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秀,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秀才出身的劉秀,在群雄並起的亂世,興復漢室,一統江山,開創了“光武中興”之局面。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統一了中國,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以懷柔為道,以文治國,與民休息,善待功臣,封雲臺二十八將。自公元25年至57年執政,在位33年,立下豐功偉績,是當之無愧的開國明君。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劉秀在起事之前,給人的印象是謹小慎微,膽小怕事。實則,這是成大事者低調罷了。在局勢明朗之前絕不肆無忌憚,膽大妄為,一旦機會成熟就會當機立斷,毫不遲疑,這可能就是真正懂得深謀遠慮的英雄跟平庸無能的野心家之間最大區別吧。

地皇三年,南陽鬧饑荒,災情嚴重。劉秀的哥哥結交的賓客中有人搶劫,劉秀怕受牽連,躲到新野。閒居無事,到宛縣做糧食買賣。宛縣有個叫李通的人,勸他起兵奪取天下。劉秀深知哥哥劉縯許多豪俠人物交情深厚,有遠大的抱負,欲成大事。根據多日的觀察,劉秀覺得王莽必然會倒臺,於是在深思熟慮下與李通商量好了起事的時間。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這年十月,劉秀起兵。十一月,軍隊已經勢如破竹,拿下了棘陽,但在小長安與官軍對峙,卻敗下陣來,只得灰溜溜地退守棘陽。劉秀單槍匹馬,見形勢不妙,倉皇而逃。小長安吃了敗仗,軍心不定,新市、平材兵士氣頹廢,都想半路逃走。恰巧當時王常、成丹為首的下江起義兵五千餘人到達, 經劉縯、劉秀、李通抓住時機,促成了兩軍合作,士氣大振。

王莽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廣徵懂兵法的能人,招募猛土,重振旗鼓組建軍隊,領兵約有43萬。劉秀的將領自己方是寡不敵眾,不敢再繼續應戰。於是只得先吃了眼前虧,迅速返回到昆陽城中,從長計議。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劉秀沉著自信地向將領們分析了眼前的有利形勢和光明的前景,說服大家不可畏縮,出兵作戰才是硬道理。他雷厲風行地命王鳳、王常死守城門,和李軼等13人騎馬不懼生死乘夜闖出城南門,四處奔走召集其他軍隊。可謂是“兵”到用時方恨少。萬幸的是,劉秀的運氣不差,儘管當時昆陽城下的王莽有千軍萬馬,但劉秀還是順利從敵人的眼皮底下逃出了城。劉秀當機立斷到郾縣、定陵一帶,把那裡的軍隊全部集合起來用以助力昆陽。

公元23年六月,劉秀搬來了救兵王鳳、王常,二人率軍幫助劉秀衝殺出了城,王莽軍受到內外雙重夾攻,慘敗而歸,王莽主力軍因在戰役中受到重創,幾乎全被剿滅。這年劉秀年29歲,卻初露鋒芒,名聲大振!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忍人之所不能忍,成人之所不能成

凡大事之人,必然有其過人之處。客觀上看,劉秀除了昆陽大戰嶄露頭角外,不過是一個唯命是從的白面書生而已。但在哥哥被殺這件事的處理上,劉秀卻表現出了常人根本無法做到的冷靜和剋制,正所謂忍人之所不能忍,成人之所不能成,此後歷史的進程也印證了這句古話。

更始元年四月,漢軍攻克宛城之後,更始皇帝劉玄在此定都。但就在此時,更始皇帝的旗子下面出現了內訌。由於劉縯兄弟威名很大,劉玄聽信讒言,遂把劉縯、劉稷兩人一併殺掉。劉秀在昆陽接得長兄劉縯被殺害的消息,幾乎昏厥。但他仍對劉玄十分恭謹,絕口不提自己的戰功,想方設法消除劉玄對自己的猜疑。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以南陽豪強為主體的劉秀軍作戰有方,禁止擄虐,為民心所向,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優秀的劉秀軍隊為劉秀的成功埋下了伏筆,使他在與王莽的較量中獲勝,也為日後削平割據戰爭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劉秀所作的貢獻難以估量!

