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劇變》的國家危機處理,簡述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失敗與成功

1840年,中國遭遇了英國發起的鴉片戰爭,以慘痛的失敗和喪權辱國的條約結束此場戰爭,緊接下來,歐美列強開始逐漸向中國發動戰爭,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直到清政府崩潰。而在鴉片戰爭的13年後,美國的海軍將軍佩裡率領一支海軍艦隊炮擊的東京灣,要求日本開放貿易港口,並於一年後,日本與美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隨後與諸列強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

從《劇變》的國家危機處理,簡述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失敗與成功

雖然兩國都面對此種類似情況,也都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力圖在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來提升國力,清政府於1961年開展了洋務運動來拯救中國,而日本則是在1968年開展了明治維新改造日本。結果是眾所周知,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清政府勉強度日;明治維新則讓日本迅速崛起,成為亞洲的歐洲式強國。為何會如此?同樣都是嚴重外國入侵危機,同樣是學習西方來強盛本國,為何中國經濟失敗,日本卻是成功?

賈雷德·戴蒙德在《劇變》一書中用長達80%以上的篇幅來討論國家危機的應對處理,在此基礎上,提出了12個國家能夠順利應對處理危機的主要因素,本文將就這12個因素來簡述中日的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失敗與成功的原因所在。

從《劇變》的國家危機處理,簡述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失敗與成功

因素中的相同點

在這12個因素中,從結果我們就能在發現,在因素#1(對國家陷入危機的舉國共識)、#2(願意承擔責任)、#3(劃清界限,明確需要解決的國家問題)、#6(從他國獲得物質和資金方面的幫助)、#8(應對過往國家危機的經驗)、#9(應多國家的失敗的信心)、#11(國家核心價值觀)方面,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是有著明顯的一致,但是也有著突出的差異

在#1中,雖然兩國都有對於危機的強烈認識,都主張力圖通過學習西方來改革,但是顯然的情況是,當時清政府中頑固派強於日本國內的頑固派,清政府中阻礙改革發展的力量遠遠超過日本,在當時的清政府還沒形成舉國的危機認識,日本的舉國認識程度則要高於清政府,最起碼日本的最高掌權者幕府將軍也參與到改革中。在#2中,願意承擔這份責任的清朝人數要多於日本,但是在比例上可能遠遠沒有日本高,就政府層面來看,多數官員是反對進行改革的,而日本的多數掌權階層則是半推半就,雖然也有反對派,但是其願意承擔責任的人數比例更多。在#3中,雖然清政府明白外敵入侵的危險,但是他們依然認為穩固自身統治更為重要,堅決實行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的種種錯誤策略,以國內問題的解決為首;反觀當時的日本,他們則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將外敵入侵放在首位,解決自身國力,抵禦外敵才是重中之重。

從《劇變》的國家危機處理,簡述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失敗與成功

洋務運動時期的工廠(圖片來自網絡)

在#6中,雖然不論清政府還是日本,都是傳承在千年以上的國家,擁有完整的文明傳承塑造了穩定區域內的國家政權統治,在文化和政治的雙重影響下,都建立強大的民眾對國家深厚的認同,不同之處在於清政府是少數民族以武力奪取中原政權而進行的統治,中原和江南地區並不是特別認同於清政府,不然孫中山先生也不會提出“驅除韃虜”的口號;日本則一直歸於名義上的天皇,雖然實權長期由幕府將軍掌握。在#8中,歷史上雖然兩個都是朝代更迭,但是就外敵入侵來說,清政府的經驗顯然要多於日本,清政府是佔優勢的,但是清政府並沒有化優勢為勝勢,最終以失敗告終。在#11中,儒家思想雖然都是兩國主要核心思想,但是在清朝,儒家思想就是全部,而日本則不同,他們還有宗教以及武士等等信仰精神參雜在一起,清朝則要更純粹,同時也是產生更大阻力的源頭之一。

因素中的不同點

因素#4 從他國獲得物質和資金方面的幫助,明顯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都是從歐美國家獲得了物質和資金方面的幫助,但,從實際來看日本獲得幫助比中國要大。原因在於歐美國家需要一個強大的亞洲橋頭堡國家來牽制當時的俄國,使得其在亞洲北部地區的利益獲取受到限制。雖然都是使用武力打破封閉的國門,但就是貿易方式來說,各方列強對日本採用基本傾向於正常貿易的方式,而清朝則是利用鴉片打破中國經濟,扭轉貿易差,獲得鉅額利潤。從更深一個層次來看的話,就是清政府對於這些幫助利用是不到位,他們不是利用這些幫助來提升國力,而是借用它們來維持自身對中國的統治,日本則是恰好相反。

