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真的是孫貴妃抱養的嗎?這在皇家有可能嗎?

漫談文史八卦


你好,我是胡亂,你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關注胡亂,每天更新不一樣!

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皇太后孫氏不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因為殺母之仇,明英宗對孫太后很不客氣,孫太后對明英宗也心存不滿,甚至想廢掉明英宗另立郕王朱祁鈺。那麼,在歷史上,明英宗果真不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嗎?

孫太后,是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后,初為貴妃,是明宣宗最寵愛的女人。關於孫氏與明英宗的關係,《明史·后妃傳》稱“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而英宗生母,人卒無知之者”;《明史稿》稱孫貴妃“子宮人子”;查繼佐《罪惟錄》稱孫貴妃“寵冠後宮,宮人有子,貴妃子之”;毛奇齡《勝朝彤史拾遺記》稱“宮人有身者,貴妃隱之為已有。二年十一月,宮中傳言貴妃生皇第一子”,又稱“及妃稱有子,……子為皇太子,是為英宗”;王錡《寓圃雜記》稱“宣宗胡皇后無子,宮中(一雲紀氏)有子,孫貴妃攘為己子”。上述史料大同小異 ,均稱一個普通宮女生下明英宗後,孫貴妃移花接木,據為己有。

自己生不出兒子,就搶佔別人的兒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比較有名的如漢惠帝的張皇后,宋真宗的劉皇后。張皇后得不到漢惠帝寵愛,“萬方終無子”,於是“陽為有身,取後宮美人子名之,殺其母”;劉皇后無子,“李宸妃生仁宗,後以為己子,與楊淑妃撫禮甚至”。那麼,明宣宗的孫皇后會不會也這麼做呢?

孫皇后入宮較早,十幾歲時就跟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有了交往,二人青梅竹馬,感情甚篤,歷久彌新。後來,因為明成祖干涉,入宮較晚的胡善祥後來居上,成為朱瞻基的正妻。朱瞻基即位後,是為明宣宗,胡善祥升格為皇后,孫氏只能屈居第二,名號貴妃。即便如此,明宣宗心裡裝的還是孫貴妃。廢掉胡皇后,另立孫貴妃,讓最愛母儀天下,是明宣宗稱帝后一直在考慮的事情。

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明宣宗的第一子朱祁鎮降生。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朱祁鎮被立為太子。隨即,明宣宗廢掉胡善祥,立孫貴妃為皇后。明宣宗廢掉胡善祥的理由為“未有子,又善病”,另立孫貴妃的理由則是孫貴妃生下了朱祁鎮。《明史稿》《明史》《罪惟錄》《勝朝彤史拾遺記》《寓圃雜記》雖然稱朱祁鎮不是孫貴妃所出,但這些史料或成書較晚,或“非史官之正史”,其真實性有待商榷。瞭解這段撲朔迷離的歷史,筆者認為要參考原始資料《明實錄》和《明書》。

據《明實錄·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載,“英宗……諱祁鎮,……母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八配聖章皇后,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稱明英宗的生母為孝恭章皇后,也就是當初的孫貴妃。據《明書》記載,孫貴妃於“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也稱明英宗的生母為孫貴妃。

此外,明宣宗有一大心病,他年近三十無子,故一直盼著生兒子,對後宮懷孕情況也格外關注;再者,孫貴妃“有寵”,明宣宗整天往她那裡跑。如果孫貴妃假裝懷孕,懷胎十月,這能瞞過精明過人、盼子心切的明宣宗嗎?

既然記載明英宗出身的第一手史料稱其生母為孫貴妃,為何會有後來的不同說法呢?筆者認為,這是世人出於對胡善祥的同情和對孫貴妃的詆譭。胡善祥“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故意給孫貴妃臉上抹黑是很有可能的。

事實上,明英宗跟孫太后關係和睦,母子感情很深。“土木堡之變”後,孫太后當機立斷,立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後來才命郕王朱祁鈺監國;明英宗被俘期間,孫太后“嘗寄禦寒衣裘,手自縫織”;明英宗歸國被囚禁期間,孫太后“時時遣使問候,遺珍饌,且數自入視”;明英宗復辟時,“石亨、曹吉祥等謀奪門,密白後,後許之”。英宗復辟後,為孫太后上徽號曰“聖烈慈壽皇太后”。這一連串的故事,也是孫太后與明英宗“母子連心”的佐證。


