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德育科是個什麼存在?

費蕭何


德育教育,在歐美等國家也稱為“公民教育”或“愛國主義教育”。在我國的一些學校有德育科,是為了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而設立的。

很多人一聽到德育教育,就覺得是在洗腦,其實不是的!無論在哪個國家,政府都注重在一個人從幼年到成年的過程中進行愛國意識灌輸。因為思想陣地如果不能抓好,就會被敵對勢力佔據。

而為什麼在疫情期間有那麼多人,明明學歷很高,但卻做出了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呢?如最近的梁某馨。就是因為我們對德育工作抓得不夠緊,普遍上對思想政治教育輕視,這才導致的。


孤魂一縷但隨風焚


我們學校的德育就是個擺設。

一、學校德育評價存在的問題:1、德育評價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德育評價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有助於有關部門瞭解學校德育活動及其效果的現狀,更有利於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然而在我國,目前德育評價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這主要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由於我國目前的中考、高考不注重對學生品德的考查,因而整個社會對學校辦學水平的評價,主要是看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升學率,基本上不看學校的德育狀況。這就導致了有關部門在對學校的辦學水平進行評價時只注重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忽視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評估。

2、評價的目標過高、過於抽象德育具有理想性,提出較高的德育目標具有激勵的作用。但當代中國德育的目標往往過於抽象、空泛、統一,目標與目標之間缺乏適當的層次,而且不符合學生和學校德育的實際,很難反映學校德育的個性和學生思想品德的特色,是抽象有餘、具體不足。用脫離現實、過於抽象的德育目標作為學校德育評價的目標,難以達到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規範管理、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科學發展的目的。

3、評價的指標體系缺乏科學性,過多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德育評價,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因為它具有指揮棒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建立科學的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目前,我國對建立什麼樣的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特別是在指標體系分解、指標體系權重確定、指標等級設計、指標體系測試和驗證等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膚淺,因而,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科學、權威的學校德育評價指標體系。

4、評價的方法單一,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我國目前德育評價的方法比較單一,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而很少採用體現新評價理念的、質性的評價手段與方法。究其原因,是由於人們對科學的頂禮膜拜,使人們盲目認為量化就是客觀、科學、嚴謹、公正的代名詞,於是追求客觀化、量化成為教育評價的趨勢。其實,在評價內容綜合化的今天,以量化方式描述、評定學校德育工作時則表現出僵化、簡單和表面化的特點,紛繁複雜、豐富多彩的學校德育工作就被泯滅在一組抽象的數據之中。而且,量化的評估把複雜的德育現象簡單化了或只是評價了簡單的德育現象,往往丟失了德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東西。在德育評價中採取量化評價的方法,操作起來可能會比較容易,但卻未必能全面、客觀反映學校德育工作的狀況。

5、評價的主體單一,被評價者處於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在傳統德育中,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的德性是由某種外在力量賦予的,這種德性外在決定論的觀點,必然把德育評價的權力交給人的德性決定者。在傳統德育看來,統治者及其代表統治者的教育管理者就擁有進行德育評價的無可爭辯的權力。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我國德育評價的主體常常是代表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或其他機構,學校以及教師、學生、家長一般沒有自我評價的權力。在這樣的評價中,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評價者大多處於消極的被評價地位,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缺少必要的互動,被評價者對於評價結果大多處於不得不接受的被動狀態,沒有形成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等諸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估模式。

6、忽視對德育過程的評價,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我國目前的德育評價,比較重視對學校德育結果的評價,往往把學校德育評價看作是學校德育的終結,注重從已有的成效來衡量學校的德育工作的水平,對學校德育的過程評價並不十分重視,忽視被評價者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缺乏對學校德育的動態評價,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簡而言之,就是重靜態的評價,輕動態的評價。這就不能很好地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


豬老師


從小到大,學校都把它歸納為“雜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