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末代皇帝逃到国外,清政府懒得捉拿,这个汉人却坚持斩草除根

提到吴三桂这个人大家会想到什么?是冲关一发为红颜的痴情?还是先归顺李自成又投降满清最后又自立为王还当了5个月皇帝的反复无常?还是像我一样在各个武侠历史电视剧都会看到他的出现,他不是主角却哪哪都有他。稍微给大家介绍一下吴三桂,他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但我觉得他缺乏长远的政治头脑(这个我们等会详细说明)有点类似于低配的项羽(没有侮辱项羽的意思,项羽比吴三桂高尚一万倍)。

南明末代皇帝逃到国外,清政府懒得捉拿,这个汉人却坚持斩草除根


作为辽东总兵拥有带兵打仗的实力镇守边关本是抵御清军的,他手上掌握着明朝最强的兵种关宁铁骑号称是明朝的特种部队,本来崇祯皇帝还指望靠这只部队回来保护自己,部队还没到半路自己先吊死在煤山了。

南明末代皇帝逃到国外,清政府懒得捉拿,这个汉人却坚持斩草除根

明灭亡后来这支部队更是多方拉拢的对象,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吴三桂选择归降满清与农民军作战并且与南明军队作战,靠着关宁铁骑的硬实力打的对手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慢慢地他从明朝的降臣变成了满清的走狗,时间到了永历15年也就是顺治17年,吴三桂逼迫缅甸王交出永历帝,缅甸自知国力不可与满清相抗衡,为求自保只能将永历帝等人交了出去了,没过多久吴三桂便亲自将永历帝随行等人溢死,一时间全天下无数读书人明朝遗老骂他是乱臣贼子,三家姓,汉奸,卖主求荣的小人,满清的走狗等等。即便遭受天下人唾骂吴三桂照样平步青云被封为平西王驻守云贵两州。

南明末代皇帝逃到国外,清政府懒得捉拿,这个汉人却坚持斩草除根

吴三桂的动机是什么?

现在我们来分析分析吴三桂为何宁可被天下明朝遗老所唾骂的也要将永历帝处死?据说那时候大清内部对于永历帝的处理也是两极分化,当初大清打着旗号是为了帮助明朝消除内乱,如果将永历帝弄死那不是打了自己的脸了,那些汉人更是不会服从自己。况且清朝刚刚控制了中国大片的土地永历帝没必要花费精力去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对于一个都不在本土的永历其实无心去管是吴三桂上诉硬要把永历帝从缅甸要回来,本来朝廷要把永历帝押回北京吴三桂又上诉说路途遥远万一有人来抢永历帝怎么办请求立即处死。清廷想想也有道理就回复:行吧你随意解决。因为就算永历回了北京基本上不是被暗杀就是在小黑屋关上一辈子不过为了显示清朝的皇恩浩荡收拢明朝遗老的心还是不能明面的处理他看到吴三桂这个没有什么长远政治头脑的憨憨吴就顺水推舟让他做这个冤大头背锅然后加官进爵让他继续为大清卖命。

南明末代皇帝逃到国外,清政府懒得捉拿,这个汉人却坚持斩草除根

可怜的永历帝就被吴三桂蓄意谋杀了,有人说这是吴三桂正式成为满清走狗的投名状有人说是吴三桂与朱家有大仇这个我就不太相信,也有人说是永历帝第一次见到吴三桂时问他: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这个死亡三连击一下把吴三桂问懵逼,他内心遭受了暴击一下整个了人都没了魂似的。从此以后内心一直不安为了消除这个心魔就把永历杀了。还有人说是吴三桂的手下想劫持永历帝当开国功臣想救他出去继续抗清等等,吴三桂也明白如果永历不除后面还会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所幸就把永历帝杀了。

南明末代皇帝逃到国外,清政府懒得捉拿,这个汉人却坚持斩草除根

反过来想如果吴三桂能像其他人一样有点政治远见可能小时候没好好读书不知道鸟尽弓藏,没看过三国(那时候三国演义还没出世)学习一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拥护永历帝对抗满清那些慢慢销声匿迹的抗清武装肯定又会冒出头来像李定国,白选文,张煌言这些人肯定又会带着人跳出来搞事情,然后郑成功又会从东南那里捣乱一下如果能将这些资源整理归纳好好使用的话,虽然不说能将大清推翻赶出关外(毕竟那时候的八旗军战斗力惊人)但平分半壁江山应该还是有可能的,总比后面吴三桂起兵造反他还假惺惺的跑去永历帝前哭诉白衣素缟关键还打了个“兴明讨虏”的旗号然后自己虚伪的坐上皇帝强多了。

南明末代皇帝逃到国外,清政府懒得捉拿,这个汉人却坚持斩草除根

不然做司马昭还是做周公那就由他自己选了,这两种情况比他后来自己造反就做了五个多月皇帝的然后把锅扔给孙子的结局都要好

永历帝的死后,中原再也没有朱家正统继承人(那个朱三太子是假的不可信)给那些还正准备继续组织抵抗清朝的人当头一棒,李定国更是气的吐血身亡。最后得利的还是大清王朝从此中原再无正统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