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護提醒您-寶寶有異食癖可得重視起來

  你小時候吃過奇怪的東西嗎?

  小時候有吃過穀子,連殼一塊嚼,感覺特別有意思。

  還有吃各種泥土、石塊、紙屑、樹皮、頭髮等東西的,也有很多奇葩的我們看不懂的行為。

  現在我知道這其實叫“異食癖”。

班護提醒您-寶寶有異食癖可得重視起來

班護提醒您-寶寶有異食癖可得重視起來

  2-6歲寶寶異食癖發病率高,現如今各界對異食癖的致病機理缺乏統一的認識,因為異食癖的形成是多種因素都可造成的。但基本規律是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發病率高於城市,發病率最高的是2-6歲,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此外,有異食癖的寶寶經常伴隨著一些其他的問題,如挑食、食慾不振、貧血和發育不良等。經過適當的營養和心理干預,大部分異食癖患者是可以被治癒,且無後遺症和復發。

  營養缺乏是可以導致異食癖的,可能是由於缺乏營養或某些原因導致味覺感知異常,一般來說大部分是缺鋅和缺鐵。缺鐵的直接後果是貧血。由於血氧量缺乏,可能引起臟器功能障礙,加重營養不良。鋅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許多重要的生物酶需要它維持活性,因此鋅缺乏可能導致代謝異常。此外,銅、硒、錳、鈷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與異食癖有關聯。

班護提醒您-寶寶有異食癖可得重視起來

班護提醒您-寶寶有異食癖可得重視起來

  有些人認為,異食行為會導致寶寶的營養吸收匱乏,最終導致微量元素的缺乏。但不論是異食癖導致營養元素缺失還是缺乏營養導致異食癖,在進行營養補充後此類異食癖是可以很快解決冰不易復發的。寶爸寶媽可以通過調節寶寶的飲食來避免異食癖的發生。比如,從添加輔食開始,逐步培養寶寶對各種食物的接受能力,避免挑食。或者,根據醫生的建議,適當增加營養元素。

  如果寶寶有異食癖,應該儘快地帶他去看醫生。寶寶會在幼年時期將嘴巴作為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任何東西都想要放進嘴裡咬一咬,但1歲半-2歲以後就基本上不會這麼做了。如果您的寶寶還在這樣做,那麼您需要保持警惕。網絡數據統計顯示,智力發育遲緩、自閉症、強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孩子有較大概率出現異食癖。此外,一些寶寶會把異食行為作為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方式。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父母離異或家庭暴力的學齡兒童甚至是成年人身上。

班護提醒您-寶寶有異食癖可得重視起來

班護提醒您-寶寶有異食癖可得重視起來

  在這裡班護要說的是,我們十分關注寶寶的健康成長,在寶寶擁有一個良好的膳食營養結構的同時,也希望寶寶的身心能夠同時健康成長。對異食癖的寶寶,不僅僅是在營養方面,寶爸寶媽可以多陪寶寶們一起玩,付出更多關心。

  班護,呵護寶寶,用專業守護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