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365天都很忙,請你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

“如果你說你在下午四點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很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這是《小王子》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知道你會來,所以我在等。連等待都是幸福在蔓延,那是幸福降臨前的發酵,那是甜在心裡的時光。

我一年365天都很忙,請你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

曾幾何時,儀式感這個詞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出去吃飯,飯菜就緒,準備下筷,等等,我先拍照發個朋友圈。出行上車前,等等,我先拍個照,咔嚓,一個捂著身份信息只留目的地的照片產生了。有時候,這樣的朋友圈是為了變相告訴別人我近期不在家,有事兒電聯,但更多的時候,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某種優越感,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強調儀式感無可厚非,這本身是對生活的一種尊重。但過分強調儀式感,就是做作,我們周圍中並不乏這樣博眼球,博出位的鮮明例子。

我一年365天都很忙,請你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說法,如何在餐桌上通過關鍵詞提煉評價一個人的品味。西餐、甜品和景點。對於裝腔作勢,愛慕虛榮的人,你任意提一下,ta就會滔滔不絕。並且開場句式一般是如下,哎呀,那個我去過,我去,這個我懂,哎呦,這些我知道。你只需要眼中閃著小星星,不時發問兩句,就毋須擔心冷場了。

一般用這種句式給你講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曾經地位優越,後來失敗的人,虎落平陽。另一種是,剛剛脫離失敗,第一次或者僅有的幾次接觸過這些東西,充滿新鮮感,非要給大家當當老師,顯得自己很專業,因為要顯得專業,因此多用肯定句式,有人提出異議的時候,都會指責你說的不對。就算真的被人指出錯誤,也就一言不發,但絕不會承認。我們日常多見到的是後者,總有一些人喜歡高調四處炫耀以來證明自己的無知,不是麼?

我一年365天都很忙,請你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

生活這麼忙,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你怎麼樣,關我屁事,我怎麼樣,關你屁事。做好自己事情,不要對別人指手畫腳,也不要假惺惺地故作聰明,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

有兩種人最討人厭,一種是不拿規矩當回事兒,一種是太拿規矩當回事兒。最令人反感的是將二者融匯貫通的人,對別人裝模作樣講究條條框框的規矩,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卻狠狠地踐踏規矩。

做人似乎還是要真誠一點。本就凡人而已,沒必要高調地標榜自己。對於我而言,很多時候還是要學會獨處,向內求得心靈的平靜。

愁來愁去,閒愁最苦。人生還是那麼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麼樣一個世界,毋須一定要加入把自己看得偉大。對於煩悶,當有不屑的看待,多留心生活中細微之處,多板磚弄瓦。加入一些不喜歡的小玩藝兒,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我一年365天都很忙,請你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

真正的智慧不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深刻認知,並在其中發現了內在秩序、邏輯和精神性。真正的智慧,在於明瞭是你的內在秩序、邏輯和精神性創造了你對這個世界的深刻認知,並能永遠改變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我認為有這樣一個反饋環非常重要:在這個反饋環中,你會不斷地回顧自己所做之事,每時每刻質疑自己,並反思如何把事情做的更好。

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會低下頭,用一顆謙卑的心態面對生活。至於以前犯下的過錯,我請求得到命運的寬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