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奶少首要方案是科学的哺乳,而不是“催奶”


本文章参加科普新星训练营,内容为个人原创


这篇文章献给自觉母乳量不足的妈妈,但是我始终强调母乳量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可遇而不求,其实很多妈妈本来就是母乳量很足,但是以为疲惫焦虑总是疑虑自己奶量不够。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完整篇文章,只需要记住这句话:每天每侧乳房亲喂8-12次,供需平衡,自信做妈妈,不要想太多。




上一个文章是讲乳量大的妈妈的苦恼,但是那个苦恼有时候夹杂着一点自豪,对于产奶量小的妈妈那里是有点羡慕、嫉妒和恨。

总会有人告诉妈妈:让孩子多吃就行了。依据泌乳原理:移出奶量越多,乳房产奶就越多。

我在没有孩子之前的门诊中也总是这么说。有了孩子才知道虽然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想要做到多吃其实很不简单。有时候孩子拒绝,有时候哺乳疼痛,有时候怎么挤也没有。而且家里人没有人支持,孤独自责和不自信比没有乳汁还痛苦。

问题一:怎么移出乳汁呢?

专科医生回答:1.孩子直接吸吮。2.吸奶器移除乳汁。3.手挤奶移出乳汁。

孩子怎么吃才有效?

1、 要做到有效吸吮,孩子紧贴着母亲,胸贴胸,腹贴腹,孩子含住乳晕大部分,下巴紧贴在乳房上,这样吃奶,才能有效的吸出乳汁。如果无效吸吮就很难刺激乳汁的产出。


产后奶少首要方案是科学的哺乳,而不是“催奶”


2、 哺乳次数:哺乳每天每侧8-12次,是按需哺乳,不是按时哺乳。妈妈的直觉是很灵的,只要想喂就喂就行了。如果孩子在睡眠中,也可以唤醒孩子进行哺乳,哺乳后孩子会继续入睡。有个妈妈曾经和我分享她的宝宝第一次游泳后一直睡了12小时,期间她哺乳后孩子接着睡,尿片也换了3-4次,孩子很安详。

3、 哺乳疼痛,乳头皲裂,乳腺胀痛,可能影响的亲喂,所有的问题只要是让你觉得不舒服的肯定其中有不对的方面,在哺乳过程中,孩子很重要,你也很重要,一定要叫停这次喂养,一定要纠正哺乳姿势,尝试更舒适的方法。记录下你感觉舒服的方式,才能总结出母乳的经验。


吸奶器怎么移出乳汁?

1. 选择合适的吸奶器,无论电动还是手动,单侧或者双侧都可以,但是喇叭头一定要和乳头大小相适合。就像买了合适的鞋子才能远行一样。如果喇叭头过小会使乳头水肿,如果喇叭头过大,局部的乳晕会牵扯进吸奶器中,导致乳晕水肿以及乳晕变形。


产后奶少首要方案是科学的哺乳,而不是“催奶”

Happy mother with a baby lying on a white bed


2. 吸奶器在哺乳后和哺乳间歇可以继续进行追奶,每次吸奶可以持续2-3的奶阵,一定不要着急,记录每次吸奶的时间,吸奶量,会发现奶量也会慢慢增多。

3. 不要把吸出来奶立即喂给宝宝,会干扰孩子的有效吸吮,减少孩子亲喂的次数。如果孩子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需要尽快的追赶体重,可以选择使用乳旁加奶器,或者使用婴儿杯子小勺喂给宝宝。

4. 在乳晕水肿或者乳头疼痛时,可以进行冷敷,避免热敷增加水肿,局部敷乳晕就行了。


使用手挤奶的方法挤出乳汁。

1. 适用于乳晕水肿,吸奶器和孩子拒绝时,当然也适用于妈妈熟练掌握手挤奶的方法,她们会感觉这个方法比吸奶器舒适和高效。

2. 在门诊上使用2分钟就可以教会妈妈,但是熟练要回家继续练习。(很遗憾不能添加视频)

方法是:手指捏住乳头,向胸壁方向挤压乳头。不要向外提拉乳头。

在这里我一定强调:不要做挤压乳腺的动作,手指只在乳晕区。




问题二:怎么证明你没有奶?

这其实是一个灵魂之问。就像你问老公你爱我吗,很难得到明确的答复,但是可以用事实证明(其实也很难),而不是自己的想法证明

以下信息不能说明母乳量不足

1. 孩子哭闹:孩子哭闹的原因真的很多,如过度喂养,肠胀气也会引起哭闹,夜间啼哭也可能是要求同睡。


产后奶少首要方案是科学的哺乳,而不是“催奶”


2. 孩子不爱吃奶,拒绝乳头:有一些可能因为奶流速不足拒绝,也可能是因为奶量过多而拒绝,也有宝宝适应了奶瓶的吸吮,不会进行乳头的吸吮而拒绝。

3. 孩子的体重:通常是评估喂养的方式,但是体重也不是最稳定和灵敏的标志。

4. 自己感觉乳房松垮,没有充盈感。

5. 家人们觉得吸出来的奶颜色不佳,不粘稠。

6. 妈妈的疲惫感,妈妈和家人的焦虑。


产后奶少首要方案是科学的哺乳,而不是“催奶”


可以进行评价的依据是:

1. 产后的奶量是逐渐增长的,因为这才是符合孩子生长的需要的。产后第一天每次6-7毫升,第二天可以达到10-15毫升,如果这时候要求每次产奶30毫升是不科学的要求,或者喂给宝宝30毫升的奶粉对宝宝的胃肠是个大的负担,也让宝宝寻乳的意愿减少。

2. 每侧乳房喂8-12次后观察孩子的尿量。刚刚出生的宝宝每天1-2次就是可以的,产后一周排尿6-10次。用湿尿片计算:第一天1片,第二天2片,一周后6片就是足够的。

3. 吸奶量在产后一周时可以用750毫升作为目标,逐渐增加就行了。但是要警惕过多吸奶,如果奶量过大,妈妈的时间成本会提高,同时乳房胀痛也会明显。


产后奶少首要方案是科学的哺乳,而不是“催奶”




如果你的身边有产后哺乳困惑的妈妈,有怀孕的妈妈。希望你把正确的母乳喂养理念转发出去,每个人的萤火,也可能照亮整个森林。

如果你饱受哺乳之苦,欢迎留言,也许我可以是为你拍拍肩膀给你鼓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