胡亂看一點歷史東西


明英宗朱祁鎮,宣宗朱瞻基長子,九歲繼位,年號正統。其母孫氏,始為貴妃,後立為皇后。



若問明英宗是不是孫貴妃抱養的,這在皇家是不可能的。皇室血脈傳承,那可是天大的事情,不可能如此輕率。我們都知道,明朝有嚴密的安全制度和宮廷紀律,皇帝寵幸嬪妃也有一整套既定流程,想隨隨便便抱養一個皇子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具體的情況,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第一:皇帝寵幸嬪妃,敬事房都有嚴格的記錄,包括年月日和時辰,都詳細得很,這是以後嬪妃受孕的對證。

第二:太醫院的定期號脈和體檢。自皇帝寵幸嬪妃後,太醫院就會例行安排請脈和體檢,並記錄在案。一直到確定懷孕後,還會實行多人會診,即號脈的,開藥的,抓藥的,煎藥的,負責監督服藥的,記錄胎兒成長的,太醫院會有一個專門的工作組,各負其責。

第三:明朝的錦衣衛制度,那可是嚴密無比的。除了皇帝,基本上沒有人知道身邊的熟人是不是臥底。想飛一隻蒼蠅進去,那都難上加難。更何況偷偷的換一個皇子出去呢?



我們因為電視劇看多了,所以經常會看到狸貓換太子這樣的狗血情節。不過現在的宮廷劇以及野史小說,為了單純追求收視率,確實喜歡惡搞歷史,胡編亂造,毀人三觀。

不過話也說回來,明英宗朱祁鎮也算是一個奇葩的皇帝,身上的故事太多了。寵幸宦官釀成大禍,發生土木堡之變成了瓦剌人的俘虜。回來之後成了太上皇,囚禁於南宮。後又復位重新當皇帝,殺名臣于謙。如此起伏的人生經歷,這些故事確實足夠後人調侃。


華英雄說歷史


明英宗不是抱養,是為了爭寵當皇后,她暗地裡換取了宮女的孩子。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理由如下:

一,都是皇帝的孩子;二、孩子有高貴身份的母親,就是抬高孩子的身價;三,即使鬧出來,有辱皇家名譽;四,也是最重要的,她與皇帝青梅竹馬,朱瞻基對她言聽計從。所以皇家都睜著眼閉著眼。

孫皇后一向精明 詭計多端。

一、皇后不如廢后

孫皇后十餘歲入宮,永樂八年,在明成祖朱棣的安排下,為皇孫朱瞻基的嬪妃。

因入宮時只有十餘歲,與老公朱瞻基朝夕相處,感情深厚。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之後,冊封孫氏為貴妃,(皇后是爺爺朱棣以及奶奶張太后欽定的胡氏)。

因胡皇后沒有兒子,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廢了胡氏皇后,退居長安宮,號“

靜慈仙師”,冊立太子朱祁鎮之母孫貴妃為皇后。

胡皇后無過遭廢, 得到了許多人的同情,包括朱祁鎮奶奶張太皇太后。《明史·后妃傳》記載:“張太后憫後賢,常召居清寧宮”。張太后不僅僅是常常把廢后胡氏接到宮裡住、召到宮裡玩。宮裡有什麼大小事,廢后胡氏排座卻在孫皇后之上。

於是,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奇聞:堂堂的一個皇后,竟然不如一個廢后!

這讓孫貴妃很是嫉妒鬱悶,不服氣,可因為是老天牌張太后在,她也無可奈何。

特別是胡皇后死時,自己的老公也後悔當年“廢后”,說:“此朕少年事。”還恢復了皇后名號,尊“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朱瞻基意思是說,自己廢后行動是因年少無知。其實他逼胡氏讓後時,朱瞻基已經31歲了。他如此說,言義之外,是自己聽信讒言,考慮不周。這讓孫皇后情何以堪,搞了半天自己是惡人,自己不配當這個皇后。

其實按“母從子貴”定律,孫氏當皇后的確不合格。

《明史·后妃傳》介紹孝恭皇后孫氏處記載:“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益重。”

還有孫胡皇后不知道的,連後世歷史學家都把“廢了的胡皇后”擺在自己前面。

二、果斷冷靜的太后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的消息傳來,京師告急,震動朝野,明朝陷入危機。孫太后,果斷冷靜,拒絕南逃,毫不猶豫同意了于謙的主張,保衛北京城。

