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目前遇到的現實問題

隨著我國的新能源方面的政策越來越好,新能源汽車的量也會愈加增多。據悉,去年中國的新能源車總銷量達到50.7萬輛,同比增長了53%;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5.1%,達40.9萬輛,佔新能源車總銷量的80%。在新能源汽車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同時,電動汽車充電樁作為電動汽車賴以發展的配套設施,一直遠遠落後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為掣肘新能源汽車更快發展的瓶頸之一。很多電動汽車的車主表示充電難。哪裡有市場痛點,哪裡就存在創新突破的機會。


簡述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目前遇到的現實問題


目前電動汽車充電樁遇到的現實問題呈現如下幾點:

(一)充電設施嚴重不足與閒置狀況並存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迅速,生產和銷售都位居全球前列。2015年,我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與累計銷量雙雙躍居世界第一,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41%,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近50萬輛,但充電基礎設施的數量還不足,車樁比接近10:1,已經無法滿足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因此,按照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1:1的標準配置來看,充電基礎設施缺口巨大。電汽充電設施的不完善勢必會大大降低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而另一方面由於充電設施規劃和實際需求相脫離,且充電設施信息不被用戶所知,存在大量充電樁閒置的情況。


簡述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目前遇到的現實問題


(二)投資效益不明朗

充電站和充電樁行業投資規模巨大。根據國網的規劃,第一階段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億元,第二階段140億元,第三階段180億元,而截至2014年國網建成的600餘座充電站全部虧損。由於現階段充電樁建設成本回收主要依靠充電服務要價,價格水平較低;因此,就目前的汽車市場,充電站對企業難於產生經濟效益。近期,根據《證券市場週刊》的報道,充電樁概念股出現了業績向左股價向右的情況,但是與一路上衝的股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業績並不亮眼,不少公司2016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甚至虧損。總體來看,充電樁業務尚在起步期,給企業貢獻的利潤非常有限,二級市場上,主營業務為充電樁生產、銷售的上市公司也是鳳毛麟角。


簡述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目前遇到的現實問題


(三)充電服務關鍵技術有待突破

一是以目前快速充電技術發展狀況來看,所需要的時間還是比較長。以特斯拉直流充電樁為例,充滿全部電量需要75min,充滿80%需要40min,而一般的交流慢充充電時間超過8h,顯然不適合運用在公共充電樁的建設上。雖然快充模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充電時間問題,但是快速充電導致了電池老化加快,電池性能衰減,進而影響續航歷程。二是充電標準的不統一,各品牌電動車和充電裝置存在差異不能形成共享,制約了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普及。

(四)場地受限不易協調

城市土地資源緊張,無論是建設公共充電站,還是改造現有的停車場,都面臨停車位緊張,電網改造成本高,小區物業不配合甚至阻撓等問題。同時新國標出臺後,現存的2014年前已建設的老充電樁因設備陳舊又法升級,不僅佔用空地對電動汽車用戶造成不便,還給企業帶來了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