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劉備的差距在哪裡?為什麼劉邦能統一天下?

富元製作


首先第一點就是劉邦和劉備在自己的時代,所遇到的對手不一樣。劉邦的對手是項羽,項羽是一個戰場上無敵的人物,但是他在謀略方面就差了很多了,可以說項羽註定只能是霸王,卻當不了帝王。但是劉備的對手就不一樣了,劉備後期最大的對手就是魏和吳,這兩個對手沒有一個是簡單角色。

比如說魏國曹操,這在整個歷史上都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劉備本人和曹操比還是差了一個等級的,幸虧有諸葛亮的幫助,才不至於被完全碾壓,甚至還要和東吳聯合起來才能抵擋曹操,所以說劉備想要完成統一大業的難度還是非常高的。

還有就是劉邦和劉備兩人遇到的實際情況有些區別,首先就是劉邦,劉邦崛起的時候,天下還是一盤散沙。特別是項羽,還採取分封制,這就導致各地都是諸侯,項羽還自封西楚霸王,因此劉邦雖然實力不如項羽,但是可以通過各個擊破來取得勝利。

反觀劉備就悲慘的多,當時曹操已經將袁紹消滅,幾乎完全統一了北方,實力十分強大,就算是遭遇赤壁的慘敗後,曹操也沒有傷及根本,而是選擇休養生息,依舊是實力最強的一方勢力。再加上劉備佔據了東吳的荊州,這顯然讓東吳很不舒服,所以之後才會被東吳偷襲,還折損了關羽。所以劉備的勢力就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

所以說劉備想要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還是充滿著很多侷限性的,不僅面對的對手是十分強勁,在地盤上還擴不出去,甚至如同神人的諸葛亮也屢次失敗,所以劉邦能奪取天下,而劉備只能無奈嘆氣。




楊果兒講歷史


從戰略地理的變遷上看,劉備比劉邦難得多,並不是劉備不如劉邦,而是劉備所處時代的戰略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單從二人佔據的地理位置和所取得的成果來判定差距,並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

之所以會將劉備和劉邦放在一起比較,主要是因為二人都在一定時期內帶上了“漢中王”的帽子,並都是以巴蜀、漢中為根基。除了這些,恐怕也沒有什麼能夠將二者聯繫到一起。所以這個比較就需要從戰略地理變遷入手,分析二者所處時代的不同特點。



劉邦的戰略模式與成功的原因

劉備和劉邦的前半生都在顛沛流離中渡過,論行軍打仗,二者都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戰績。劉邦順應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浪潮,在反秦鬥爭中壯大了實力,趁著項羽與秦軍鏖戰的機會,進入關中,接受了子嬰的投降。按照“先入關中者王”的約定,劉邦應該被封到關中,可項羽在分封上明顯打壓了劉邦,將他趕到了巴蜀。

在謀士張良的謀劃下,劉邦再次找到鴻門宴上幫助過自己的項伯,此時的劉邦已與項伯成了兒女親家,無論如何都會幫忙說上一番好話。這次請求項伯幫忙,主要是為了說服項羽將漢中之地分封給劉邦。按照張良規劃的戰略,是想通過巴蜀、漢中立足,伺機奪取關中,達到秦國當年的戰略姿態。這種戰略姿態為何如此吸引張良呢?



這個戰略姿態的核心不是巴蜀與漢中,而是關中地區。從春秋戰國到秦掃六合的數百年間,我國總體上呈現了東西兩大核心區域,一個是中原,另一個就是關中,這就是黃河流域鼎盛時期的兩大戰略中心。

這兩大中心區域都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區,糧食就是古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有了糧食就有了聚居的人口,稅收、募兵也就有了保障,這是文明起源的地方,也是文明發達的地方。

與中原地區相比,關中沒有便利的交通,卻擁有中原不具備的封閉式結構。它被稱為是四塞之地,四面環山,以函谷關、武關、大散關、蕭關四大險關要隘組成天然的防禦體系。所以關中平原要比中原、華北平原擁有更穩定的農業發展環境。



在此之外,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兩個比較特別的區域,一是楚國所佔據的江淮地區,另一個就是四川地區。江淮地區以水系編製成了穩定的產量基地,在一定時期內,繁榮程度不亞於關中和中原;四川地區則因較晚進入文明視野,並不被重視,常被看做是教化之外的地區,但巴蜀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封閉獨立的結構,四川盆地同樣是天然的優質產糧區。

