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據有關史料記載,榆中北山是遠古文明的見證,出土的動植物化石和文物、典籍可以告訴人們榆中北山久遠的歷史。10億年前,榆中這片土地是塊汪洋大海。距今10億年6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形成了馬銜山和興隆山。6億年4億年前,形成了北巒山,即北山。距今兩三萬年前,雲衫、松樹構成了茂密的森林,黃河古象出沒於桑園峽,盤羊出沒於官灘溝,梅花鹿、糜鹿出沒於北山中連川和青城西南部(屬北山)。青山綠樹之間,榆中大小溝壑四季長青,隴中之地一片秀色。

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和諧的大自然,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距今1.5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在榆中北山凱坪溝棲居。當時的人類棲息地必須具備三個條件:靠山、向陽、有水,並且適於獵狩。北山凱坪溝背靠青山,面臨溪水,周圍是層層疊疊的青山和茂密的森林,鳥飛鹿躍。先民家族內部已排除了兄弟姐妹的婚配關係,形成了婦女居主導地位的母系社會。人們鑽木取火,用骨針縫製獸皮做衣服,清晨,女人扛著綁有尖石的木棒和打製的砍雜石器去狩獵,男人在家裡照看孩子;傍晚,女人扛著獵物回到山洞、,一家人架起柴火燒烤食物。為了防止野獸偷襲,洞口的柴火一直燃到天亮。

榆中北山地處黃土高原的西部邊緣,觸眼處,盡是蒼茫的荒涼之色,而絕少生命的綠色;這裡的年降水量僅有200—300毫米。這裡十年九旱,天旱時節麥子長得香頭似的收不了幾棵糧食。要是遇上一兩年的大旱,全年顆粒不收。據《金縣誌》記載,榆中北山曾是大片森林之地。上古時期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水草豐盛,牛羊遍地,是遊牧部族繁衍生息的好地方(中連川有梅花鹿)。漢王朝西征軍至韋營,闢林為寨而駐營。明初嚮明太祖朱元璋進貢的御馬即放牧於草原和森林地帶的貢馬營(現在定西縣境內)貢馬井。民間傳說,由於連年乾旱,泉水乾涸,馬群皆被渴死,唯其中一匹馬在半坡上擇地猛刨,至刨出泉水而未死,迷信稱之為神馬。此泉距溝底高三十餘丈,狀似井,故又稱“天生井”。元朝蒙古族在哈巴峴(現哈峴)、園子岔的絆馬岔、上花岔的馬兒岔、梁坪的大耳朵、中連川的韃靼窯等地居住,馬群在這裡放牧(至今這些村莊都是蒙古族人的遺民)。還有哈峴的柏木窪、園子岔、柏木溝、上花岔的石圈子等地方,都是原始森林和畜牧業發達的地區之一。距縣城67公里的上花岔,元王朝統治時期,這裡森林茂密、草原豐盛,蒙古民族放牧羊群、馬群於此,並定居後以此地為中心,建立了兩個火葬場,葬大孩的稱大化場,葬小孩的稱小化場,後來的上花岔、下花岔地名就是按地形將大化場、小化場分別轉音流傳下來的。

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位於中連川鄉東北部的韃靼窯,古時曾為遊牧民(蒙古族)居住。後來由於當地森林的毀壞,遊牧民遷居他方,但在這裡保留了韃靼窯遊牧民族的遺民。距縣城30公里的魯家溝,此溝系長約15公里,寬僅300米左右的峽谷,懸崖絕壁,人莫能攀。民末清初間,該溝森林茂密,山鹿群棲其間,當地居民為獵取鹿茸出售獲利,便在溝內圍捕,由於森林稠密鹿角被林夾住而易於被捕,俗稱“鹿夾溝”。在園子岔鄉西部山區的絆馬岔,元朝時,蒙古族在該地放牧馬群,草原四周設有絆馬索,故名絆馬岔。在園子鄉東部的萬羊臺,山勢陡峭,坡度大,過去有一牧戶,住此放牧羊群多達萬隻,並掛有“萬羊牌”。上花岔鄉中部的馬兒岔,該地為元朝蒙古族居住區,馬群在此放牧。

中連川鄉東部的撒拉溝店,蘭(州)宜(川)公路之東側。該地早期居住著撒拉族,並開店供過往旅客居住。位於梁坪西部的大耳朵在元代時,該地為蒙古族聚居之地,附近漢族居民稱該處為“韃子多”(地方語稱蒙古族為“蒙達子”)。距縣城70公里的哈峴,原名“哈巴峴”,哈巴峴系元朝蒙古族居住時所取地名。“哈巴”蒙語意為“狗”,因該地形似狗故名哈巴峴。據說,北山現在的哈姓人家就是元朝蒙古族的後代。

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距縣城40公里的韋營,自古是原始森林地帶,漢王朝西征軍至此,闢林為寨而駐營,名“圍營”。之後,有一打獵為生之韋姓人定居於此,他以打獵、製革為生,繁衍生息,遠近聞名。

自古是這樣一片原始森林地帶,其山上是草原放牧的地方,但在商周時多有砍伐,舊石期和新時器時代,先民即在凱坪等地刀耕火種。秦漢以後,大批移民毀林開荒加上連年兵戰,森林資源遭到破壞。此後由於連年的沙塵暴天氣,造成黃土高原、尤其是榆中北山一帶被黃土逐年覆蓋,海拔高的地方覆蓋淺,海拔低的地方覆蓋厚一般都覆蓋四、五十米,最厚處100多米。使森林受到嚴重破壞,山林逐年頹廢。