《明史·于謙傳》記載:“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

勢態緊急,于謙進宮請示。全天下的人都可以拋棄了自己的兒子朱祁鎮,唯獨她作為母親,不會放棄救兒子的希望。

此時于謙挺身而出,當然不能錯過。於是,她當機立斷全盤接受于謙的提議:放棄孫子,立朱祁鈺。于謙已經說得很清楚,自己孫子年幼,不能掌控局面。

於是,她出面,任命郕王朱祁鈺監國;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負責北京城備戰禦敵一切軍務調度。

半月之後,文武百官不再議論遷都難逃了,卻請皇太后同意立剛剛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登基為帝,這意味著放棄孫子的基業,對此孫太后也咬牙準議。

景泰帝朱祁鈺登位,尊封孫太后“上聖皇太后”。對孫太后而言,看似高尚無比尊貴至極的封號,背後是無盡的憂傷。

自己貴為皇后時,地位不如一個廢后;自己升為太后時,證明自己但老公沒了;如今被尊為上聖太后,意味著兒子沒了。

作為一個母親,不能為享受一個虛名而沾沾自喜。兒子還在瓦剌活著,自己不救沒有人救他。

指望于謙?他現在心裡只有北京城的安危!指望朱祁鈺?他心裡只有帝王之位!自己唯一的幫手就是兒媳婦、朱祁鎮的皇后錢氏。

於是孫太后與兒媳婦錢氏。一次又次給漠北的明英宗寄去抵禦嚴寒的棉衣,還不停奔波籌措錢財珍寶,送給對方,希望能把兒子贖回。

這就是堅守北京但好處,起碼幫助被俘的兒子方便多了。即使救不回兒子,子孫揹負因土木堡兵敗而丟棄都城的罵名也輕得多。

三、蟄伏待機的太后

苦心人天不負!于謙的北京保衛戰大獲全勝,瓦剌首領派人南下求和,表示願意放朱祁鎮回來。只是景泰帝朱祁鈺貪戀帝位,不肯鬆口。

關鍵時刻,又是于謙!

《明史》記載:王直等人要迎接明英宗回來,朱祁鈺不大願意。“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

朱祁鈺回來了,雖然被幽禁南宮,但已經從漠北到了眼皮底下,可以時時探視見面。

其實景泰帝朱祁鈺值得同情,他也是厄運不斷,兒子病死,自己沒有子嗣。接著妻子杭皇后也離去,自己沒有知心人。

自己有機會稱帝,可只是一個“名譽皇帝”,保衛北京之戰,自己也算是立了大功勞一件,但一幫在保衛北京城有功之臣,都惦記著在大漠裡打了敗仗被俘的朱祁鎮。

1457年正月,朱祁鈺病了,病得很重!石亨見到躺臥在病榻的朱祁鈺,立即跑回去找人商議,如何幫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立“

不世之功”。

《明史》記載“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

意思是投機分子石亨先找人商議後,再去請示孫太后。孫太后自然欣然同意。

1457年正月十七日黎明,朱祁鈺拖著沉重的病體去上早朝,看見一群昨晚還對著自己表示忠心不忘皇恩的大臣,已經擁簇朱祁鎮坐上了龍椅。

在朝臣對著朱祁鎮山呼“吾皇萬歲”的具有濃郁諷刺意味的聲音中,明景帝朱祁鈺緩慢地,回到孤獨的床上躺下。

世人皆說:人走茶涼!可朱祁鈺沒有走,他還住在宮殿裡,茶水就已經冰冷!

四、功德無量的太后

八年之間,經過了“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不論是一心為國的于謙,還是野心勃勃的石亨,事先都必須請示皇太后。

她是真正的幕後掌舵人。

面對萬丈狂瀾,她都能處靜不變而達到以靜制動但效果,她用智慧與行動,保護了被俘被幽禁兒子朱祁鎮,保護了被廢的孫子朱見深,從而化解了一切危機。

由於年輕時,孫太后憑藉老公對自己的寵幸,憑藉自己佯裝懷孕、偷換了宮女孩子的心機,受盡了嬪妃宮女敢怒不敢言的冷漠與白眼。

但晚年的孫太后,挽救了無數的宮女嬪妃。她督促她歷經苦難的兒子明英宗下詔,廢除了萬惡的嬪妃殉葬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