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腸道菌群構成和飲食與生活方式相關


Nature:腸道菌群構成和飲食與生活方式相關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科學家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體腸道菌群的構成主要由飲食和生活方式決定,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小。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超過99%都是細菌,大約有100兆,經16 S測序鑑定出超過1 000個不同的種類,足以證明腸道菌群種類的多樣性。在腸道菌群中,可以培養到的細菌有400餘種,依據其數量多少可以分為優勢菌群和次要菌群。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減少到15%,而癌症患者腸道內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這些微生物可抵禦外界病原體,分解食物中存在的難消化多糖從而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乙酸、丁酸、丙酸這類重要代謝產物,這些產物可作為直接能量來源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利用,參與調節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釋放。如丙酸鹽可直接被腸道菌群利用產生葡萄糖,而宿主對葡萄糖的代謝調控失調是肥胖及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因素。丁酸可增加乳酸桿菌的產量而減少大腸桿菌的數量。腸道菌群能影響宿主免疫系統,菌群代謝產物如內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可引起胰島素抵抗和其他免疫失調。同時菌群可產生更為廣泛的代謝產物如膽酸等,腸道中膽酸增加可阻遏法尼酯X受體,該調節機制與肥胖症進程密切相關;對宿主的代謝水平甚至行為及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對代謝、免疫、心血管功能等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能影響情緒和行為。不同人的腸道菌群構成存在明顯差異,科學界此前認為這主要由遺傳決定,但新研究顯示遺傳因素導致的差異只佔2%。

Nature:腸道菌群構成和飲食與生活方式相關


研究小組分析了約1000名以色列人的基因組和腸道菌群數據以及他們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和藥物使用情況等。這些人來自7個不同的族群,生活環境相似。結果顯示,沒有血緣關係但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腸道菌群構成高度相似。

分析還發現,在預測血糖水平、肥胖程度等指標時,把腸道菌群構成考慮進去,能大幅提高預測的準確程度,優於只考慮遺傳和環境因素的模型。

這一新發現意味著,通過調整腸道菌群來治療疾病、改善健康指標時,一套方法將適用於有著相同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整個人群,無須根據個人基因組單獨制訂方案

Nature:腸道菌群構成和飲食與生活方式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