六百年前的1370年,在榆中車道嶺一帶發生的沈兒峪大戰,是朱元璋為統一全國,徹底蕩平殘元勢力,命徐達率兵到這裡與蘭州的王保保展開了甘肅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明朝滅元的最後一仗。徐達在打敗王保保後,王保保北渡黃河,潛逃至寧夏。但徐達部下仍在車道嶺以北追殺散佈在北山一帶的元韃子,元韃子無處躲藏,便躲進山林裡,無奈點燃了山林。徐達為攻破蘭州王保保城,仿照車道嶺農戶挑水的木桶,用牛羊皮做成戰鼓,在戰鼓裡藏有矛、刀,在這年的元宵節混進蘭州城玩社火,趁守據王保保城的士兵不備時攻破了城。從此以後,車道嶺、北山一帶的人制作桶子鼓玩社火。

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到了明末時期,當地居住的回、漢、蒙、撒拉族等民族又發生糾紛,互相爭鬥,放火焚燒山林。至清初年間,榆中北山已經到處是荒山禿嶺,生態失去平衡,遊牧民族無法生存乃遷別地。因而,昔日黃土高原上的原始森林只剩下榆中縣馬銜山林區一帶(如今的隴佑第一名山興隆山),被稱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罕見的綠色明珠。

據說,元韃子曾在榆中北山搶佔土地、搶劫民財、霸佔婦女激怒了當地漢民,漢民在臘月三十晚上火燒元韃子。統治年代,回族人在榆中北山為爭地盤殺光了有些莊子的漢民。富裕人家為抵抗回民在各山樑修建了堡子,縣上保存的有貢馬井堡、上花楊家窯堡子等。

前幾年,在榆中北山哈峴的柏木窪、園子岔的柏木溝等地的山崖絕壁中,發現因洪水沖刷出已腐朽了成灰的柏木。1984年,貢井鄉地灣村村民宋河遠在石臺大溝牧羊,發現深埋土中的稀奇的珍貴動物猞猁2只,一隻呈紅色、黑花紋,另一隻亦呈紅色、黑圓斑和白圓斑。1993年宋河遠的女兒宋改梅牧羊時又發現一隻埋在土中的猞猁,比貓大得多,渾身呈紅色,有黑色圓斑和白色圓斑。在魯家溝山崖中還發現過鹿角。從這些發現的柏木、猞猁、鹿角來看,足以證明往昔沙塵為害之烈。近幾年,榆中北山的園子岔、石井溝、堡子山一帶發現了不少紅陶碗、夾砂罐等文物,這些遺址屬於舊時器時代的遺址。據《蘭州市林業志》記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的珍貴動物黃羊、岩羊(即石羊),在榆中後北山園子岔等地有少量分佈。一般多棲於草原,喜群居生活,以草為食,產其雌羊獨居於牧草地。近兩年,這一帶又有岩羊(石羊)出沒。

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榆中以北的邊界在北山,上花大岔以下、園子金營以下是黃河南的邊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明長城從桑園子、大浪溝穿過,上花岔鄉的王家灣、大岔離青城黃河南不足五公里,在長城的圈牆內。寧夏中衛稱黑河,榆中北山是駐軍的要塞地帶,古時駐軍在這裡大量開墾土地種植軍糧,曾屯兵無數,西漢開始築有營堡。烽墩用於防守,元代大部傾廢,明清時再度重修添建,清代有一營五堡。據《蘭州市志》記載,金縣(今榆中)屬內與皋蘭連接之村莊,多以營堡為名,相傳七十有二,亦不知起自何時,而世遠年湮,半就傾廢。今仍就見聞所及者,分晰志之。榆中72營堡的韋家營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的韋營,柳樹堡在縣北一百四十里的哈峴鄉柳樹村,堡子山在縣北一百五十里的園子岔鄉小岔村,老廟堡在縣北一百六十里的上花岔鄉廟花岔到張家灣之間,上年堡在縣北一百六十里的園子岔鄉青年曲子,大岔堡在縣北一百八十里的上花岔鄉大岔。宋、元、明三代,北山一帶修築了土墩(烽燧)用來傳遞戰爭信息。張家灣烽燧位於上花岔鄉張家灣村北約700米處的山頂上,大峴烽燧位於園子岔鄉大峴村北200米處。離靖遠平灘堡黃河南較近的園子岔鄉魏家臺,在黃河南面山區的的塬峁上,海拔很高,站在魏家臺鳥瞰黃河北岸,眼前的景象歷歷在目。明朝統治者為了防止北山少數民族的襲擾,在魏家臺設置了觀察臺或瞭望臺,並派人值守,以觀察黃河北岸的動靜,及時向黃河南面的觀察臺或瞭望臺報警和傳遞烽火信息。魏嶽的先祖丹丹大概就是在此駐守的士兵,他的五個兒子自然留在了魏家臺,魏家人習慣稱他們為“山五房”。

平灘堡以南——榆中北山古代原始森林述略

榆中北山又是絲綢之路的一條分支,在隴中官道平襄古道上,從車道嶺至清水驛之間東北面的上樑上,至今有兩道痕跡連綿不斷,遠望似一道淺溝槽,沿途還有烽燧和歷代修築的堡寨。經黃家灣、陳家灣、唐家岔、堡子灣、吳家灣、陸家山、黃家岔、樓草溝,清水驛鄉的峴坪子,再上山經過雞冠子梁、呂家峴、曲子灣、哈峴、上花岔、頭岔。再從車道嶺經東嶺、大岔、張家岔、清水驛鄉的孟家山、黑池溝,上北山桌兒岔、哈巴峴向北,經紅柳樹子、王家岔、蘇家陡坡,沿著黃河南岸川地北行,到達漢勇士城(沿經榆中縣北青城東灘),亦可西北行經蘭州地區,西達河西四郡,也亦可東北行經靖遠、寧夏中衛。

資料源自《蘭州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