從《劇變》的國家危機處理,簡述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失敗與成功

洋務運動時期的合照(圖片來自網絡)

因素#5 借鑑他國應對危機的經驗, 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都是借鑑西方歐美國家的經濟政治策略來發展國家,如建立高等學校,發現現代工業建立工廠,推行近現代的軍事。不同的地方在在於洋務運動成功應用了經濟方面的政策,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究其根本來說並沒有觸動政治體制,而且多數的經濟發展完全是建立在政府管理之下,不能發揮出真正資本的效應,洋務運動的根本還是在保障清政府的統治。反觀日本,雖然保留了天皇,但是其政治體制實現從封建專制改變為民主制,在政治體制上進行了深度革新,滿足經濟發展的基礎要求,並且在文化上亦是接收大量的西方文化,改變了教育、著裝、髮型、習俗等等方面。如果說是日本的西化是90%,那麼清政府可能連25%的西化都未能做到。

因素#7 誠實的國家自我評估,在這點來說,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各種策略就能看得出,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沒有對自身做出誠實可靠的評估,僅僅是為了應付國民的呼籲和管理國家需要而做出在經濟教育及軍事等方面上改革的讓步

,實際上也並沒有讓很多步出來,在民族私人企業方面存在很多限制,政府不但不扶持反而進行壓榨,同時經濟的發動機---中央銀行也沒有設立。清政府沒有清晰真實地進行自我評估。明治維新的日本政府則要誠實的多,它將西方的經濟政治文化制度與傳統的進行接駁,並且以西方的制度為主,大力學習西方的政府軍事經濟管理制度,仿照英國和德國的法律體系建立完善日本的法律。在此因素來看,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比洋務運動的清朝更加看的清楚,自身的弱勢以及需改變的地方,做出一個相對誠實的評估。

從《劇變》的國家危機處理,簡述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失敗與成功

明治維新時期的會議(圖片來自網絡)

因素#10 特定情況下國家的靈活性,這裡指的是國家在面對危機時,是否是做到隨機應變的調整自身的執政策略以應對出現了危機情況。清朝擁有比日本更加牢固的傳承封鎖,並且傳統的封建保守反對勢力要強盛。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雖然處在封建專制之下,但是其主要是實行分封制,各個分封的大名對領地有自由管理的權力,中央政府對其有束縛力度,實則是根本上就沒有達到清政府的專制程度。由此,日本地方的反對能夠造成中央更大的打擊,而在洋務運動時期的清政府則是不一樣的。地方政府基本都服從中央的管理,擁有的只是行政權,沒有獨立定製策略的權力,並且的地方官員也都是中央政府指派的,並且皇權沒有像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一樣由幕府將軍控制。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儒家思想的僵化,使得當時中國難以在根本上發生及時的轉變,即便改革能夠一時的成功,但是儒家思想的僵化可能使一切毀於一旦。種種歷史政治原因導致洋務運動時期的清政府缺乏足夠靈活性。

因素#12 不受地緣政治約束,洋務運動時期的清政府和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雖然都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但是清朝在陸路上連接著東、南亞---英法等國的殖民地,以及北邊沙俄,並且與中亞相連通,此時的中亞亦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因此,西方列強不但會通過海洋對於清政府發起攻擊,並且會通過陸路上來發起入侵,例如現在外蒙古、中印在西藏地區的邊界問題等,都是西方列強入侵導致結果。清政府是受到強大的地緣政治約束。反觀日本,日本是一個由島嶼組成的國家,它在陸路上沒有與任何一個國家相鄰,要入侵日本只能依靠穿過海洋,歷史上元曾準備入侵日本,但遭遇“神風”,導致船毀人亡,計劃破產。在沒有飛機導彈等遠程攻擊武器的時代,日本擁有相對的寬鬆地緣政治優勢。

從《劇變》的國家危機處理,簡述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失敗與成功

《劇變》(圖片來自網絡)

結語

對於國家來說,一場危機處理不當,可能引發數十年,甚至百年的慘痛經歷。從1840年到1949年,我們國家用了109年的時間,來說明正確處理危機的重要性。危機,也可能是一場機遇,日本就是抓住了這一個“危機”機遇,一蹴而就成為世界領先國家。在沉迷了近140年後,我們國家迎來另一個危機,此次抓住了這個機遇,迎風起飛,未來將勢不可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