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最疼女兒,為什麼給福康公主選了平庸的李瑋當駙馬?

觀景說史


最新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王凱化身最帥女兒奴對長女徽柔公主寵愛之極,讓多少人驚呼將來一定要生個像徽柔這樣可愛的女兒,而徽柔與懷吉感情線也是這部劇最大的一個看點,徽柔公主的原型是宋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這位天之驕女受盡寵愛,最後卻因為宋仁宗為她指定的婚姻而鬱鬱而終,年僅33歲就去世了。

宋仁宗當初為女選婿時,總共有4個候選人,除了李瑋以外,還有三位家世、才華、品貌都特別好的人,宋仁宗既然如此寵愛自己的女兒,破例提升她為兗國公主,為何會挑選最平庸的李瑋呢,另外三個候選人又是為何落選的呢?

皇帝女兒也愁嫁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娶天之驕女,那就是迎娶白富美,升職加薪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但在宋朝卻恰恰相反,想要攀龍附鳳的人,如果娶了公主那就等於自毀前程。

宋朝重文輕武,如果武將成了皇帝的女婿就會解除他的全部職位,再授予節度使這樣的虛職,雖然擁有高官厚祿,但其實根本沒有一點發揮的餘地,如果是文官娶了公主,全家都得日日請安,駙馬還不能娶小老婆,連同房都得應詔,這哪裡就娶老婆呀,這真的就是自毀前程的定時炸彈呀。

所以一般年輕有為,想要建功立業的人都不願意做皇帝的女婿。也正是這個原因,福康公主一直拖到18歲成為皇家剩女,婚事才提上議程。

儘管困難重重,但畢竟不能讓女兒老死閨中,宋仁宗經過層層篩選,最後有4個人進入了駙馬的候選名單。

第1位就是宋仁宗第二任皇后曹氏的侄子曹評。

曹評與公主年紀相當,而且寫得一手好書法,還是一位神箭手,而且他還是一個謙謙君子,為人低調有內涵和公主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宋仁宗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兒子,這件事情更成了他晚年的困惑,宋仁宗只得將侄兒趙宗實養在宮中!而負責養育趙宗實的正是福康公主的生母苗貴妃,但趙宗實對曹皇后卻非常尊敬,而且還取了曹皇后的侄女。

若再將自己的女兒嫁與曹皇后的侄子,那將來趙宗實坐了這江山,那曹家的地位很可能會威脅到老趙家的江山。

所以福康公主斷然不可能嫁給曹評。

第二位就是劉太后的侄孫劉永年。

劉永年的爺爺就是劉太后的前夫龔美,劉娥入宮後為掩人耳目就將前夫改名為劉美,二人以兄妹相稱。

劉永年四歲時就被養在宮中,深得宋仁宗的寵愛,而且他天生聰明,文采和武功都相當厲害。但他比福康公主大19歲,而且他當時已經娶妻生子了,如果要將公主嫁給他,就等於變相了拆散人家,這也不符合趙禎仁愛的形象,自然劉永年也被pass。

第三位就是宋仁宗養母楊太后的侄兒。

儘管楊家是宗親之家,但楊太后的弟弟楊景宗卻是一個紈絝子弟,整天和人鬥雞遛狗喝酒鬧事。

宋仁宗看在養母的情面上給他安排了一個公務員的崗位,但他卻頑劣成性,醉酒毆打上司。至於楊景宗後代的人品怎麼樣,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但就憑著楊景宗這樣的人品,宋仁宗自然是看不上他兒子的,因此楊家也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第四位就是宋仁宗舅舅的兒子李瑋。

李偉是一個相貌、才華都平庸的人,它也是四位候選人中實力最弱的。

上一文講到劉娥名義上趙禎生母,但宋仁宗的實際是太后劉娥的侍女李氏所生,儘管劉太后將兒子據為已有,但她並沒有將事情做絕,對待李氏還是很厚道的。為了彌補李氏,劉太后將她弟弟劉用和接入宮中,讓她們姐弟團聚,並給了他一個公務員的差事。

