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必讀,信息化深化發展催生線上線下農業

農村創業必讀,信息化深化發展催生線上線下農業

互聯網的誕生與應用是人類歷史上一次最偉大的技術革命,改變了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20世紀以來,以信息科學理論突破與通信技術創新為標誌的科學技術進步突飛猛進。20世紀40年代,信息論之父香農發表了著名的“通信的數學理論”,提出信息可度量的最小單位,給出了信息熵的定義。4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費城誕生。50年代初,第一個計算機網絡在美國國防部實驗室出現。其後,將一個個計算機終端聯接在一起的各種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突飛猛進,移動終端、智能設施、海量存儲、高性能計算、專用系統如排山倒海之勢層出不窮,形成了將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活動中無論天南海北、無論參差錯落無論前世今生的事情都能一瞬間相連的“互聯網”,大大改變了人類生存與活動方式。

農村創業必讀,信息化深化發展催生線上線下農業

線上線下農業的分化與發展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趨勢。現代信息技術正式應用於農業,起步於20世紀0年代,美國農業部Fred Waught博士1952年首次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飼料混合配方研究之中。中國儘管晚於美國近30年才將計算機技術應用於農業,但起步晚跑得快。從80年代近千臺計算機用於資源管理、農業規劃、分析決策,到90年代信息管理系統、農業數據庫、農業遙感應用於決策支持、農業專家系統,再到21世紀信息技術應用於整個農業,互聯網思維已經深深地影響了農業的變革,“互聯網+”已經切實改變著農業生產、經營、消費、貿易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互聯網+”將帶動農業生產方式變革,帶動農產品消費方式的創新,它會全面感知農業整體生命週期中的生產、經營、管理、物流、服務等各方面的狀況。它會改變傳統農業的信息缺失,形成獨有的線下農業資源應用與組織生產方式。它會引導新興農業方向,規避實體風險,形成為實體農業導航並與之匹配的線上農業活動新形態,呈現出新階段“線上農業”和“線下農業”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近年來,在“互聯網+”的引領下線上線下農業與農業生產經營的融合不斷加速。

農村創業必讀,信息化深化發展催生線上線下農業

一是信息進村入戶啟動實施,“三農”信息高速公路初步搭建。2014年農業部開始開展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到2016年試點範圍擴大至26個省116個縣,已建成運營2.4萬個益農信息社,累計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公益服務630萬人次,開展便民服務1.1億人次,涉及金額39億元,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1億元。信息進村入戶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基本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初步形成,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實施為“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在基層提供了新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集散地。

二是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線上線下產業融合不斷加速。在共享經濟的推動下,農業生產資料、休閒農業及民宿旅遊電子商務平臺和模式不斷湧現,到2015年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2016年北京、河北、吉林等10個省(區、市)進一步開展了農業電子商務的試點,推動12家電商企業與10省份簽訂共同推進農業電子商務試點工作協議,在這些措施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正在形成跨區域電商平臺與本地電商平臺共同發展、東中西部競相迸發、農產品進城與工業品下鄉雙向互動的發展格局,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途徑。

三是線上線下的實踐互動,正在加速推動農業品牌化經營。我國農產品不是缺少供給,而是缺少有效、高端、品質供給,線上線下的實踐互動恰恰給農業品牌提升提供了巨大舞臺。2016年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上3000人共襄“互聯網+”現代農業大會,數百家企事業單位展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20位省部長登臺推介農產品品牌,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將創新者與應用者、生產者與消費者、實體店與虛擬網聯繫在一起,品牌化的成果得以充分展示,為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村創業必讀,信息化深化發展催生線上線下農業

線上線下農業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業態。線上線下的融合拓寬了農產品、民俗產品、鄉村旅遊等市場,催生了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創意休閒農業、互聯網小鎮等新業態,加快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培育了一批新人才。農業部通過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工作,到2016年累計培訓農民6.9萬人次,農民信息化運用能力的提高,必將有助於城鄉數字鴻溝的縮小;返鄉創業人才正在成為農業的新生力量,近五年來返鄉創業人數增幅均保持在兩位數左右,目前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已超過450萬,“十二五”期末大學畢業生下鄉創業比例達1%。2016年農業部評選出“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107個和新農民創業創新百佳成果103項,“雙百”成果的出現,正是得益於這群新農人的出現,他們具有互聯網的思維、受到了工業化的訓練,懂得現代信息技術、能夠觸網營銷,未來將對線上線下農業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線上線下融合形成了一批新模式。線上線下融合,推動了電子商務諸多商業模式的創新。目前電子商務已經從初期的網上營銷為主的商務模式,發展到現在的基於合作社的、基於商業機構的、基於政府平臺的多種農業電子商務模式並行的態勢,與此同時,還催生了生態農業、鄉村旅遊、民俗民宿、綠色體驗等多種新型線下商業模式。2015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遊客超過22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4400億元,從業人員790萬人,其中農民從業人員630萬人,帶動550萬戶農民收益。信息進村入戶工作也在各地開花結果,遼寧採用“羊毛出在牛身上”的思路,充分運用市場力量,通過“培育一個運營主體,建設萬家益農信息社”運營模式的創新,完善了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促進了農業農產與互聯網的融合。

農村創業必讀,信息化深化發展催生線上線下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