秦國發展的奠基人應當是秦穆公,在他執政時期,秦國徹底制霸了關中地區,這是秦國能夠入列強國的資本。但關中地區的侷限性並不足以支撐秦國向東稱霸,所以秦國需要汲取更多的養分,用以支撐它東出的野心,這個養分的供給就來源於漢中與四川。



漢中在春秋時期叫南鄭,在蜀人控制之中,秦與蜀圍繞此地不斷髮生戰爭,期間易手數次。公元前387年,秦國借商鞅變法的東風,出兵攻滅了蜀地,將漢中地區牢牢控制住,並以南鄭為中心,在方圓六百里內劃地設立漢中郡。隨著巴地再被秦國吞併,就形成了四川、漢中、關中連成一片的格局。

“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戰國策·卷三》

四川、漢中、關中這三個區域,在分離狀態下只是能夠獨善其身,但如果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一個規模龐大,整體封閉,內部互通的戰略綜合體。




從防禦上看,巴蜀地區與東部的交流幾乎是隔絕的,它只能通過漢中交接關中。傳說古蜀國的國王鱉靈曾經是楚國人,有一天不慎落入長江後,並沒有順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一直衝到郫(成都),而且被打撈起來後還能復活過來,這才打通了楚國與巴蜀的聯繫。由這種神話故事可見,當時的航行技術下,外界很難通過水路進入巴蜀地區,只能通過這樣的傳說寄託對巴蜀的嚮往與好奇。巴蜀與關中連接後,只是作為關中政權的附屬地區,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和資源,而且不用擔心來自東方的壓力。



關中地區的四塞地形,更是成為關東諸侯難以逾越的險關要隘。春秋時期,楚國為了答謝秦國的出兵援助,將秦嶺南麓的商於六百里戰略要地割給了秦國,秦國在此修建起武關,沿著伏牛山脊立起了南陽長城,隔絕了由南陽盆地進入關中的路線。秦國在丹陽、藍田之戰後,從楚國手中獲取了上庸地區,至此,漢中全境盡歸秦國,楚國便無法翻越大巴山進入四川。

從進攻上看,關中政權從漢中、四川汲取大量資源以後,就有了東出的資本。而我國地貌的整體走勢是西高東低,關中政權打擊東部平原地區時,是一直保持著俯衝的姿態,這在冷兵器時代是尤為重要的。而秦國佔領上庸後,則打通了漢水流域與長江流域,兩條水路都為漢中、四川向東進軍提供了基礎。所以當四川與漢中、關中連成一片時,中原和江淮的政權如果不形成團結的整體,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張良的戰略眼光就是這樣被後世摩拜的,每當君主盛讚首席謀士的時候,總以“吾之子房”做比喻。他以逆向思維,規劃了從巴蜀、漢中進軍關中的戰略,從而使劉邦成為傲視群雄的霸主。

這個戰略能夠成功,也拜項羽所賜,項羽不僅同意了加封劉邦漢中之地,而且在關中封了三位秦國降將為王。其中只有雍王章邯是個將才,但他曾經帶領二十萬關中子弟投降,然後被項羽活埋,關中的老百姓恨透了他。在劉邦打到關中時,唯一會打仗的章邯瞬間淪為人民拋棄的對象;不會打仗的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甚至都未抗都便投降了。



劉邦能夠完成統一,張良的戰略規劃是決定性因素,所以當56萬大軍在彭城被項羽擊潰後,他能夠於滎陽建立起有效防線,背靠著根據地與項羽對峙,成就了韓信的大迂迴戰術。可以說漢軍就是複製了秦國統一的模板,春秋至秦漢的戰略地理因素決定了楚漢相爭的走向。

劉備的戰略模式與失敗的原因

劉備同樣有一位“戰略規劃師”,這個人就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他所提出來的《隆中對》被認為是蜀國的戰略規劃,但很多人並沒有看懂這個戰略規劃。



前面說過,秦漢都是一個模板完成的統一,即利用關中、漢中和四川反攻中原成功。但這個模板是有弱點的,這個弱點隨著時間的延續和江淮的經濟發展變得越來越明顯。即關中、漢中和四川三地中的任何單獨一個,所擁有的資源都無法與中原抗衡,只有三者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聯手才可以對付中原。東漢光武帝就是利用這個弱點,趁關中、漢中、四川等地四分五裂時,以中原為基地反擊關中得手,這次反擊,也預示著關中優勢已經成為過去。

