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診療方案出爐 中醫治療變身“主力軍”

醫療機構立體運營服務商·醫聯管家

2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與此前的版本相比,新版《診療方案》中增加了更詳細的鑑別診斷內容,同時在治療方面,梳理了大量臨床救治經驗,抗病毒的藥物有所增加,多器官功能損失的對症支持治療有所強化,血漿治療法被納入,而中醫藥治療的方案則得到全方位的完善。

有網友說,在沒有新冠肺炎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就是最好的“疫苗”。這種說法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被證明並不為過。醫聯管家聯合相關專家,特對本版診療方案從中醫角度進行了深度解讀


第六版診療方案出爐 中醫治療變身“主力軍”


解讀1

從躍躍欲試到全面重視、深度介入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醫藥治療逐漸從“參與者”變成“主力軍”。鍾南山院士等專家特別強調,應重視中醫中藥在防控新冠肺炎中的作用。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表示,大部分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可以用中藥治癒,這也在武漢一線以及北京市防控工作的臨床實踐中得以證實。

湖北省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24時,湖北省225所定點救治醫院確診患者58182人,中醫藥使用率達83.3%

在這樣的背景裡,第六版方案結合全國各地中醫治療的臨床經驗,結合已印發的《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病例管理規範》等,進一步肯定了中醫治療在抗擊新冠肺炎中所發揮的作用。

解讀2

從科學分期到辨證論治

延續第五版對新冠肺炎全過程的分期,第六版將中醫治療分為醫學觀察期和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並將臨床治療期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

武漢“疫”戰中,國務院先後派出了三支國家中醫醫療隊,並且組織全國中醫藥系統共同向湖北派出醫療隊員,此前已達2220人。中醫專家組認為,新冠肺炎屬於疫癘之邪的溫疫領域,是以肺部為主要病位的急性感染病,在此定義上進行辨證論治。

中醫的厲害之一就在於辨證論治,既把握“瘟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這一核心思想,抓住主要癥結;同時又對新冠肺炎的臨床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體質,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從而對新冠肺炎的診療進行了細分,並在每個治療期都給出了相應的診療方案,這就是我們看到了第六版中較完善的中醫方案,也讓外界對中醫有了新的認知。在這種基礎上,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可以參照推薦的方案進行辨證論治。

解讀3

從半信半疑到用療效說話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蔣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截至到2月17日,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佔85.20%。湖北以外地區,中醫藥參與救治病例的治癒出院數量和症狀改善者佔到了87%。

從最開始大家對中醫藥半信半疑,到現在全面啟用中醫藥手段,全民抗疫的中醫藥走過了相對尷尬的前期,到了攻堅時期,它終於名正言順走上前臺。

第六版中,中醫推薦在醫學觀察期推薦使用中成藥,也增加了適用於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的具體用法。臨床治療期繼續推薦通用方劑“清肺排毒湯”,並分別對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復期從臨床表現、推薦處方及劑量、服用方法進行了詳細告知。

這些明確到對症、精準到克的診療方法,實際上是中醫敬畏生命的一線體現。無論黑貓白貓,有療效的就是好貓。這也是中醫業界在本次疫情中所收到的真實體驗。

除了疫情前線,當下中醫藥在社區防控中也開始受歡迎,很多民眾自發用中醫藥方劑進行預防,醫聯管家此前發佈的抗疫名方相關文章,就收到很多讀者的諮詢,他們問,哪一個更有效?可見民眾在疫期中,已經對中醫藥有了主動親近的需求。

因此,第六版診療方案不僅是中醫抗疫的翻身仗,也是眾多中醫館的福音。民眾對中醫藥的需求,必然會隨著本次疫情的真實演變而快速增長,更多的行業機會等待我們去發掘。


疫情還在繼續,但朝陽已經升起。醫聯管家將繼續關注疫情,並及時為各位同仁帶來前沿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