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攻击别人的次数,超出你的想象

攻击性是生命的基本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性和攻击是人类两大驱动力。人类越是原理攻击,就越发没有活力。虽然这是将近100年前的观点了,但今天听起来仍然匪夷所思。谦虚、诚实、温文尔雅是主流价值观中完美的品质,但是真相往往和理想相反。也许你自认为是个好人,很少甚至从来没有攻击过别人,但其实你攻击别人的次数,超出你想象。

你攻击别人的次数,超出你的想象

日常中攻击性的表达:

最常见的攻击性表达方式有3种:破坏、嘲讽和忽视。

破坏很好理解,这也是我们常见的对攻击性的误解。比如说一个小朋友A看见另一个小朋友B搭积木,B会上前去破坏它。家长通常认为这是小孩子不懂事,但其实这就是孩子对攻击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轻蔑,或者说嘲讽,也是比较常见的表达。父母看到孩子正在搭积木,也许会评价这个积木搭的并不好,甚至会说孩子你怎么这么笨;朋友之间看到对方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也许会故意挑这件衣服的缺点,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真心的给出意见,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最少为人知的就是忽视了,比如说孩子搭好了积木,兴致满满的找家长来观看,家长会忙着刷手机或者做家务,拒绝孩子的请求,说“没看我正忙着呢吗?去找你爸爸/妈妈。”通常情况父母这么说的时候并没有真的十万火急,抽不出身,这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攻击性表达方式。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当你与人交流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感觉。当你出现上述三种情况时,观察一下自己是否有厌烦或者不快的情绪,也许你会感到惊讶。

你攻击别人的次数,超出你的想象

真实的表达攻击性:

上述3种方式是表达攻击性最常见的方式,但都是对攻击性的虚假表达。当你没有和自己的真是情感连接,你就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设起了一道围墙,这会让你感到些许安全,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你能真实的表达攻击性,你们的关系不仅不会破裂,反而会更加亲密,你对自己的情绪也会更加又觉知。

就拿上面忽视的例子来说,父母如果真的很累,他可以坦然面对,直接和孩子说:“我实在太累了,感觉很疲惫,现在需要休息,你愿意等一会我们再一起去看你的作品吗?”如果父母能用这种方式和孩子沟通,那么很多问题也许都不会发生了。

这种表达方式,和《非暴力沟通》中的表达方式极其相似,关于非暴力沟通,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实例。强烈推荐你能阅读一下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你攻击别人的次数,超出你的想象

流动的攻击性会让关系变得更好:

我们常见的误解是:攻击性是可怕的,是恶魔,会毁掉我们的生活,毁掉我们的一切。这是把攻击性等同于破坏性,这是对生命力的误解与辜负。在关系里面呈现的攻击性,如果能被接纳、理解和消化,那么这份攻击性反而会滋养关系,让关系变得更好。情侣间吵过一场架后,关系反而更亲密了,这种事情我想每个人身边都会发生过。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场争吵并没有让这段关系断裂!

关于攻击性的表达,这里还有一个地方要注意。不是任何人都适合表达攻击性。如果对方是个豁达乐观,包容性很强的人,你对他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他化解你的攻击性,这时攻击性会在你们之间流动,你会表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但是如果你对一个很脆弱的人表达攻击性,他承受不住这份打击,你们的关系就会破裂。

现实中能承受我们攻击性的人也许很难找,这时候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当然,并不是只有心理咨询师能承担这份重任,好好想想你身边,也许就有这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