但關中地理戰略的成功經驗,總會為後世留下各種幻想,所以在後世的戰爭中屢屢被使用。這表明前人的探索並不代表著戰略失效,在關中戰略的基礎上,能玩出高級版本的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這個高級版本在東漢以後就已經萌芽了,關中戰略其實是圍繞著黃河制訂終極目標的,長江地區在秦漢之前還處於附屬地位。隨著長江地區經濟的發展,南方不再甘心做一個陪玩的角色,而是希望參與逐鹿,與北方政權掰一掰手腕。

這裡就存在一個轉折點,那就是東漢光武帝順著長江三峽進攻四川,將四川與湖北打通,將他拉入了南方陣營,使它不再通過漢中連接北方甚至是中原。到了東漢末年,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與張竑規劃的江東戰略(魯肅的《江東對》與張竑見解大同小異),都不約而同的將戰略重點放在了長江流域,並向君主規劃了立足南方,再向北統一的藍圖。



張竑指出了江東地區的重要性,以江東為根基,順長江而上,將贛江谷地(江西)、湘江谷地(湖南) 收入囊中,最後進攻荊州、四川,完成南方的統一,就能夠與中原抗衡。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一直將興復漢室作為理想。諸葛亮並沒有打消劉備的宏偉理想,只是先勸劉備將注意力由北方轉向南方。在當時的形勢下,首先要肯定曹操和孫權的優勢地位,孫權的南方戰略剛剛完成了一半,佔領了江東和贛江盆地。劉表盤踞在兩湖地區,這是孫權的下一個目標,而荊州地區是諸葛亮極其看重的戰略要地,所以孫劉聯盟的基礎就是眼下的同一個目標。



諸葛亮認為,這個時期的目標要鎖定在荊州和益州(四川),只要佔有了這兩個地方,未來就有可能進攻中原,統一全國。反之,這兩個地方只要有一個丟失了,就基本上喪失了統一全中國的可能性。

當時通往四川只有兩條路可行,一條是從荊州坐船沿長江而上,進入四川盆地;另一條是從陝西翻越秦嶺和大巴山進入四川。長江通道雖然可以通行,但帆船在狹窄湍急的環境中逆流而上,難度很大。歷史上只有東漢光武帝成功地從這條路打入過四川,因為對手是昏聵的公孫述。從陝西翻山越嶺走古蜀道也是極為困難的,而且陝西地區在東漢末年的生產破壞極為嚴重,很難為一支大軍提供充足的糧食,北方勢力在這個路線上很難發動持久的進攻。

(古蜀道)



除此之外,從四川可以進攻漢中,將它變為一個附屬的大糧倉,並且能夠在秦嶺形成戰略延伸的防禦線。但漢中和四川並不足夠支撐劉備的復漢大業,這兩個區域只能說是一個不錯的根據地。諸葛亮認為荊州才是完成統一最重要的一環,荊州是當時的交通樞紐,是從長江通往中原最具機動性的戰略要地,從荊州出發才能最快地入侵中原。

三國時期,從中原至長江流域,由於西部山嶺縱橫,東部河流密佈,互通的道路並不多。陝西與四川、湖北之間,秦嶺橫貫東西;河南與湖北之間,外方山、熊耳山、大別山等一系列的山脈挺立;江蘇地區則因水系過於發達,密佈了成片的沼澤,經過千年的地理變遷,才成為今天的沖積平原。




所以在三國時期,能夠互通南北的道路大致只有三條:第一條是從關中、漢中到達四川的道路;第二條是從南陽、襄陽到達荊州的道路。第三條是淮河平原大通道,分為兩條支線,一是圍繞著壽春、合肥,經巢湖至馬鞍山附近渡長江,二是從徐州向南,渡淮河至揚州附近,然後再渡長江。

這四條南北通道在三國鼎立時期,就成為魏蜀吳佈局重兵的據點,從魏國的角度看,有三大戰區設置在這四條路線上。西線以夏侯淵為統率,駐守關隴地區;中線以曹仁為統率,駐守荊襄地區;東線以夏侯惇為統率,是曹魏最大的戰區,分為揚州的淮南都督、和徐州的淮北都督,駐守揚州地區。
(南襄隘道沿線)