戰與和的策略

劉秀登上皇帝寶座之後,面臨的不是一個四海昇平的時代,而是群雄割據的時代,不少人都想自立稱王,局面錯綜複雜,農民起義的氣焰很是旺盛,劉秀的皇帝寶座也被眾人覬覦,想稱霸一方的人比比皆是。劉秀首先對付的是些自稱為王的“小兵小將”,在中原地區迅速擴大了勢力。

建武五年,中原地區的主要對手都已經被打敗了,最大的勁敵彭寵讓劉秀如鯁在喉。建武五年春,劉秀心生一計,下詔凡是能助他討平彭寵的人,可封為侯。數日後,彭寵的首級就被獻給了劉秀,此時,統一戰爭的前一階段基本結束了。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然而剩下的割據者也是不容小覷的,隗器和公孫述的勢力都很強大。其實隗囂和劉秀一開始並非是敵對關係,隗囂還曾幫助劉秀平了不少亂,除掉了不少勁敵。 然而建武十年十月,隗氏勢力也被劉秀消滅了。隗囂覆滅後,盤踞巴蜀的公孫述成了劉秀眼裡最大的割據勢力

建武十三年,劉秀開始了伐蜀之役。為了打敗公孫述,劉秀增派援兵從北面幫助岑彭。後劉秀還親自上前線指揮,十一月成都被攻破,公孫述斃命,劉秀成功地平定了蜀地。

劉秀自公元25年即帝位,經過11年的東征西討、南平北伐,終於結束了豪強割據的局面,恢復了中國的統一。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大亂之後的大治

經過多年的戰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劉秀心繫萬民,決定採用了休養生息,與民休息的政策,讓戰亂後的百姓得以調養。劉秀據帝位33年,結束了戰爭和混亂,既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也恢復了社會的秩序。

為了實現盛世漢朝,劉秀下了很大功夫。劉秀深知唯有避免戰爭,才能換來百姓的安穩生活。王莽亂後百姓疾苦就是最好的例子,吸取教訓的劉秀為了保證百姓有足夠的時間發展生產,在統一全國後,基本做到了絕口不談軍旅,為眾生創造嚮往的和平環境,經濟也得到了發展,中興的願望基本實現。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劉秀平定海內之後,想法設法地促進農業發展,奴婢問題得到了劉秀的高度重視,劉秀明確禁止主人不得殘害奴婢,還曾多次提出要給奴婢自由,將過剩的奴婢轉化為農業生產力。減免賦稅也是劉秀為促進農業生產的一大舉措。劉秀將王莽時的十稅減到三十稅,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為了增加農業生產力,劉秀還讓一些士兵復員回家。

作為帝王,與其他封建帝王比較起來,劉秀不喜奢侈,他更喜歡過簡樸的生活,自秦始皇以來,皇帝的後宮有的多達數千人,而劉秀僅僅設了皇后和幾位貴人、美人,大大地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建武三十年 ,大臣們諫言劉秀到泰山封禪。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

劉秀重修身養性,對於旁人對他的歌功頌德不以為然,沒有采納大臣們的諫言。兩年之後,劉秀才親登泰山封禪。劉秀回來後,各地經常出現祥瑞之兆,這讓劉秀深感欣慰,覺中興的目標已經實現,遂改元,換掉了年號。這年是建武三十二年,被劉秀改為中元元年,中元二年二月,一代開國明君光武帝劉秀逝世。

小結

劉秀審時度勢,在位33年的他立下豐功偉績,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在劉秀63年的漫長人生中, 他居帝位33年,立下了不少豐功偉績。劉秀死後,其廟號被追認為世祖,在很多人心中,劉秀是開國明君。作為中興皇帝,光武帝劉秀算得上是一個仁帝明君。他的成功源於他看清局勢,起兵反對王莽,在他的勵精圖治下,不但實現版圖的大統一,而且實現了權力的大一統。 由於劉秀的文韜武略,漢朝的中興夢得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