而宋仁宗直到劉太后去世後,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氏,身為兒子卻沒有盡到一天孝道,宋仁宗也愧疚不已,追封李氏為太后,破格提拔舅舅李用和。

李用和雖然得到了皇家的特殊照顧,但他並沒有因權而變得囂張,反而恪守本分,從不結交權貴,滿朝對他都很鄙視。

李用和有兩個兒子,長子李璋是正妻所生,已經娶妻多年,而且比公主大了很多,所以也不在候選之列,小兒子李瑋是小妾所生,可能是由於李用和生他時年齡已高,所以李瑋從小就體弱多病,長得也非常粗糙。

但他心底善良,為人忠厚,而且他成年後,李用和已經去世了,宋仁宗為了彌補自己對生母的愧疚,便厚待舅舅一家,因此決定將李瑋選為駙馬。儘管這個決定遭到皇族和公主本人的反對,但宋仁宗還是堅持將女兒嫁給了李瑋。

寵女狂魔宋仁宗這個決定,卻成了愛女悲劇的開始。

參考資料:《宋史》、《續資治通鑑》、《東都事略》

【END】


雨霽視角


福康公主徽柔從小就是宋仁宗最寵愛的女兒,再加上她的母親苗昭儀和宋仁宗是從小的青梅竹馬,所以她比別的公主得到了皇帝父親的更多寵愛。




長大成人之後,宋仁宗對徽柔的愛從未減少,當番邦外國希望和大宋和親,並希望娶到宋仁宗的親生女兒的時候,宋仁宗想盡一切辦法拒絕,只為讓徽柔留在自己身邊。

可是,他卻把徽柔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嫁給了平庸的不能再平庸的李瑋,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宋仁宗心裡對生母的愧疚。

自從他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不是大娘娘之後,他就不止一次的想去永定陵接回母親李順容,卻屢次被朝臣所阻——他們認為兩宮並立不利於朝政,更不利用大宋的安定和太平。



而他的親生母親也不想因為自己和兒子的相認,讓他的皇位坐不穩,間接和宋仁宗說她活的很好,希望仁宗不要掛念她。

幾經權衡之下,宋仁宗便放棄了接母親回宮的心願,或者說他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一個讓朝臣們無法反駁的機會。

只是,他卻沒有等到,在大娘娘還沒有還政與他的時候,他的母親李順容就仙逝了,這件事也成為了宋仁宗心中永遠的痛處、永遠的意難平。



宋仁宗一直在想辦法彌補對親生母親的愧疚,他極其善待母親的孃家人,讓他們入朝為官,把他能想到、能做到的恩惠都給予了李家。

以至於後來他把最疼愛的徽柔也許配給了李家,宋仁宗或許覺得只有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和人全部送到了李家,才算是對亡母盡孝,也才稍稍平復他心中無盡的遺憾。


只是這樣以來就苦了徽柔了,她不喜歡唯唯諾諾的李瑋,也不喜歡李瑋的想當然的家人,她想逃避、想退婚、想重新回到宮裡,回到父母身邊,可是宋仁宗都沒有答應她。

在這個過程中,徽柔對跟隨在身邊的內侍懷吉更加依賴,以至於後來還產生了感情,她只想一生和懷吉在一起。

宋仁宗看到徽柔的痛苦之後,曾經後悔過,只是自從徽柔夜扣宮門,觸犯宮規之後,她和懷吉的感情漸漸被大臣們得知——他們當然是反對公主和宦官之間的不倫戀了。


可惜宋仁宗最寵愛的女兒,大宋朝金字塔尖的女人卻因為皇帝父親的一己私慾而終生沒有得到幸福,甚至到最後連見愛人一面都是奢望。


於小小


福康公主與李瑋的婚姻就是一場悲劇,嚴重傷害了兩個家庭。福康公主的一生,可以用幼時閨中可愛、出閣可恨、晚景可憐來形容。宋仁宗給他選擇的夫婿李瑋,是母親家族子弟,其人絕不平庸,只是長得醜不中公主心意。

源於對母親的懷念之情,仁宗將兩個最愛的人捏合在一起,豈料婚姻不是算術題,被強扭在一起的二人,最終釀成了婚姻悲劇。

極盡恩寵,閨中可愛的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受到宋仁宗的寵愛,歷陳數千歷史難有匹敵。可以用簡單一句話概括:類比皇太子。