而在這四條道路中,最具有意義的是第二條南襄隘道,也就是中原通荊州的道路。這也是蜀國佔領益州後,孫劉兩家爭奪的利益焦點,誰能佔領荊州,誰有多了一條北伐的途徑。

三國時期的荊州涵蓋了今天的兩湖地區,這個地區看作一個整體,就是一個大盆地,北面是豫南的山脈;西面是秦嶺、大巴山、荊山等巨大山脈,將兩湖與陝西、四川、重慶、貴州隔開;南面是南嶺,與兩廣隔開;東面是羅霄山脈,與江西隔開。長江從盆地中央穿過,能夠溝通東西,蜀國佔據著益州,連接著荊州,就完全可以順流而下直取建業(南京)。所以東吳即使沒有張竑的規劃,也是不可能將荊州區域拱手讓人的。
(兩湖盆地地形)


由盆地向北,南陽方城(現方城縣)境內有一條坦途與之連接,向北能夠延伸至許昌、洛陽一帶,向西可進入關中。所以三國時期常說的荊襄九郡,就包含了荊州、襄陽、南陽這個交通大樞紐,是進攻中原的最佳跳板。它被魏蜀吳三國各佔一塊,這才是三足鼎立最穩固的模式。

諸葛亮就是想以四川作為根基,以荊州作為戰略前沿,形成漢中、四川、荊襄的戰略姿態。這個戰略與秦漢模板的唯一不同,就是把關中換成了荊州,在這個戰略達成後,劉備就可以擁有兩條進軍關中的線路,一是由漢中越秦嶺入關,二是由南襄走廊進入陝西。兩路形成鉗形攻勢,取關中就不再是“不可為”的事情,這也就可能使蜀漢政權佔據雍、涼、荊、益四州之地,在這樣的條件下進攻中原才有可能。

(鉗形路線東線示意圖)



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都沒有表現出爭霸天下的雄心和實力,所以諸葛亮的戰略是務實的,劉備也是堅定不移的執行了諸葛亮的戰略。

劉邦所處的時期裡,項羽分封了18位諸侯,將秦國的統一領土分散成各個弱小的勢力,楚霸王雖然佔據著當年楚國最肥沃的土地,但也處於大平原地區,在這個時期裡,沒有人像張良一樣擁有全國性的戰略格局,所以劉邦形成戰略姿態的阻力並不大。




而在三國時期,對四川、荊州、漢中表現出興趣的不僅僅是諸葛亮與劉備,曹、孫兩家也同樣垂涎。尤其是處於南方的孫氏政權,張竑的江東戰略就是以江東為根基,然後向東佔領荊州和四川,最後向北推進,進入中原。這個戰略思想同樣受到魯肅與周瑜的認可,為此他們進行了諸多嘗試。

對曹魏而言,如果佔領了四川與荊州,對南方的統一則更加順暢。後來的司馬氏就是改變策略,先滅掉蜀國,開闢了從四川順流向東的水路攻擊路線,完成了對吳國東、北兩個方向的包抄。



由此可以看出,三個國家的戰略出現了衝突的地方,但曹魏獨處北方,相對來說可以做到獨善其身,孫劉兩家則在南方展開了長期的荊州爭奪。

劉備在佔領益州、漢中以後,由於曹操親自率軍企圖奪回漢中,劉備最終與東吳妥協,將赤壁之戰後的荊州格局重新劃分,與東吳達成了劃湘江而治的協議。其中江夏、長沙、桂陽所屬的東區歸東吳,南郡、零陵、武 陵所屬的西區歸蜀漢。



由於湘江不是天險,雙方的邊境是不穩定的,要麼蜀國將吳國趕入贛江谷地,要麼吳國將蜀國趕到四川,才有可能形成穩定的邊界,後來的歷史就是圍繞這個主題進行的。

這個不穩定的因素隨著關羽北伐而爆發。有人一直質疑關羽的北伐行動,其實在漢中大勝之後,魏國內部也發生了叛亂,關羽進攻襄樊地區,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趁機控制南襄走廊這條主幹線,配合西部戰場達成對關中的鉗形合圍態勢。東吳的背信棄義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關羽一旦成功,以後的歷史就沒有東吳什麼事兒了。



