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為何要大規模組建近衛軍?

威史


近衛軍古今中外都有,俄羅斯在彼得大帝時期就創建了近衛軍,同樣的也沒有以建制部隊參加什麼實戰。

二戰時,蘇聯創建了大規模的近衛軍,與傳統意義上的近衛軍有本質的區別。

在1941年納粹大軍侵入的蘇聯,在蘇聯在德國人的打擊之下,蘇聯士氣非常的低落,這個時候蘇聯政府已經意識到這是滅國的戰爭,只能勝利,不能失敗。

為了鼓舞的事激發軍隊的榮譽感,於是他們就大批量的組建近衛軍,以表彰那些英勇作戰的部隊。

鑑於蘇軍在初期的巨大損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蘇軍都無法做到對所有部隊的損失進行補充,只能進行區別對待,對對那些近衛軍進行重點的補充。

無論是兵員還是在裝備之上,近衛軍都是得到了最好的補充。

按照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的決議,凡獲得近衛軍稱號的部隊和兵團,均授予近衛軍軍旗。

當然獲得俊衛軍的稱號之後,這些士兵也有實際的好處,士兵的收入上漲一倍,而指揮員的收入升上漲50%。

英雄部隊之所以比普通部隊的戰鬥力強悍而成為王牌,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支部隊的官兵們繼承了前輩的軍人榮譽感和團隊精神,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是有王培部隊的,這些部隊的戰鬥意志一般比較的頑強,遇到重大的犧牲也能夠我繼續作戰,換作一般的部隊,早已經崩潰了。

在蘇聯衛國戰爭的多場戰略性決戰中,蘇軍的近衛部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人表現的的確像是精銳力量,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武裝力量大幅度裁軍,近衛軍部隊也大量解散。現在依然保留“近衛軍”番號的俄軍部隊以陸軍和戰略火箭軍部隊為主,空、海軍除了空降軍和海軍陸戰隊外沒有近衛軍部隊。


武經總要


二戰蘇聯談不上大規模組建近衛軍,因為近衛部隊都是之前的部隊 ,為了表彰作戰英勇授予的近衛稱號。


蘇軍的第一批部隊誕生於葉利尼亞戰役,根據國防人民委員會1941年9月18日的第308號命令,參戰的第24集團軍步兵第100師和布良斯克方面軍步兵第127師最先榮獲近衛軍稱號,番號分別改為近衛步兵第1和第2師;第20集團軍的步兵第153和第161師也在同一天番號改為近衛步兵第3和第4師。


在此之後,蘇軍逐步將許多戰功卓著、作戰表現優異的部隊授予近衛稱號,涉及到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航空兵、海軍步兵、海軍艦艇部隊等。近衛部隊中番號最大的是集團軍,先後有11個近衛集團軍和6個近衛坦克集團軍。

這其中,也發生過遺憾的事情就是在國內戰爭和蘇德戰爭中戰功赫赫的步兵第24師(先後獲得過4次紅旗勳章,擁有薩馬拉、烏里揚諾夫斯克、鐵軍等榮譽稱號)由於丟失過軍旗(之後找到修復)所以無法獲得近衛稱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沒有授予給部隊新的近衛稱號。由於部隊合併、裁減等原因,許多近衛部隊消失,其中有一部分的近衛稱號被新編的部隊所繼承。

如今的俄羅斯軍隊中,近衛部隊都來自原先蘇聯軍隊,目前番號最大的就是隸屬於西部軍區的近衛紅旗第20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中部軍區的近衛紅旗第2集團軍、南部軍區的近衛第8集團軍,戰略火箭兵的近衛導彈第27和近衛導彈第33集團軍


榮華之武器堂


為了鼓舞和激勵士氣,作為全軍的表率

首先蘇聯的近衛軍對於官兵來說,是有著切身利益上的好處。士兵薪水翻倍,軍官薪水多一半,優先考慮提拔。在裝備和人員上優先補充,近衛師屬炮兵團為自行火炮團。但響應的責任也很大,近衛部隊現被殲滅而丟失軍旗、貪生怕死和潰逃現象,其指揮官送交軍事法庭,剝奪該部隊的近衛稱號並進行整編。

衛國戰爭剛爆發的時候,在德軍“巴巴羅薩行動”的猛烈攻勢下,蘇軍前線部隊一潰千里,士氣低落,甚至畏敵如虎,出現大量官兵棄師逃亡現象。特別是受到德軍裝甲部隊包抄時,迅速崩潰。“他們一受到敵人壓力便拋掉武器,大喊‘我們被包圍了’,並帶動其餘戰士逃跑。於是造成整個師潰逃,拋棄武器裝備,然後再單個地走出森林。各方面軍中均有類似現象。但不幸的是,堅定不移的指揮員和政委並不很多。”為了遏制這種現象,蘇聯也採取了不少措施,比如組建“懲戒營”,下達富有爭議的“227號命令”。士氣和信心是蘇軍在戰爭初期最缺乏的兩個因素,包括斯大林1941年的紅場閱兵都是為了堅定信心

而組建近衛軍,則是正面引導角度來鼓舞士氣,與“懲戒營”等進行拉打結合,去鼓舞士氣和戰鬥意志。士兵加錢,軍官升官,再刺激榮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其設立是表彰在戰鬥中有著突出表現的部隊,表彰重大立功行為,以鼓勵集體英雄主義、頑強的戰鬥意志和高超的軍事技能。近衛軍番號獨立,一旦確立就被授予新的番號,例如近衛第一師原為第100步兵師,其在明斯克和葉利尼亞戰鬥中表現突出而被授予。

近衛軍本意是皇帝的近衛部隊,相當於我們古代的“羽林軍”、“虎齎”,一直以來是各國最忠實可靠、戰鬥力最強的“門面部隊”。例如英國的“冷溪近衛團”、普魯士的“骷髏近衛驃騎兵”以及拿破崙的“老近衛軍”。俄羅斯的近衛軍歷史可以追溯到1565年伊凡雷帝時期,長期以來近衛軍都是隻能貴族子弟加入,是帝俄時期俄軍的中堅力量。

最後的老近衛軍

另一方面,對於蘇聯來說,近衛軍一詞並沒有太多“封建餘孽”,因為沙俄近衛軍即是其對外擴張和戰爭的先鋒,也是造反反對沙皇統治的最大源頭。包括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內,近衛軍造反扶持過7位沙皇上位,近衛軍的造反傳統也很大程度上推動俄羅斯近代化改革。例如去年底的俄羅斯電影《救國同盟》就是講述1825年失敗的近衛軍起義,打到西歐擊敗拿破崙的近衛軍官們開了眼界後,感到自身落後,想要實行君主立憲。甚至催生蘇聯的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主力實際上也是近衛軍,當時聖彼得堡駐紮了16萬的近衛軍,如果他們忠於尼古拉二世的話還能亂的起來?正是他們倒戈才催生了蘇聯的誕生。順便皮一下,導致蘇聯解體的,1990年819事變中,關鍵性因素是緊急狀態委員會動用的第2近衛步兵師“塔曼師”和第4近衛坦克師“坎捷米羅夫卡師”向葉利欽倒戈,嗯……果然是傳統……

俄劇《救國同盟》劇照,普希金父親是近衛軍少校,尼古拉一世問他如果12月14日那天你在彼得堡,你會幹什麼。普希金毫不猶豫的回答:“我會在起義隊伍中”。列夫托爾斯泰是世襲伯爵,國民教育總監烏里揚諾夫兩個兒子更是教育的好,一個去刺殺沙皇,另一個滅了沙皇一家。俄國貴族和近衛軍的造反傳統實戰讓人歎為觀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