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號探測器走向太空一波三折。

2003年9月21日下午16時,著名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以一種近乎自殺的方式“跳入”木星大氣層,最後焚燬在木星大氣層的方式結了自己14年的太空之旅,為整個伽利略計劃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伽利略”號探測器走向太空一波三折。

伽利略木星探測計劃始於1978年,最初計劃於1982年1月發射,後因經費不足、飛行設計修改和航天飛機發射失敗等原因而先後9次變動計劃,致使發射一再推遲,研製經費高達13.6億美元;探測器由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設計,製造,重量為2378千克,正常情況下以3.15轉/分鐘自旋穩定。由軌道器和再入器兩部分組成。軌道器上搭載攝像機、近紅外勘測分光儀、磁場強度儀、大氣探測儀、大氣結構儀等17種科學儀器,用於木星大氣層構成、雲層結構、溫度、磁場等方面的勘測和研究。軌道器上還搭載有2臺放射性同位素熱電偶發電機,為飛船提供0~480瓦的電力;所搭載的CCD相機,可拍攝清晰度比“旅行者”探測器高20到1000倍的照片,可以分辨木星及其衛星表面30-50米範圍的細節,近紅外繪圖分光計可以探測氮、磷化氫、水、甲烷等分子成分,紫外分光計責可以探測氮、氫、氧,光子偏振、輻射計,可以測量偏振光和光強度;磁強計、高能粒子檢測儀、等離子體檢測儀、等離子體波分系統(測量電場和磁場變化)、塵埃粒子檢測儀和重離子計數器等,可用於對木星磁層等的研究;再入器是由美國航天局的艾邁斯研究中心負責設計,休斯飛機公司創造的。其外形呈扁錐體,總重約339千克、其中僅防熱殼就重達220千克。其上有2臺1波段發射機、能以128比特/秒的速率發送測量數據,經軌道器中繼到地球。再入器上的探測儀器有:大氣結構檢測儀,能測量木星大氣的溫度、壓力等;中性質譜儀,可測定木星大氣組分;氦分量檢測儀,用於測定木星大氣中的氦氣含量;測雲計、純流量輻射計以及光和射電檢測儀等。

“伽利略”號探測器走向太空一波三折。

“伽利略”號探測器走向太空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最初,NASA計劃於1982年1月將它發射升空,後因改變飛行計劃,推遲到1986年5月。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爆炸,使“伽利略”號計劃再度推遲。之後NASA決定不在航天飛機裡搭載“半人馬”火箭,正是這一改變,“伽利略”號放棄了原來直飛木星的計劃,而採取了獨特的飛行路線,藉助於金星和地球的重力加速。這樣,它到達木星的時間也從原來的2年延長到6年。1989年10月18日,“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離開“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後,首先飛向太陽。此後,按照預定路線,先於1990年2月掠過金星,再於同年12月和1992年12月兩次掠過地球,以充分利用引力彈弓,然後才正式踏上飛往木星的征途。又經過3年的太空遨遊,1995年12月7日,“伽利略”號才終於進入繞木星飛行的軌道。(tosk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