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與英雄,項羽和劉邦誰才是贏家

鉅鹿之戰時,項羽一方數萬、秦軍數十萬,當時的秦軍殺項梁、斬陳勝,屢戰屢勝、士氣高昂,項羽領軍渡河、九戰皆勝——敗章邯,活捉王離,殺死秦將蘇角,嚇得秦將涉間自焚,一戰打斷秦國的國運,於是數十萬秦軍投降,諸侯軍的將領去見項羽時嚇得只敢跪著,不敢仰視項羽!

  彭城之戰,劉邦領五十六萬大軍攻下彭城,結果項羽領軍三萬回援,殺得劉邦僅領數十騎逃脫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單以勇武和勇氣來論,項羽可以說是英雄中的英雄,這樣一個大英雄怎麼會敗於劉邦之手?

  鴻門宴,劉邦的生死完全掌握在項羽手中,結果項羽卻沒有殺他,讀史記讀到這裡時,幾乎沒有不嘆息的!然後這其實是一種必然,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劉邦,那麼項羽就不在是項羽,不在是那個千百年被無人視為英雄的項羽,也不會有鉅鹿之戰的輝煌勝利。

  上兵伐謀,宋義的戰略其實是沒有錯誤的,雙方戰力差距實在太大,渡河去和秦軍正面硬鋼,是很傻的一種行為,無論是劉邦還是兵聖韓信都不會選擇正面硬鋼、他們會用陰謀詭計,但項羽卻選擇了渡河,並且破釜沉舟、抱著不勝就死的信念正面硬鋼秦軍。

  所有人都認為項羽會敗,所以諸侯做壁上觀,然而項羽卻勝了、而且是大勝!

  鴻門宴不殺劉邦並不是所謂婦人之仁,而是因為項羽自信的認為他隨時都可以殺劉邦、可以殺天下任何一個人,這屬於霸王的魅力!

  劉邦攻下彭城後,擁兵數十萬、而且是防守的一方,按理來說項羽應該聚集大軍、徐徐圖之,結果項羽讓其餘的大軍繼續攻打齊國、自己則領軍三萬回援,然後他什麼陰謀詭計也沒用,直接就硬鋼劉邦的數十萬大軍,從早晨打到中午,殺的劉邦落荒而逃。

  這是一個帝王與英雄的區別,也文人千百年來喜歡歌頌項羽的原因!

  英雄靠自己,帝王靠別人;項羽是英雄,劉邦是帝王,所以劉邦手下謀臣猛將如雲!

  從功業上來說,劉邦開創漢朝數百年天下,自然遠強於項羽;但當王朝埋葬在歷史長河中後,項羽的身後名顯然遠強於劉邦。

  南宋時修建祭祀項羽的廟,修了99間半宮殿,而皇帝建祠才可以建百間宮殿;司馬遷寫史記時,項羽雖不是帝王卻被列入本紀——劉邦贏了,他得到了一個帝國;項羽輸了,但他得到了榮耀、他成了世人眼中的英雄。

  如果看身後名,項羽是贏家;如果只看功業、劉邦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