女儿,哪个父亲不拿她当命根子!

福康公主直到十九周岁才出嫁,这个年龄在古代无疑是大龄剩女了,这里面恐怕饱含的是宋仁宗满满的不舍,和慎重的选择吧。那么,他又为爱女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如意郎君呢?

两爱相亲,宋仁宗失败的“算术婚姻”

从宋仁宗为女儿选驸马的理由,揭开了一段前代人的辛酸往事。说李玮平庸其实不妥当,人家也是名噪一时的大才子。

  • 1.李玮其人

李玮是当世著名的书画家和书画收藏家,他的《竹林燕居图》流传至今,大书法家米芾称赞李玮的书法水平是“法书水平第一”。

宋徽宗时期,由官方出资,徽宗赵佶亲自主持,蔡京、米芾执笔,编撰了一部《宣和画谱》,将自西晋以来收藏的画作整理编录。这本画谱一共收录了231名画家的6396件作品,其中李玮的两幅画,收录在第二十卷墨竹绪论里。能进入大艺术家宋徽宗的法眼,李玮水平绝不平庸。

另外李玮还有一个身份:宋仁宗的表弟!怎么把女儿嫁给自己的表弟?这里有一段凄苦的往事,即民间传言的“狸猫换太子”。

  • 2.宋仁宗的悲苦身世

宋仁宗的生母,并非皇太后刘娥,而是李宸妃。李宸妃原本是刘娥身边的侍女,刘娥因为不能生育,便让李宸妃代自己侍奉宋真宗,生下了宋仁宗。按古代规矩,宋仁宗出生后,以刘娥为母。

不过,刘娥与李宸妃关系良好,二人一直默默守着这段秘密,所以宋仁宗在刘娥去世前,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刘娥死后,宋仁宗受到燕王赵元俨的挑拨:你不是刘太后所生,您的生母李妃被刘娥害死了!到这时候宋仁宗才知道侍奉多年的娘,竟然不是生母,他:

“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

耿耿于怀的宋仁宗,下令打开生母的棺材,验视遗容,结果发现被赵元俨骗了。李宸妃虽去世多年,但神态安详,没有任何受虐的痕迹,且一切葬仪都按照皇后的规格办理。这说明生母生前受到了刘娥的善待。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真实版本,没有血淋淋的杀戮。

  • 3.宋仁宗的“算术婚姻”

不过,宋仁宗还是伤感于未能在母亲生前尽孝,一心想给舅家更多的恩宠,以弥补那份缺憾。在古代,与皇家结亲就是最好的恩赐。


将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嫁给母亲家族,两爱相亲,自己可以把所有的爱倾注到这一对新人身上。这就是宋仁宗最朴素的思维方式,也是古人惯用的方式,就像做数学题1+1=2这么简单。

李宸妃有个弟弟叫李用和,李玮就是李用和的次子,也就是说李玮其实是宋仁宗的亲表弟。按理来说差辈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年龄放在那里了,而且古人差辈婚姻比比皆是,不算违礼。

早在福康公主九岁时,宋仁宗就将她与十三岁的李玮定亲,十年后,二人终于步入洞房。

恃宠失德,出阁可恨的福康公主

从福康公主抬起娇羞的双眼,看到李玮的那一刹那间,世界崩塌了:新郎太丑了!


李玮虽然富有才华,可惜长相丑陋,老天不给她圆满,有个貌美如花的姑妈,自己却被改造成丑八怪。

遇到这种情况,女人们只能认倒霉,谁让古代婚姻就是这么残酷呢!但是福康公主不干,她被宋仁宗娇宠得心比天高,满以为只要自己开口,老爹就能给她一切。

  • 1.欺凌李玮

不知道新婚之夜,老实巴交的李玮是不是卷缩在院子角落里度过,“燕于禁中”(洞房花烛的欢乐)肯定是没有的,而是“常庸奴视之”。把李玮当成奴仆,呼来喝去,如何有“燕”?

恐怕李玮还不如他们家的奴仆:

“兖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

福康公主宁愿相信家奴梁怀吉和张承照,听由两个奴才在他们之间挑拨是非,仿佛李玮才是这个家的奴才。这么说一点不夸张,仿佛二字几乎可以去掉!

  • 2.丧失妇德

司马光在他的《涑水记闻》里,记载了一件事:“公主常与怀吉饮,杨氏窥之,公主怒,殴杨氏。”

福康公主与梁怀吉二人对饮!这件事放在今天不算什么事,但是古代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其一,梁怀吉是奴仆,奴仆与主人对饮,那就是严重违背礼法的事,一般这种事奴仆不出意外会被杀,主人因为“自甘堕落”,会颜面丢尽。

其二,福康公主是女主人,连男主人都不能与仆人对饮,男女授受不亲的宋朝,发生这种事,几乎等同于现在的“出轨”!