“嘉佑二年六月丙寅,進封福康公主為兗國公主,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戊辰,淑妃苗氏為賢妃,兗國公主之母也。”

關鍵詞是“備禮冊命”,即舉辦了隆重的冊封典禮。古代男權社會,冊封公主下一道詔書而已,從來沒有給公主舉辦冊封典禮的舊例,福康公主打破了這個規矩。在自己受到冊封的同時,她的生母苗妃,也以“母以女貴”,被晉升為賢妃。

當然這不是全部,宋仁宗還比照太子,贈東宮三少宮,於南郊花費數十萬貫建公主府邸,一應待遇直追太子:

“初令皇太子料錢千貫,無公主料錢例。宋次道雲:李長主在宮中請十千,晚年增至七百千。福康出降後,月給千貫。”

福康公主憑什麼這麼寵女兒,歷來皇家多薄情,難道宋仁宗要立皇太女?如果世俗允許,保不齊宋仁宗會這麼做!原來他一直沒有兒子,福康公主就是他那十幾年間的“獨生女”。

趙宋皇帝有家族遺傳病,這是不爭的事實,趙弘殷、趙匡胤都死於心血管病,趙元佐發瘋、宋真宗發瘋,後來宋仁宗也發瘋,後代還有好幾個精神病患者。宋仁宗不是沒有生過兒子,他一輩子生了三個兒子,十三個女兒,兒子全部夭折,女兒長大成人的只有五個,福康公主下面七個妹妹全部夭折!

別人當皇帝是兒女多得心煩,仁宗可憐巴巴地守著一個女兒,父愛聚焦,福康公主豈不是萬千寵愛於一身!

關鍵是,福康公主小時候確實可愛,不光聰明伶俐,而且很懂得“惜愛”,父親給了她超乎尋常的愛,她也還了父親一片深深的情:

“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

宋仁宗健康狀況不佳,經常有病,福康公主常常侍奉左右,父親病重時,她就光腳跪求上天,願意以己身代父。請注意,古人都是信天命的,不像現在某些人,拿這玩意騙自己玩,古代可以把這種行為等同於自殺祭天。

有這麼個女兒,哪個父親不拿她當命根子!

福康公主直到十九週歲才出嫁,這個年齡在古代無疑是大齡剩女了,這裡面恐怕飽含的是宋仁宗滿滿的不捨,和慎重的選擇吧。那麼,他又為愛女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如意郎君呢?

兩愛相親,宋仁宗失敗的“算術婚姻”

從宋仁宗為女兒選駙馬的理由,揭開了一段前代人的辛酸往事。說李瑋平庸其實不妥當,人家也是名噪一時的大才子。

  • 1.李瑋其人

李瑋是當世著名的書畫家和書畫收藏家,他的《竹林燕居圖》流傳至今,大書法家米芾稱讚李瑋的書法水平是“法書水平第一”。

宋徽宗時期,由官方出資,徽宗趙佶親自主持,蔡京、米芾執筆,編撰了一部《宣和畫譜》,將自西晉以來收藏的畫作整理編錄。這本畫譜一共收錄了231名畫家的6396件作品,其中李瑋的兩幅畫,收錄在第二十卷墨竹緒論裡。能進入大藝術家宋徽宗的法眼,李瑋水平絕不平庸。

另外李瑋還有一個身份:宋仁宗的表弟!怎麼把女兒嫁給自己的表弟?這裡有一段悽苦的往事,即民間傳言的“狸貓換太子”。

  • 2.宋仁宗的悲苦身世

宋仁宗的生母,並非皇太后劉娥,而是李宸妃。李宸妃原本是劉娥身邊的侍女,劉娥因為不能生育,便讓李宸妃代自己侍奉宋真宗,生下了宋仁宗。按古代規矩,宋仁宗出生後,以劉娥為母。

