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中小銀行信用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 曾剛

2009年以後,中國的債務水平持續攀升,尤其是企業部門的財務槓桿,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速。但與此同時,實體經濟的增長則從2012年以後持續下滑。債務的不斷累積,對應著的卻是投資回報的逐步降低,企業的利潤難以產生足夠的現金迴流以覆蓋融資成本,導致企業的償債壓力開始增大。這對銀行,這意味著信用風險的持續上升。

一、中小銀行信用風險的現狀

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與實體經濟的下行與結構調整相對應,銀行業的信用風險也從2011年4季度開始持續上升,不良率和不良貸款出現“雙升”,並一直持續至今。截至 2019 年2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總額達2.24萬元,接近2011年末數據的6倍,不良貸款率1.8%,較2011年末上升了0.81%。從增速上看,銀行業整體信用風險在2017年之後趨於平穩,但不類型銀行之間的分化日益明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2017年以來,信用風險穩中有降,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不良貸款和不良率出現了小幅的“雙降”,股份制銀行則“”一升一降”,不良貸款餘額小幅上升,但不良率出現了下降。而與此同時,以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信用風險的壓力還在持續上升。城商行不良率從2016年末的1.48%上升至2019年6月末的2.3%,上升了85個BP,同期不良餘額則從1498億上升到3771億,翻了一番還多;農商行不良率從2016年末2.49%上升至2019年6月末的3.95,並曾在2018年中達到過4.29%,同期不良餘額則從2349億大幅上升至5866億。

曾剛|中小銀行信用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圖 各類商業銀行不良率變動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銀保監會

中小銀行面臨更大的信用風險挑戰,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所在區域的經濟運行狀況影響。本輪銀行業的信用風險上升,主要源自於實體經濟增速的下行和經濟結構調整,風險暴露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域和行業特徵,主要集中於產能過剩行業以及這些行業相對聚集的區域,從上市銀行的數據來看,批發零售業(不良率9.75%)、製造業(不良率4.8%)和住宿餐飲(不良率2.93%)是信用風險相對突出的幾個行業。中小銀行業務開展的地域範圍相對狹窄,如果區域經濟調整劇烈,必然造成銀行信用風險的上升。目前來看,中小銀行內部的信用風險存在較為明顯的地區分化,結構調整較大、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區域,中小銀行信用風險壓力較為突出,而實體經濟運行良好的地區,中小銀行的運行狀況則相對較好,信用風險已顯著改善,部分銀行已出現不良的“雙降”。

二是受中小銀行自身經營理念的影響。在實體經濟持續下行的同時,少數中小銀行仍抱有“規模至上”的發展理念,在實踐中,脫離自身的管控能力,盲目擴張異地業務,更有少數銀行,出於對短期利益的追求,利用同業、理財等“影子銀行”業務來規避監管、擴張規模,“金融空轉”、“脫實向虛”愈演愈烈,埋下諸多隱患。今年以來的幾起中小銀行風險事件,就是這些機構之前脫離外部環境和自身能力約束,盲目追求規模和利潤增長所造成的結果。

三是受監管政策的影響。為引導銀行充分暴露信用風險,推動存量風險的處置,銀保監會於2017年出臺了《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明確要求銀行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劃入不良,並對銀行撥備覆蓋率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在監管的有力推動下,截至2018年末,大部分銀行已經按照要求壓縮了逾貸比(逾期90天貸款佔不良貸款比例),多數銀行逾貸比均壓縮到了100%以內。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早期的信用風險暴露不真實,實際不良要遠高於賬面數據,導致逾貸比大大超過了監管的要求。逾貸比降低,意味著銀行的不良在賬面上將得到更真實的反映,也正因為此,中小銀行的不良率數據從2017年之後開始顯著上升。需要指出的是,監管強化導致中小銀行不良率和不良貸款餘額大幅上升,並不意味著銀行實際風險的增加,而是讓存量風險更為充分暴露,推動中小銀行加速存量風險的處置。

四是受中小銀行自身風險管理能力的影響。控制信用風險最為重要的環節,是從源頭上控制不良貸款的形成。近年來,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隨著管理精細化以及風控系統的逐步完善,信用風險的生成已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控制。但以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主的中小銀行,在信貸風險管理方面,仍存在諸多的不足,比如,缺乏對宏觀經濟金融政策和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研究,無法制定有效的信貸政策以防止系統性的信用風險;內部管理薄弱,“重抵押、輕管理”,對信貸管理體系和風險處置流程建設的投入不足;客戶信用風險評級系統不健全,對客戶的風險評級大多參考客戶經理的主觀判斷,由此帶來了諸多的風險隱患,等等。

