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就是對自己有足夠的清醒認識


智慧,就是對自己有足夠的清醒認識

1

人人皆求智慧。

沒有智慧的認知,什麼事也幹不成的。聰明人和普通人比起來,方方面面都大不一樣。

有的人看一遍就能背,看一眼就會做,彷彿一切都是天生的。

和他一起學習、做事,你得活活氣死。

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解出來的難題,他可能三分鐘就搞定了。

就平常人而言,有一份聰明才智,就有了一份建功立業的保障,就有了一份出人頭地的可能。

在學習、做人、做事時,能有一點點的智慧,也是極好的,一輩子吃喝也許都不愁了。

但令人不解的是,有的人看起來很聰明,卻一事無成。如楊康、歐陽克,最後不都死得很慘嗎?

有的人,看起來十分愚笨,卻終成大家、功成名就。如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因此,智慧到底是什麼?是我們說的很聰明嗎?

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2

孔老師下了這樣一個定義:“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老師教人,因材施教,既講契機,又要契理。

用大家理解的話說,見什麼學生、什麼資質,就講什麼道理。

同一個問題,跟張三講的是一套,見到李四就換一個講法。

這是最高明的教學方法。

我們現在教育,千篇一律,死板硬套,處處都是標準答案至上,不知變通,把好好的道理講成枯燥無味的教條,硬生生地使很多人失去了探究學問的興趣。

真是罪過。

但要明白的是,無論怎麼講,孔老師都是十分契理的,都是正確的。

什麼是智呢?孔老師說,你知道的就說知道,你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是有智慧的表現。

意思看起來淺顯,但真的理解並做到這一點的可不多。

反而,知道的說不知道,不知道的偏偏冒充知道,這樣的人太多了。

為什麼這樣就沒有智慧了呢?

知道的說不知道,態度上就十分消極。凡事一問三不知,這樣的人,什麼事都辦不在。聰明又有什麼用?

不知道的偏說知道,這不僅僅會把事辦錯、辦砸,還會助長驕慢之心——你的學問事業一定不會再進步了。

你見到幾個喜歡吹牛的人受人尊敬了?

千萬不要以為文意淺顯,把這句話小看了。

3

對於這句話,也有人認為沒有這麼簡單,還有另外一種理解。

小時候,我也常聽到長輩們講這樣的話: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永遠是不知道的。

不好好琢磨,這話還真有點象繞口令。

我們換個說法:成功者總有成功的理由,失敗者總有失敗的原因。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大富翁,但身體很差,天天求上帝給自己一個好身體。有一個乞丐,身無分文,但身體很好,他天天求上帝保佑自己能發財。

上帝真被他們倆求來了,於是找他們兩個商量:你們倆把健康、財富互相換一換。

他們同意了。

於是富翁有了好身體,但錢沒了;乞丐有了億萬家產,但身體變得很差了。

三年後,上帝又來回訪他們,結果發現:富翁失去財富後,天天想辦法賺錢,很快又成為億萬富翁,但不會休息,身體又變差了。

乞丐有了家產後,很會保養自己的身體,健康完全恢復了,但不知道如何理財,又敗光了自己的財產。

這不是神話。

現實中,有的人中了頭彩,幾年後就身無分文,就是最好的證明。

知道的人,不用他人勸說,他就是知道。

不知道的人,你天天勸說他,也沒什麼用,他永遠不會知道。不然,世上就不會有“對牛彈琴”這一詞了。

能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智慧。

這種說法也是有道理的。

4

說到這裡,還有一種情況,值得分析一下。

前面講到的,“知之為知之”,不僅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知道的,不能隱瞞,要真誠相待。

但古人在“大智若愚”的說法,什麼都知道,但看起來象個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這還能算“知之為知之”嗎?

其實,大智若愚是教人不要把聰明寫在臉上,不要處處裝個很厲害的樣子。做人要樸誠、低調、本色,這是一種人生智慧。

處處顯擺,那種人至高也不高的。

大智若愚,講的是一種做人方式、方法,是做給別人看的,有謙卑待人的含意在。

知之為知之,講的是一種做人的態度,是一種真正的學問之道,不僅是指處事、也指待人。

何為智慧?把自己知道的仁者愛人的大道理,勸人為善的理念,與好學者分享,就是最大的智慧。

對於自己不清楚的,認知很正確,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就能提升自己智慧。

做到了這一點,別人不覺得你在顯擺,而且覺得你實在又真誠,甚至有點愚的樣子,這種人就很不簡單。

如果,能朝這個方向前進,就一定能跳出“不知道的永遠不知道”這個陷阱,這才是真正增長智慧的路子。

如果,你看了,還不懂,你就是“不知為不知”了,我也沒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