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文/颜小二述哲文

图/网络

这纷杂人间,真真假假转瞬即变,人人都害怕被蒙蔽,便朝着弥漫浓雾的“人间”睁大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看清楚点,再看清楚点。

可能是基于人多力量大的逻辑,约定俗成的“东西”,总是被我们心安理得地认为是“合理”的存在,因为这种“约定俗成”,是多数群众认可的。毕竟,咱不是还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吗?

《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
/
/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当群众的眼睛面对所谓“约定俗成”的存在之时,人们可能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

“约定俗成”也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也罢,这两句话,可以引导人们少走弯路,也可以被有心人利用,伤害无辜。有多少“歧视”与“伤害”源于所谓的“约定俗成”,或者说群众那“雪亮的眼睛”呢?

当然,这里无意议论一些社会现象,或者人性与人心的悲剧,这些思考空间留给大家。言归正传,其实更多是想表达一个观点:“约定俗成”也是有“保质期”的,人的眼睛也是会骗人的。

至于为何会萌生这个想法,大概可能是因为读了《商君书》后,有一些些启发。当然,本文依旧不做学术探讨,只和大家聊聊个人在研读古籍经典时看到的处世智慧,虽不那么深刻,但依旧还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帮助。

《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
/
/


《商君书》是介绍谁的思想?没错,就是历史上那个赫赫有名的商鞅。他是卫国公子的儿子,姓公孙,后来因为带领秦国士兵打败了魏国,获得了秦孝公的嘉奖,秦孝公将“商”这个地方赐予了他,他的封号便是“商君”,而记录他思想的书,便被称为《商君书》。

在《商君书》开篇的“更法第一”,我们就能清晰见识到“商鞅”的犀利。“更法第一”记录着商鞅围绕着变法一事,和当时反对变法的“甘龙”、“杜挚”等人,在秦孝公面前展开的一番唇枪舌战。

《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
/
/


商鞅无疑是改革派了,而“甘龙”、“杜挚”则是保守派。面对商鞅的改革建议,“甘龙”、“杜挚”认为,当时秦国的法令是祖宗们传下来的,是被经验验证的,属于类似“约定俗成”的存在。正是因为约定俗成,大家都习惯并认可这种法度,而且在这种法度下,百姓的生活也并未有什么太大的乱子,也就是说当前的法度,没有出现什么非变不可的“弊端”。所以变法之路难以得到百姓大众的理解,而且变法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势必会惹来天下悠悠众口来批评秦孝公。

面对质疑,商鞅毫不客气怒怼保守派,宛若化身成了“商怼怼”。为了展现他的尖锐,这里有必要还原一下原文,商鞅说: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为了说明固守“约定俗成”属于愚蠢的行为,商鞅用“三代”、“五霸”举了个颇让人哑口无言的例子。

《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
/
/


这里的三代是指夏、商、周,而五霸指的则是春秋五霸,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

商鞅指出,夏、商、周的朝代更迭,都伴随着礼制的变化,而春秋五霸,亦是在不同的礼制下称霸天下。虽然商鞅言简意赅,但我们夜可以揣摩一下言外之意。商鞅这大抵是在说,如果老祖宗“约定俗成”的礼仪制度是最好的,最合理的,那么还何来夏商周的朝代更迭,又何来杰出的春秋五霸?

接着,商鞅毫不客气地批评保守派,他说,聪明的人创制法度,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被约定俗成的“礼制”限制;贤能的人会与时俱进变革礼制,而无能之辈,往往匍匐于“约定俗成”之下,对“约定俗成”在新时期的“不合理”视而不见,甚至丝毫察觉不到。所以,不要与被旧制度(思想)限制的人谈治国、谈变法。

《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
/
/


商鞅这哪里是在劝秦孝公变法呀,这分明是在怒怼甘龙、杜挚等保守派,言外之意就是:“你愚蠢、你无能,你不配和我等聊天”等等。想必读到这里,大家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甘龙、杜挚等人脸上的焦灼之感。

商鞅这是在说,智者思“变”,愚者乐“守”即真正有智慧的人,绝对不是墨守成规的那一位,只有愚笨的人,才安于现状、照葫芦画瓢,眼盲心盲一般,看不见这多变的世界。

话说得虽有些个难听,但是确实也是这么个理。其实,我们抛开商鞅思想的学术探讨,也可以深挖他这段“怒怼”在告诉我们什么。

其一,商鞅问了我们一个问题,约定俗成的存在就一定是最适合的?

恰恰相反,时间不等人,即便都是“俗”,过去的“俗”也不能是未来的“俗”。因过去的成功经验而看不见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才是愚蠢的。或者说得文绉绉点,商鞅这是在否定脱离时代背景的“常验性”。

《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
/
/


其二,群众的眼睛就一定是雪亮的?还真不一定!群众反对怎么了?群众认同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吗?为什么要怕天下的悠悠众口?最初思“变”的人,总是那个少数派,与思变的少数派比起来,大多数人,甚至说群众,某种程度上也属被“旧”所束缚的人。既束缚于“旧”,那眼中心里,哪里可以看到、可以理解“新”?由此种逻辑看来,群众的眼睛,还真不一定雪亮。接地气点说,不盲目从众,你才是你。

关于这两点,我们回到生活,按照商鞅的逻辑,我们可以知道,约定俗成的东西不具备常验性,这是其一;其二,智者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在理性指导下敢于第一个冲破传统的,大多都是不被理解的存在。所以,千夫所指亦不足为惧。商鞅是尖锐的,也是勇敢的。

《商君书》|商鞅:智者思“变”,愚者乐“守”
/


最后还是要多说一句,智者和喷子有质的区别,一个在以“理性”驱赶怠惰、封闭等等,一个则用感性煽动情绪、搅动是非,叫人不得安宁,大家可以好好体会。


原创不易,请勿不问自取!

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