五是受中小銀行風險處置能力的制約。除防範風險的生成外,存量風險的及時有效處置,也是降低信用風險的重要途徑。在過去幾年中,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信用風險平穩向好,在很大程度上也其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有關。在實踐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主要有核銷、轉讓、重組以及自主清收等方式。大型銀行憑藉自身能力的優勢,並積極探索體制機制的創新,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和高效的模式。而絕大多數的中小銀行,由於理念和能力的缺乏,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瓶頸,內部處置速度慢、流程長,往往會貽誤最佳的處置時機,導致最終的貸款本金損失率較大。缺乏消化存量不良資產的能力,也是中小銀行信用風險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打造核心能力,化解中小銀行信用風險

聚焦主業,迴歸本源。金融是經營風險的行業,換句話說,風險其實是銀行經營管理的結果。因此,要從源頭上實現對金融風險的合理有效管控,銀行就必須要樹立穩健、可持續的經營理念。從2012年以來,在實體經濟持續下行的同時,金融機構出於對短期利益的追求,利用同業、理財等“影子銀行”業務來規避監管、擴張規模,“金融空轉”、“脫實向虛”愈演愈烈,埋下諸多隱患。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頻頻暴露,就是部分機構之前脫離外部環境和自身能力約束,過度追求規模和利潤增長的結果。在迴歸主業,支持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銀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順應經濟、金融形勢,及時調整經營發展理念,從規模至上轉向質量至上,健全資本約束機制,制約風險資產的過快擴張,與此同時,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精細化管理,控制信用風險。預計隨著經濟下行和結構調整的持續,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還將持續存在,併成為銀行信用風險最主要的來源。針對這類信用風險,銀行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客戶分類管理,優化行業客戶結構。對於產能過剩行業客戶,銀行應根據自身行業政策標準和客戶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和夯實客戶分類名單,加強對客戶分類管理相關工作的監控和檢查。同時實現對產能過剩行業的精細化分類,準確辨識風險所在,實現風險的有效分類管理;二是做好行業信貸限額管理,控制行業總量性風險。三是防範產能過剩行業相關行業風險。在產能過剩行業風險開始出現後,銀行應當及時關注產能過剩行業的相關行業,及時採取增補抵押擔保、總量控制和各種風險緩釋措施,對嚴重產能過剩行業的上下游行業採取壓縮融資,實現有序退出等方式以合理控制風險;四是關注產業政策的變動。產能過剩行業受政策變動的影響較大。銀行應當及時跟蹤產能過剩政策,對產能過剩政策所針對的行業和企業儘快採用壓縮、轉讓、控制等措施防控風險。

加強內部協調,提升信用風險處置能力

。信用風險的管理涉及從授信到不良貸款處置的全部過程,其間會涉及不同的業務條線、不同的業務部門。要提升管理效率,中小銀行在內部管理上的提升和核心能力的建設必不可少。首先,進一步提升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的定位。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信用風險已成為中小銀行業務經營的約束和短板。不良資產處置不僅有穩定資產質量重要作用,在創造利潤、釋放撥備資源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中小銀行要在強力遏制不良貸款增量的同時,將不良資產處置工作作為風險管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統一思想認識,增強不良資產處置隊伍配置,優化考核激勵機制,確保實現資產質量管控目標。其次,強化行內部各部門的協同。積極協調資產處置、風險管理、信貸管理、授信執行、法律合規以及各前臺客戶部門,建立前後臺協同互補、部門間聯動合作的風險處置機制;,第三,建立團隊合作機制,共同化解複雜客戶信用風險。對列入重點管理名單的大額不良貸款,針對某一處置項目組建一個專門的處置團隊,團隊成員由前中後臺各部門人員共同組成,在確保信息傳遞通暢的基礎上,各司其職、各展其長、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共同化解大額不良貸款風險,能夠更好地提高處置成效。
第四,加強與外部機構的合作,積極探索不良資產處置的新渠道。一是加強與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專業服務商的合作,創新交易模式和交易結構;二是探索運用“互聯網+”模式處置抵債資產(如:阿里拍賣平臺等),提高處置透明度,提升處置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