不過,劉娥與李宸妃關係良好,二人一直默默守著這段秘密,所以宋仁宗在劉娥去世前,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劉娥死後,宋仁宗受到燕王趙元儼的挑撥:你不是劉太后所生,您的生母李妃被劉娥害死了!到這時候宋仁宗才知道侍奉多年的娘,竟然不是生母,他:

“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

耿耿於懷的宋仁宗,下令打開生母的棺材,驗視遺容,結果發現被趙元儼騙了。李宸妃雖去世多年,但神態安詳,沒有任何受虐的痕跡,且一切葬儀都按照皇后的規格辦理。這說明生母生前受到了劉娥的善待。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真實版本,沒有血淋淋的殺戮。

  • 3.宋仁宗的“算術婚姻”

不過,宋仁宗還是傷感於未能在母親生前盡孝,一心想給舅家更多的恩寵,以彌補那份缺憾。在古代,與皇家結親就是最好的恩賜。


將自己的最疼愛的女兒,嫁給母親家族,兩愛相親,自己可以把所有的愛傾注到這一對新人身上。這就是宋仁宗最樸素的思維方式,也是古人慣用的方式,就像做數學題1+1=2這麼簡單。

李宸妃有個弟弟叫李用和,李瑋就是李用和的次子,也就是說李瑋其實是宋仁宗的親表弟。按理來說差輩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年齡放在那裡了,而且古人差輩婚姻比比皆是,不算違禮。

早在福康公主九歲時,宋仁宗就將她與十三歲的李瑋定親,十年後,二人終於步入洞房。

恃寵失德,出閣可恨的福康公主

從福康公主抬起嬌羞的雙眼,看到李瑋的那一剎那間,世界崩塌了:新郎太醜了!


李瑋雖然富有才華,可惜長相醜陋,老天不給她圓滿,有個貌美如花的姑媽,自己卻被改造成醜八怪。

遇到這種情況,女人們只能認倒黴,誰讓古代婚姻就是這麼殘酷呢!但是福康公主不幹,她被宋仁宗嬌寵得心比天高,滿以為只要自己開口,老爹就能給她一切。

  • 1.欺凌李瑋

不知道新婚之夜,老實巴交的李瑋是不是捲縮在院子角落裡度過,“燕于禁中”(洞房花燭的歡樂)肯定是沒有的,而是“常庸奴視之”。把李瑋當成奴僕,呼來喝去,如何有“燕”?

恐怕李瑋還不如他們家的奴僕:

“兗國公主下嫁李瑋,為家監梁懷吉、張承照所間,與夫不相中。”

福康公主寧願相信家奴梁懷吉和張承照,聽由兩個奴才在他們之間挑撥是非,彷彿李瑋才是這個家的奴才。這麼說一點不誇張,彷彿二字幾乎可以去掉!

  • 2.喪失婦德

司馬光在他的《涑水記聞》裡,記載了一件事:“公主常與懷吉飲,楊氏窺之,公主怒,毆楊氏。”

福康公主與梁懷吉二人對飲!這件事放在今天不算什麼事,但是古代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其一,梁懷吉是奴僕,奴僕與主人對飲,那就是嚴重違背禮法的事,一般這種事奴僕不出意外會被殺,主人因為“自甘墮落”,會顏面丟盡。

其二,福康公主是女主人,連男主人都不能與僕人對飲,男女授受不親的宋朝,發生這種事,幾乎等同於現在的“出軌”!

其三,一個“窺之”,說明公主也知道這不是光彩的事,他們是偷偷摸摸掩人耳目的行為。不難想象這頓酒後面還有什麼!

  • 3.不敬公婆

更狠的是,自己做了醜事,被老婆婆看破後,福康公主竟然毆打婆婆!古代別說毆打婆婆,一個眼神一個臉色對婆婆的不尊敬,都可以作為被休掉的理由。

福康公主自從踏進李府,從來就沒拿楊氏當婆婆,對楊氏從來不行姑舅之禮。

  • 4.“大鬧天宮”

事情敗露,福康公主毆打楊氏後還不甘心,竟然連夜闖宮,開禁門向父親惡人先告狀。

皇宮夜間開禁門是件大事,是一件嚴重違法事件。福康公主的這個舉動,將自己置於輿論的風頭浪尖,大臣們紛紛上疏,要求宋仁宗嚴懲公主。宋仁宗被迫拿梁懷吉等人開刀,結果福康公主不依不饒,以自殺、縱火等極端方式抗爭。