呂蒙白衣渡江,不僅使蜀國失去了一位最有能力的統帥,還使蜀國的荊州戰略走向破產。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本質就是恢復既定戰略格局,更是藉著關羽被殺害的時機,向湘江東岸滲透,從而達成全面佔領兩湖盆地的戰略姿態。這也觸及了東吳的核心利益,故而吳主才會卑躬屈膝向魏國稱臣,以解危局。

劉備東征失敗後,蜀國徹底丟掉了荊州,意味著蜀國北伐的鉗形攻勢丟掉了最主要的一鉗,再也沒有了統一全國的可能性。後來諸葛亮的北伐只能從漢中進攻關中,在漢中進攻關中的共五條道路上,諸葛亮不斷嘗試、不斷失敗。證明了當時從四川和漢中單臂出擊,幾乎沒有可能攻克關中,秦漢模式在這個時期是失效的。



綜上,劉備與劉邦的差距並不體現於個人的能力與秉性,而在於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誰的戰略藍圖能夠實現。劉邦的處境要比劉備容易,他“天生”擁有四川、漢中的分封,而關中的三個王並無法扼制劉邦北進,所以他的戰略根基很快就能夠達成。而劉備在鼎盛時期看到希望時,東吳政權與他的戰略衝突也就爆發了,荊州戰略失效以後,曹魏於關中地區擺上了曹真、司馬懿等出色的軍事家,使蜀漢難以複製漢高祖的模式,因此也就被困死在了角落裡。


棍哥觀史


差距吧,我覺得是劉備沒有劉邦那麼鬼、絕、狠!

NO.1收買人心

在收買人心這件事情上,劉備雖然也做的不錯,可他到底沒有劉邦那麼絕。

劉邦在收買英布、彭越等人的時候可是一點都沒考慮過項羽,可是劉備呢?收個趙雲還前怕狼後怕虎的,咳咳,可能這個詞用的有些誇張了。

NO.2決策失誤

在這一點上,劉備和劉邦一樣,都挺能做一些錯誤的決定。

劉邦在率先攻入咸陽的時候大肆搜刮財寶、美女等等,以至於在被項羽和范增得知後起了疑心,從而招來一場死裡逃生的“鴻門宴”。不過他比劉備聰明的一點就是溜的快,看到事情不好,趕緊跑。這不,後來楚漢之爭時,就從項羽手中幾次逃跑了嗎?

那麼劉備呢,他不僅決策上面失誤不少,而且確實做事情優柔寡斷了些。

別的不說,就說劉表病榻託付給他荊州的時候。你說他不想要嗎?當然想啊!明明順理成章的事,擱在他那裡怎麼就那麼多事兒?以至於最後便宜了曹操。

他呢,帶著二十萬百姓從新野往江夏跑,期間損失了原配糜夫人,要不是有趙雲在,估計兒子也難保。這個決策失誤就大了。嘖嘖!

再看攻取西川的時候,劉璋都那麼明顯的給他弱點可以用了,他倒好,覺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麻煩死了,順勢拿下不就結了?何至於白白折損了軍師鳳雛?

NO.3意氣用事

這一點體現在張飛去世,你說你在關羽去世的時候能夠聽諸葛亮的等一等,那麼在張飛去世後為什麼不能稍微理智一點?

現代有句話叫做:要麼你就一直橫下去,要麼你就一直慫下去。

我覺得這句話很適合送給劉備,反正總要報仇的,也不爭那一時半刻不是。要是他能稍微忍一忍,估計什麼“白帝城託孤”也就不存在了。

話又說回來,普通人在火氣上來時還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那麼作為一個君王,意氣用事真的會毀了一切。

人家劉邦是在大業安定以後才開始清理君側,而他呢?卻是連大業的雛形都未穩定就膨脹的不行,自恃已成氣候,不把東吳軍隊放在眼裡,結果呢?

NO.4仁德有餘,攻伐不足

說白了就是不夠狠!

說他沒有劉邦狠,是因為他對敵人不懂得趕盡殺絕,華容道放走曹操這個就不說了。畢竟敵不過人家曹操家底兒厚,兒子報仇反攻,估計他跟孫權都得遭殃。

就說他在取荊州和西川時的扭扭捏捏吧,讓人看著想掐死他。結果白白折損那麼多好的手下,連自己的千里的盧馬都給命葬黃泉了。

結語:別的也就不說了,在那樣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一個失誤就夠他喝一壺的了,更別提這麼多,能統一天下才怪了。更何況,劉備那時候,漢朝的氣數基本已經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