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杏山落魄時,只有杜月笙伸出了“橄欖枝”,他比黃金榮格局高!

上海灘的英租界,當時是由英、美兩租界合併而成的。因此,它的勢力範圍要比黃金榮當家的法租界寬闊得多,也是上海灘的商業中心。在那裡,聚集著一批大佬。沈杏山便是其中之一。

黃金榮當家的法租界幫會,跟英租界大亨明爭暗鬥,他曾親手閃了沈杏山一巴掌。杜月笙發達後,為擴大影響,便使出以柔克剛,化敵為友的妙招。以宰相的肚量,向沈杏山伸出了友誼之手。

沈杏山落魄時,只有杜月笙伸出了“橄欖枝”,他比黃金榮格局高!

兩年前,倒黴運的沈杏山到天津避了一陣風頭。天津雖也有租界,卻是欺生客,他混了幾個月又灰溜溜地回了上海,躲在家裡捱日子。

杜月笙覺得此人是個人物,此時來個雪中送炭,豈不是將來能為我所用。他瞅準機會馬上行動,可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由老闆出面安撫必能事半功倍。所以他想去遊說黃金榮。想到這裡,他立刻來黃公館見老闆: "金榮哥,聽說沈杏山回上海了。”

沈杏山落魄時,只有杜月笙伸出了“橄欖枝”,他比黃金榮格局高!

“哦”,黃金榮對人世俗事已百無聊賴。重提沈杏山,自己也提不起勁, "姓沈的回來要重開碼頭? "

杜月笙在旁察言觀色,順便說道: "他哪能有這個膽子。”

黃老闆長嘆一聲: "姓沈的也是個角色,當初我脾氣躁,為爭碼頭打了他一次,凡是人總是要掙張臉皮嘛。”

沈杏山落魄時,只有杜月笙伸出了“橄欖枝”,他比黃金榮格局高!

杜月笙見老闆抱有息事寧人的態度,暗暗高興。他順水推舟,漸漸引出他的真實來意: “金榮哥,你拉他一把吧。”

黃金榮不住地點頭。“大水衝了龍王廟,都是混這碗飯的。月笙,有機會你開個差使給他吧,算是了卻前賬。”

杜月笙生怕他變卦,緊追一句: "金榮哥,我陪你走一趟,也顯顯咱黃門的大肚量。”

黃金榮被說動了心。果然登門安撫了沈杏山。沈杏山喜出望外,忙喚來愛女四小姐春霞敬茶。杜月笙一見這玲瓏俏麗的少女,頓時又生一計,啟口問沈杏山: "杏山兄,四小姐不曾嫁人吧,老杜討杯做媒酒喝了。”

沈杏山落魄時,只有杜月笙伸出了“橄欖枝”,他比黃金榮格局高!

沈杏山一聽杜月笙保媒,更是受寵若驚,慌忙應道: "豈敢,豈敢。不知哪位公子哥肯娶醜女。”

杜月笙一笑,指指黃金榮: "金榮哥家的二郎源泰。”

黃、沈由冤家成了親家,給沈杏山撐足了面子。沈杏山對杜月笙實是感激涕零。

在送別黃、杜時,沈杏山悄悄湊著杜月笙耳邊說: "士為知己者死,杏山甘願為杜先生赴湯蹈火。”

收服“大八股黨” ,是杜月笙下的第一著高棋。這高招給他帶來的不只是堂皇的高冠,更重要的是實力,是一支能為他拼奪的御林軍。大八股黨有何懼,制服沈杏山,使他深深懂得了古人所云"擒賊先擒王”的真正涵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