她的這個舉動,惹怒了朝中大夫,紛紛要求皇帝採取必要措施,懲治公主,為李家爭門風。“諫官楊畋、司馬光、龔鼎臣等皆力諫,上弗聽。”宋仁宗愛女心切,跟大臣們打起太極拳。

苗貴妃甚至請求宋仁宗下旨,毒殺李瑋!好在宋仁宗雖然偏袒女兒,但是不糊塗,拒絕了這個荒唐的建議。

一邊大臣們不依不饒,一邊是女兒尋死覓活,宋仁宗兩邊妥協,他下旨降了福康公主的品稚,同時又為她召回梁懷吉等人。但是事情並未平息,福康公主依然如故,繼續“大鬧天宮”,把自己的德行毀得一塌糊塗。

最後,宋仁宗被迫再次遣散梁懷吉等人,同意福康公主搬出李家,同時將李瑋貶官到衛州。這個舉動讓大臣們還不滿意,指責宋仁宗:

“主恃愛薄其夫,陛下為逐瑋而還隸臣,甚悖禮,為四方笑,後何以誨諸女乎?’

你如此偏袒違禮,都鬧成天下人的笑話了,將來怎麼教育其他女兒?宋仁宗無話可說!

這就是福康公主可恨之處,兒時的可愛全然不見,變成了一個道德低下,不顧大局,胡作非為的悍婦!不光毀了她自己,也毀了李家,更讓宋仁宗蒙羞!

鬱鬱而終,晚景可憐的福康公主

五年後,在李家的提議下,宋仁宗同意雙方解除婚約。但是僅僅過了幾個月,宋仁宗走到生命的盡頭,臨終前的他,既放心不下愛女的婚姻,又對母家愧疚不已。於是,他再次為愛,延伸了悲劇:宋仁宗下旨提升公主品稚,令李瑋回京,二人復婚。

隨著宋仁宗的去世,福康公主身後的大樹沒了,她的悲慘命運開始了。

繼任的宋英宗是個神經病,兼薄情寡義之徒,他把宋仁宗的幾個女兒全部趕出宮,給自己的兒女們騰房子,福康公主被迫回到李家。

宋神宗即位後,取消了福康公主的特權,從此,福康公主再也沒地方鬧騰,也沒人能替她把麻繩絞成“麻花理”了。受盡她欺凌的李家人,也不再小心翼翼地拿福康公主當祖宗了,一副不理不睬,隨她自生自滅的架勢。

熙寧三年,年僅三十三歲的福康公主鬱鬱而終。她的死訊傳來,宋神宗親臨李府,看到福康公主的淒涼景象,勃然大怒:

“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蝨,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面......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

福康公主臨終前,基本的衣食無人過問,想求醫問病,也被阻撓,衣服上長滿蟣蝨。因為無人伺候,自己生火把臉都燙傷了!過去拿李瑋當下人,這會兒自己真的連下人都不如,真是報應!

雖然福康公主是自作孽,但是李家確實也過分了些,宋神宗憤怒之下再度貶黜李瑋。

故事到這兒還沒結束,如果再說出一個事實了,也許你會對福康公主心疼不已:她就是個精神病患者!

前面講過,趙家有精神病遺傳史,福康公主早年就有顯現。當年未出閣之前,有一年宋仁宗發病,胡言亂語,說皇后要謀害他,嚇得皇后都不敢靠近他。福康公主作為唯一一位在身邊伺候他的親人,不幸也發病了,一度根本意識不到父親病了!

難怪福康公主出嫁那麼晚!與李瑋婚姻鬧出矛盾後,她幾次發病,尋死覓活,縱火燒宮,都是發病的徵兆。

這一刻,心痛心碎!

結束語

原本,人們還把目光糾纏於這場亂點的願望普,責難於宋仁宗教育的失策,痛心於福康的失德。可是到最後,我們什麼都不能怪,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爭執,遍地都是傷心人,在疾病面前,人類什麼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