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宿”在夜空中有什麼作用

我們在“ ”裡知道了,一個“恆星月”是27天多一些,把月亮每天經過的比較亮的星星定為一個“星宿”,一共定義了二十八個星星。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定義這“二十八”個星星呢?

“二十八星宿”在夜空中有什麼作用

我們知道星星大部分是恆星(相對位置不怎麼變動的星星),在夜空中 金、木、水、火、土是五個行星。

天上還有月亮和太陽。

五個“行星”和月亮、太陽,相對恆星是變化的。我們就可以用“二十八宿”記錄他們運行到的位置,比如《左傳》裡就有“歲在星紀”“歲在鶉火”的記載,“歲”是“歲星”,也就是木星。“星紀”“鶉火”是“十二次”,和“二十八宿”有一定的關係。

“二十八星宿”在夜空中有什麼作用

《漢書·律曆志》中把“二十八宿”和“二十四節氣”也對應了起來,比如“星紀,初鬥十二度,大雪。中牽牛初,冬至。”“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二十四節氣”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二十四”個點。

“二十八星宿”在夜空中有什麼作用

所以“二十八宿”是古人在“天球”上的定位點。

那麼“二十八宿”把“天球”均分成了28份嗎?

還是《漢書·律曆志》“角十二。 亢九。 氐十五。 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一。東七十五度。”其中“十二”“九”是在“天球”中所佔的“度數”。

從上面看很明顯不是均分的。

“二十八星宿”在夜空中有什麼作用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二十八宿”有的在“天赤道”上有的在“黃道”上,有的既不在“黃道”又不在“天赤道”上。

我們知道“北極星”是會變的(參見 ),所以“天赤道”也會變化,那麼距離比較近的兩個“星宿”間的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嗎?

歷史上是發生過這種事情的。

例如13世紀後,觜宿的“距星”和參宿“距星”的赤經前後調轉,後來就把觜宿和參宿的“距星”改了。

這是一個原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古人很容易把天空中比較亮的星星當作“距星”,但有的比較亮的星星離“天赤道”比較遠,後來就改用“天赤道”“黃道”附近暗一些的星星作為“距星”。

為什麼改成“天赤道”“黃道”附近的呢?

“二十四節氣”是“黃道”上的點,月亮,以及五個“行星”也大致在這一帶,比較好觀測。

“二十八星宿”在夜空中有什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