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大學》裡的中國財富智慧。

古人如何處理德與財的關係?

《大學》有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這段經文是講,君子應該謹慎地修養德行。具備了德行才能獲得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能適用財富。德行為根本,財富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因此,財富聚集在國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離散,財富疏散給百姓,百姓就會聚在國君身邊。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獲取的財富,也會被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奪走。

《大學》的經文下面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德行是本,財富是末。如果治國者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

那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應該如何理財呢?

《大學》中也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原則:“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如果國君特別貪財,把財富都聚在自己手中,那就會失去民心;如果國君仗義疏財,用財富來造福於百姓,藏富於民,那百姓就會聚在國君身邊,這個國君也會贏得民心。

這個道理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我們一定要完善財富分配機制,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分享到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這是我們國家凝聚共識,繼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鄧小平在1985年的時候就說:“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地走了邪路了。”

在1990年的時候,鄧小平說:“如果中國只有一千萬人富裕了,十多億人還是貧困的,那怎麼解決穩定問題呢?我們是允許有差別的,像過去那樣搞平均主義,也發展不了經濟,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搞共同富裕,我們要的是共同富裕,這樣社會就穩定了,中國情況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起來了,還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億多人仍在貧困之中,也不會有穩定。”

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所說的這兩段話與《大學》裡提到的理財觀念完全吻合,大家可以互相參照,理解。

中國古代的經濟哲學,它是建立在道德倫理本位之上的,絕不鼓勵統治者與民爭利,反而鼓勵統治者輕徭薄賦,讓利於民,藏富於民。這樣的國家財政理念在今天仍然不過時。

完成統一的大秦帝國並沒有給人民帶來真正的福祉,反而成了壓榨人民的機器。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知道治理一個大帝國不能一直採用戰時體制,於是,西漢初期就以道家思想作為治國理念,提倡“無為而治”,用“黃老之術”治國。通過這種“休養生息”的政策贏得了民心,也鞏固了政權。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悖”就是違背常理的意思,這段話的意思是:因此,所以你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獲取的財富,也會被別人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奪走。

意思是,這段經文是通過講語言的出入,來明白財貨的出入,講的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我們說話如果不順天理,不順人心,是“悖而出”,“悖而出”的結果就是必定“悖而入”,即我們說別人的壞話,別人也會說我們的壞話。

另一方面,賺錢與花錢也是同樣的道理,你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富,也會用不正當的手段花出去。所以,賺錢必須合理合法,不能見利忘義,不擇手段。“見利忘義”就屬於“悖而入”,這樣的財富是不能長久保持的,就像好多貪官貪汙的錢,說不定哪天被查到,不但被上繳了,人還會被抓到監獄去,這就叫做“悖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