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近年來,“大數據”家喻戶曉,在此次疫情防控保衛戰中也隨處可見大數據的應用。

在大數據的助力下,防疫工作成為了一場科技信息戰。獲取疫情動態和防疫知識變得更容易,快速摸排、遏制疫情傳播變得有據可依,疫情防控更加快速高效。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01 遷徙大數據:追蹤人口流動

因春節和疫情的影響,在1月23日武漢封城前夕曾有500多萬人離開了武漢。那麼500多萬武漢人都去哪了?根據百度遷徙大數據可以追蹤武漢人的去向。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武漢遷徙人數從1月20日開始大幅度增長,在1月21日-1月22日,形成出城高峰。從1月10日開始至1月23日,武漢人遷出目的地前3個地點均為湖北省內,分別是孝感市、黃岡市、荊州市。

此外,通過百度地圖的疫情小區數據,公眾可以隨時查看所處地市的最新疫情分佈情況、周邊人流聚集地以及患者活動場所等。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這些數據的基礎是用戶授權的地理位置等數據。利用這些用戶數據開發的應用為疫情期間政府掌控人口流動情況、有效應對疫情提供了幫助,也為公眾安全出行提供了指引。

02 運營商大數據:助力疫情管理

“戰”疫之下,當然離不開運營商。通過移動短信小程序可以幫助社區工作者快速完成社區居民健康情況收集,助力防控工作高效推進。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此外,三大運營商還為手機用戶免費提供本人到訪地短信查詢服務。該短信可作為本人的行程證明使用。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03 交通大數據:準確甄別避免二次擴散

疫情發生後,公眾普遍關心自己是否有與確診或疑似人員同乘一個航班、一列火車、一輛大巴的經歷,以及是不是密切接觸者。此時‘密切接觸者測量儀’應運而生,用戶只需掃描二維碼進入系統,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就能迅速查詢自己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中的密切接觸者。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密切接觸者測量儀”接入了鐵路、飛機及客運大巴的乘客身份證數據進行關聯查詢,能快速精準辨識出‘密切接觸者’,為民眾消除恐慌、及時排查,有效避免病毒二次擴散提供了幫助。

04 疫情分佈大數據:實時掌握最新情況

“今日新增病例多少”“疫情還要持續多久?”……為了讓公眾第一時間瞭解最新疫情信息及防控進展,大數據技術派上了用場。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依託大數據技術,各平臺以疫情地圖、疫情趨勢、疫情分佈等形式,實時播報疫情動態。這些大數據平臺為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數據支撐,對於增強公眾科學防控知識具有積極作用。

05 大數據闢謠:及時破除虛假消息

疫情發生至今,謠言成為公眾恐慌的最大源頭。相較於過往熱點事件中的謠言傳播力度,本次疫情中謠言的破除速度有明顯提升,不少謠言的存活時間只有1天左右。謠言週期大大縮短,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見招拆招”。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各平臺紛紛開通闢謠功能,依託大數據實現信息共享、快速查詢。闢謠功能的上線,使公眾在魚龍混雜的信息中甄別謠言迴歸理性,對於及時安撫公眾恐慌情緒、遏制謠言蔓延,從而在疫情中正確行動起到了積極作用。

06 綜合大數據:助力有序復工

企業復工複查也離不開大數據的應用。比如浙江省就利用“大數據+網格化”的方法研判疫情,通過彙總疾控、通信、電力、交通等部門提供的大數據,率先推出“企業復工申報平臺”。

“戰”疫之下,你能看到大數據應用的多少種可能?

企業內部首先把人員名單通過平臺在線提交給政府,政府人員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篩選,幫助企業篩查可用復工人員,降低疫情輸入風險。


此次疫情防控戰中,大數據被廣泛應用於決策、發現、應對的全過程。

隨著各方在蒐集數據和運用數據中的協同合作,全國各個地區都緊密聯繫在這個數據網絡中,大數據已然成為人類征服疾病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