其三,一个“窥之”,说明公主也知道这不是光彩的事,他们是偷偷摸摸掩人耳目的行为。不难想象这顿酒后面还有什么!

  • 3.不敬公婆

更狠的是,自己做了丑事,被老婆婆看破后,福康公主竟然殴打婆婆!古代别说殴打婆婆,一个眼神一个脸色对婆婆的不尊敬,都可以作为被休掉的理由。

福康公主自从踏进李府,从来就没拿杨氏当婆婆,对杨氏从来不行姑舅之礼。

  • 4.“大闹天宫”

事情败露,福康公主殴打杨氏后还不甘心,竟然连夜闯宫,开禁门向父亲恶人先告状。

皇宫夜间开禁门是件大事,是一件严重违法事件。福康公主的这个举动,将自己置于舆论的风头浪尖,大臣们纷纷上疏,要求宋仁宗严惩公主。宋仁宗被迫拿梁怀吉等人开刀,结果福康公主不依不饶,以自杀、纵火等极端方式抗争。

她的这个举动,惹怒了朝中大夫,纷纷要求皇帝采取必要措施,惩治公主,为李家争门风。“谏官杨畋、司马光、龚鼎臣等皆力谏,上弗听。”宋仁宗爱女心切,跟大臣们打起太极拳。

苗贵妃甚至请求宋仁宗下旨,毒杀李玮!好在宋仁宗虽然偏袒女儿,但是不糊涂,拒绝了这个荒唐的建议。

一边大臣们不依不饶,一边是女儿寻死觅活,宋仁宗两边妥协,他下旨降了福康公主的品稚,同时又为她召回梁怀吉等人。但是事情并未平息,福康公主依然如故,继续“大闹天宫”,把自己的德行毁得一塌糊涂。

最后,宋仁宗被迫再次遣散梁怀吉等人,同意福康公主搬出李家,同时将李玮贬官到卫州。这个举动让大臣们还不满意,指责宋仁宗:

“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你如此偏袒违礼,都闹成天下人的笑话了,将来怎么教育其他女儿?宋仁宗无话可说!

这就是福康公主可恨之处,儿时的可爱全然不见,变成了一个道德低下,不顾大局,胡作非为的悍妇!不光毁了她自己,也毁了李家,更让宋仁宗蒙羞!

郁郁而终,晚景可怜的福康公主

五年后,在李家的提议下,宋仁宗同意双方解除婚约。但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宋仁宗走到生命的尽头,临终前的他,既放心不下爱女的婚姻,又对母家愧疚不已。于是,他再次为爱,延伸了悲剧:宋仁宗下旨提升公主品稚,令李玮回京,二人复婚。

随着宋仁宗的去世,福康公主身后的大树没了,她的悲惨命运开始了。

继任的宋英宗是个神经病,兼薄情寡义之徒,他把宋仁宗的几个女儿全部赶出宫,给自己的儿女们腾房子,福康公主被迫回到李家。

宋神宗即位后,取消了福康公主的特权,从此,福康公主再也没地方闹腾,也没人能替她把麻绳绞成“麻花理”了。受尽她欺凌的李家人,也不再小心翼翼地拿福康公主当祖宗了,一副不理不睬,随她自生自灭的架势。

熙宁三年,年仅三十三岁的福康公主郁郁而终。她的死讯传来,宋神宗亲临李府,看到福康公主的凄凉景象,勃然大怒:

“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李玮负仁宗恩,遇长主无恩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

福康公主临终前,基本的衣食无人过问,想求医问病,也被阻挠,衣服上长满虮虱。因为无人伺候,自己生火把脸都烫伤了!过去拿李玮当下人,这会儿自己真的连下人都不如,真是报应!

虽然福康公主是自作孽,但是李家确实也过分了些,宋神宗愤怒之下再度贬黜李玮。

故事到这儿还没结束,如果再说出一个事实了,也许你会对福康公主心疼不已:她就是个精神病患者!

前面讲过,赵家有精神病遗传史,福康公主早年就有显现。当年未出阁之前,有一年宋仁宗发病,胡言乱语,说皇后要谋害他,吓得皇后都不敢靠近他。福康公主作为唯一一位在身边伺候他的亲人,不幸也发病了,一度根本意识不到父亲病了!

难怪福康公主出嫁那么晚!与李玮婚姻闹出矛盾后,她几次发病,寻死觅活,纵火烧宫,都是发病的征兆。

这一刻,心痛心碎!

结束语

原本,人们还把目光纠缠于这场乱点的愿望普,责难于宋仁宗教育的失策,痛心于福康的失德。可是到最后,我们什么都不能怪,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争执,遍地都是伤心人,在疾病面前,人类什么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