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站起來就永遠沒有出息,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

下面一個重點告訴大家,就是“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我們信宗教、信主、信阿拉、信菩薩、請上帝幫忙,統統沒有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他力能夠幫助你的。學生求老師,請老師幫個忙,我說辦不到。我是你老師,也幫不了你。有時候請媽媽幫幫忙,也做不到。肚子痛,求媽媽幫我痛一下,可能嗎?不要說媽媽,上帝也一樣做不到。

人要怎樣才能做到?靠自己,自助則天助。自己保佑自己,上帝才能保佑你,一切來自自力。中國特有的經驗,唯有自己先站起來,自己幫助自己,才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佑,自己保佑自己,唯有這樣,才能得到他力。“自天佑之”這個天,就代表他力給你的感應。來自他力的一切,就叫感應;有感就有應,所以自己能夠自力站起來,“自天佑之”,那麼上天才能感應你。

自己如果站不起來,你躺在地上我扶你一把,會走路啦!如果我放了手,你又躺下去,下一次我再也不幹了!只好讓你永遠躺在地上。所以人要能自助才能天助,能夠自立自強的人,才能大吉大利。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易經》告訴我們:人生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任何一種外力都是靠不住的。

……

自己不站起來就永遠沒有出息,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

【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這就是孔子宗教哲學的意義!世界上多少人都想求上帝、神、菩薩的保佑。孔子說,沒有那麼簡單,菩薩、神不是傻瓜,你給他跪一下,他就保佑你啦!沒有那回事。人人都求上帝保佑,上帝太忙啦。兩邊打官司,都要請他保佑,上帝也不曉得保佑哪邊好。尤其我們大家拜菩薩、拜神,花最少的錢,求很大的願,所求的事情太多了。你想想,一個人花上一二十塊錢的本錢,買串香蕉呀、蠟燭呀什麼的,所求的就是發大財呀、升大官呀、保佑平安呀……很多很多,天下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所以孔子說“佑者助也”,佑就是保佑。他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上天有菩薩有神靈,是順其善道而助之,不是說你燒支香、磕個頭,菩薩就保佑你了。大家都知道,西藏都是信佛的,照說應該沒有土匪了!結果一樣有土匪。西藏土匪搶了人,馬上到菩薩面前懺悔說:“下次不再搶了”;到了下次照樣搶,搶完了又去跪下懺悔:“以後不搶啦”……這樣子就不是順了。

“人之所助者信也”,人要想求上天的保佑,必須先自助而後人助,這絕不是迷信,不是求神拜佛就可以得到上天保佑的。所以“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要有了信譽,別人才幫助你,人若沒有信譽,誰肯幫助?人都如此,何況菩薩?何況上天?

因此要“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尚賢”,就是要能向善,便“吉無不利”了。所以要想得到上天的幫助,必須要從自己先把人做好。“履”,古文就是走路,本來是指鞋子,後來引伸為走路。“履信”,自己做人要自信信人,要自強自立,自己為善。“思乎順”,思乎上天之意,上天有好生之德,是至善的。這是天意,天意是止於至善的。所以我們中國古人講“天心至仁”,天心是仁愛的。

“又以尚賢也”,這是注重賢德的行為,自己能夠尚賢有善行,才可以得到天的幫助和保佑。現在一般性宗教,大家都是在向神明行賄,好像菩薩上帝也都在貪汙一樣,而且善男信女們行賄還不花本錢,只要跪到那裡磕兩個頭,散會了哭一場,上帝就會保佑你。這個主意完全錯了!一定先要懂得自助天助的道理。自助天助、自助人助,這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所以人能夠自己尚賢,才可以得到上天的保佑,這樣才是大吉大利,無所不利。

……

學了《易經》的人,要懂得這個“窮則變,變則通”的原則,知道宇宙萬物都有一個變,自己更要知道來適應變。要想上帝保佑你?沒有這回事;菩薩保佑你?也沒有這回事。自助則天助,自助則人助。自己不站起來,想靠上帝幫忙,菩薩幫忙,那是傻瓜,那是笨蛋,那是情感上沒有辦法的人的一種愚昧。人只有求助於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沒有可靠的人,連你的父母,連你的兒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真能自己站起來,所謂天人合一,自助則天助,這是中國文化自助人助的道理。

愚味的宗教徒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另外的人來掌握,交給佛菩薩、交給上帝,自己不做事,靠上帝、靠佛菩薩給他弄飯吃,沒有這回事。所以《易經》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樣才能大吉大利,所以《易經》的文化完全是人的教育。如果自己不站起來,指望別人依賴別人,永遠是沒有出息的人。因此我們要效法我們的老祖宗,學學老祖宗們奮鬥創造的精神!

