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5月4号,B站制作的宣传片《后浪》在各大媒体热播,演讲人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作为前浪慷慨激昂的寄语后浪:不负青春,抓住时代给予的巨大机遇。在国家崛起愈发拥抱世界的环境下,尤其是疫情阶段,前代人跟90后00后聊青春聊奋斗是件很特别的事。

主讲人何冰是优秀的话剧演员,演讲铿锵有力确有一股五四的热血范儿,他感慨这一代年轻人拥有时代机遇和无限可能,表达了对他们阳光、自由、自信的羡慕。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很多人尤其年纪稍长的对演讲感同身受纷纷转发甚至热泪盈眶,而对比之下一些小鲜肉表达了不同的理解,觉得片子更像是编排过的鸡汤,是上一代人的无聊自嗨亦或漠不关心,只关注金字塔顶端的年轻人,而没看到广大青年的实际状况,即使出于善意也是一种不尊重。

“看了没有感觉 ”

“喝完鸡汤 前浪让你交房租了!”

“后浪是韭菜...”

“不需要前一代人代表我们”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我觉得视频中的年轻人不能代表我,更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年轻人。中国并非只有一二线城市,城市以外未必能大有可为,但一定有一片广阔天地。并不是去旅行去蹦极才是唯一的勇敢,并不是学乐器玩无人机才是唯一的充实,并不是去求婚开派对才是唯一的浪漫,否定也并不能代表着什么。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太多种生活,根本不是一句“中国年轻人”就能定义的。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中国仍然有年轻人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他们希望能有一台手机只为了和同学一起上网课。中国有太多年轻人,中国的年轻人该想想自己是谁是何处境想要什么,不要轻易地被外部的声音裹挟着自己前进。”


乍一看有些不可思议,大有彼之感动吾之鸡汤之感,仔细想来不同理解也属正常,两代人看的角度不同: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图片里的粮票现在很多小朋友只在课本里见过一面,而亲历集体化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人看来确是真实的生活。那个时代,一个人一月吃上二两肉算不错(第一张肉票的单位是钱也就是0.1两),生活必需品都要按票购买还未必买的到。何冰这批人小时候整体生活水平跟现在天壤之别。能吃饱,不时吃到肉,家里有电话的生活已经夫复何求了。对比之下,现在的小青年即使穿不上Nike也有拼多多上不到百元质量不错的国产篮球鞋,视频网站剧集五花八门,国内外同龄人的vlog让乡村少年也能感受埃菲尔铁塔下仰望是个什么样子。至于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30平以上,要知道60后结婚时很多人有个放床的房间就能过日子了。职业选择方面,市场经济不发达时期,个人职业规划更像流水线上的一环已被大体安排好,一干一辈子的职业比比皆是,而鼓足勇气跳出体制的创业者银行又怎敢给你启动资金?如马云爸爸所说,当年创业时到处借钱求人,抵押房子才好容易凑够5万,对比之下,现在学生党的消费贷着实潇洒。横向看来,疫情时期自不用说,经常被拿来对比的邻居印度如今很多人还住在贫民窟,1000人共用一个厕所,社会上升通道仍在跟种姓制度激烈博弈...

身在福中往往觉得理所当然,因为没经历过。正如小朋友们不知道从固定电话到如今人人手上的农药机经历了怎样的变迁,IPhone问世时的石破天惊是没用过大哥大的人很难感受的。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试想来,一个目睹四十年经济腾飞8亿人脱贫的何冰老师,看到如今小鲜肉拥有的盛世繁华会有怎样感慨,更不要说百年来知识分子承载的五四追求,百年前那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发出了改变国家面貌的呼喊:世界,请你跟我平等对话!从第一条自主铁路,到第一座制碱工厂,从科技追求到社会制度理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走了百年,坎坷沧桑。那批人的格局,勇气,能力是不输现在年轻人的,无论你是否感激都无法改变他们为现在的繁华时代打下坚实基础的事实。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眼睛,但给了我们共同的河流!了解那个时代的家国情怀就不难理解何冰的感动了。而不同的时代也给了我们不同的话语体系,年轻人更喜欢自主独立的表达尤其B站用户从审美上对于聚光灯下的表达形式不熟悉,甚至有故意解构主流话语的习惯。对话方式的建立是前浪后浪需要共同完成的功课。前浪感慨后浪中的天马行空激情飞扬,同样,对于年轻人成长中的新压力的理解足够么?竞争激烈的大城市,高居不下的房价,996是很多青年面对的新的生活日常,我们有很多从小就能拥抱世界的骄子,还有更多小镇年轻人。他们刷抖音玩快手,惊喜于世界的广阔与多元,也会感受到无形之中的peer presure——我不拍网红奶茶,我没有限量款球鞋,我想攒钱出国旅游,我还在为房子打拼,我还想这个月能拿外卖订单的好评奖金,我还想在老家经营果园销往各地,我们玩B站的很多也是现实压力大才上来吐槽发弹幕玩鬼畜,是的,我的笑只是我穿的保护色,我们当然知道这个时代给与了施展勤奋和才华的空间,只是前浪,请你们也用心看看我们的迷茫与苦恼请你们多拉我们一把! 这次演讲开始是B站的破圈宣言因为被不同年龄层关注引起社会共鸣,这本身也是沟通的进步,我们越发看到B站上有很多会思考、视野开阔的年轻人,也发现父辈们同样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愿意了解这个时代新的生活方式。


前浪的时代 后浪的生活


我们一直在同一条河流

请拥抱身边的浪花

因为这是更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