——節選自南懷瑾先生述著《易經系傳別講》

很多人在佛菩薩或某某上師前面磕個頭,菩薩啊!你加庇我!好像只要磕個頭,什麼事情都不要管了,菩薩會幫忙我,這是什麼心理?依賴心。所以,我常常對年輕人說:你不要來學佛啊!先去學做人,人都做不好,如何學佛呢?對不對?例如這種求加庇、求加持的依賴心理,如何能學佛呢?所謂加庇是你自己本身先健全起來,然後加上庇護,互相感應。自己不努力,自己不用功,佛菩薩想加都加不進去,想庇都庇不上去。

自己不站起來就永遠沒有出息,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

所謂加庇的道理,就是我們自己中國文化本有的觀念。古德雲:“自助天助,自助人助。”你要想得到別人幫助,自己先要站得起來。如同跌倒了,躺在地上叫說:“你們來加庇我啊!我站不起來呀!你們抱我到家裡,抱到床上,還要餵我吃飯啊!你們要加庇我啊!”你們說這像話嗎?只要你們依教修行,努力用功,自然會得到佛菩薩的加庇,你真有願力,自然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庇。我經常碰到學佛的人來說:老師啊!見了你回去以後,境界好得很,老師你加庇我。我說:別胡扯了,那是你自己用功。還有更妙的,有位同學告訴我說:在美國有一個人完全得到我的加庇,才有如此成就。其實,我連他是誰,名字都忘了,我哪有那麼大的本事?我的手哪有那麼長伸到太平洋那邊去加庇他?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努力。

——節選自南懷瑾先生述著《圓覺經略說》

“匪佑自天”,你一切求之於菩薩、上帝,沒有用,先要求自己,自己改過做好事、做好人,自助以後,天才能夠助你;自己不向好的路上走,光想求上帝、菩薩、天來佑你,不可能。我們曉得《易經》裡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儒家經常提倡“自助而後人助,自助而後天助”。《列子》的思想呢?“匪佑自天”,更進一步,以宗教哲學來講,尤其是《列子》的這個道家哲學是更深一層的生命道理,上天都不會保佑你,上帝也做不了主,閻王也做不了主,一切在自己的人為。“匪佑自天”,古代這個“匪”字,同“非”字相通,人的生命完全靠自己,沒有靠天保佑。

——節選自南懷瑾先生述著《列子臆說》

“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中國文化根本沒有迷信。中國人是說人助天助,要靠自己。上面兩句話就是說,懂了《易經》這些道理,上天就會保佑你。上天怎麼個保佑法?就需要你自己照《易經》的道理,做得合情合理,天人合一,要你的修養到達這個境界,就可以天人合一。再嚴格說,這個“天”並不是另外一種力量,只是自己的心。懂了《易經》的道理,以此道理做人,動靜都看準了,一定是一切都大吉大利,沒有壞的,一切都看自己的學問修養如何。

——節選自南懷瑾先生述著《易經雜說》

一個人學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發自醒,自己覺悟,自己成佛,這才是學佛的真精神。如果說去拜拜祈禱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薩保佑自己,老實說,佛不大管你這個閒事,佛會告訴你保護自己的方法。這一點與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一樣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

換句話說,你自助而後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壞事,趕快到佛菩薩前面禱告,說聲對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在西藏的時候,雖然是佛國,也有做土匪的,搶了人以後,趕快到菩薩前跪下懺悔,下次再也不敢了。下次錢用完又去搶了,搶完又來懺悔,反覆來去,自心不能淨,佛也不會感應的。所以一切要自求多福,佛法就是這個道理。

自己不站起來就永遠沒有出息,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

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把他老人家修道,證道的法門,通通告訴我們了,你依照這個樣子做,你一樣可以成佛。他沒有辦法幫你成佛,要自性自度,他沒有辦法替你修啊!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所以佛說的是老實話,他說沒有一個眾生是需要我度的!我也不能度呀!必須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人人都要自求解脫,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誰都救不了你。

求上天的保佑,菩薩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薩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麼保佑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麼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薩與你中間的電線、電波就接得上了。你一天到晚去殺人放火、做壞事,然後說,菩薩保佑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節選自南懷瑾先生述著《金剛經說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