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时间:公元前651年。

地点:葵丘(今河南省民权县)。

背景:公元前655年,天下共主周惠王想废掉太子姬郑,立自己与爱妃生的儿子姬带为太子。齐桓(huán)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便以诸侯要拜见太子为借口,于同年五月,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开大会,太子姬郑在首止和诸侯见了面,一起住了几个月,并得到诸侯联盟支持,不久,周惠王薨逝,公元前652年,太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周襄王对齐桓公十分感激,为答谢齐桓公,于即位次年派使者给齐桓公送了祭肉、珍贵的弓箭和车子。齐桓公便利用这个机会,通知各方诸侯于在葵丘会合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

事件:齐桓公召集鲁国、宋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等国于葵丘相会结盟,规定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齐桓公颁布了天子禁令五条。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

此次事件,史称“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九合诸侯”其中的一次。史书记载说,春秋五霸,以齐桓公最盛;齐桓公九合诸侯,则以葵丘之会最盛,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齐桓公的九合诸侯,与今天的各种“国际峰会”何其相似,颇有开“峰会”先河之意。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位于河南商丘的葵丘会盟台遗址

齐桓公一时风光无两,乃至意欲效仿“三皇五帝“行封禅之礼,封泰山禅梁父山。名相管仲以自古封禅之主皆受天命(“皆受命然後得封禅”)为由谏之,于是齐桓公有了下面的一段话反驳管仲。

“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於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管仲见前言劝谏不成,就以天未降瑞兆为由再次劝谏桓公,于是桓公才停止这种想法。桓公一言,虽有骄纵傲慢之嫌,却也并无夸大妄诞之意,就连圣贤孔子也评价齐桓公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今天我们就着重介绍一下今天的主人“公”,“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注:此处区别于“田氏代齐”后的另一位齐桓公“田齐桓公”田午)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

家世显赫


我们知道,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疆域主要在今山东地区。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即姜尚、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春秋初期诸侯国分布状况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齐桓公是姜尚的第十二代孙,其先祖姜尚原为吕氏,因姜尚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而姜尚被封于齐地,故其后人以齐为氏),也叫公子小白、姜小白(此姜非彼江啦,听起来是个小白,其实并不水~)是齐僖(xī)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人家不是这个小白啦~

波折又传奇的即位之争


齐僖公有三子,分别为诸儿(齐襄公)、公子纠、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齐僖公去世后,齐襄公即位,此为背景。

齐襄公晚年时,齐国国政混乱。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与公子小白的师傅鲍叔牙双双都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就各自保护两位公子到鲁国与莒(jǔ)国。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大夫连称管至父谋杀齐襄公,立其堂弟公孙无知(齐僖公同母弟夷仲年之遗腹子)为君。

齐桓公元年 (前685年),齐大夫雍廪(此处有争议,《左传·庄公九年》记为“雍廪杀无知”,西晋杜预注解雍廪为齐大夫,《史记·齐太公世家》则记为“雍林人袭杀无知”,按史记的说法,雍林为地名,因左传成书早于史记,此处取信于左传)杀公孙无知,随即与大夫

国氏高傒等准备秘密迎回人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回到临淄(山东淄博东)即位。

鲁国听说公孙无知被杀,也派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齐国,而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传说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黄金、白银、铁、玉等材质。),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不慌不忙地送公子纠回国,六日方抵。而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其为国君,是为桓公。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王位争夺战——先到者称王

即位首战于鲁


小白赶回即位后,随即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齐君不忍杀他,请鲁国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齐桓公)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我们将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则要求鲁国囚禁自己。小白要杀管仲,鲍叔牙规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于是齐桓公姜小白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

之后齐公姜小白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齐桓公与管仲

任用贤能——管仲相齐


齐桓公起用管仲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宫廷官制。在相之下,设立大司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大谏之官等五官,分别掌管外交、经济、军事、刑法、监察等,削弱了世卿的统治权力,增强了君主集权,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并构建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国中设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刑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加上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农闲时训练,有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犯重罪可以用甲和戟赎罪,犯轻罪的可以用盾和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金属赎罪,铜用来铸兵器,铁用来铸农具。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亦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并实行了粮食“平准”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并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秦人,晋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的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管仲相齐

国富兵强——九合诸侯,尊王攘夷


齐桓公七年(前679年),在鄄(juàn)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此次,齐桓公还灭了谭国、遂国、鄣国等小国。除此之外,齐桓公陆续会盟诸侯不下九次(《论语·宪问》:“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史称“九合诸侯”。其中于“葵丘会盟”,桓公更是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的口号,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的攘夷狄战争而大获赞赏,是为“尊王攘夷”。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齐桓公“尊王攘夷”

晚年昏庸,不得善终


易牙以厨艺服侍齐桓公。齐桓公说:“只有蒸婴儿肉还没尝过。”于是易牙将其长子烹蒸了献给齐桓公吃(所谓虎毒不食子,易牙猛于虎...)。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

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易牙被后世称为厨师之祖(品德不敢恭维)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一代雄主至此王星陨落。其间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尸体上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入棺,停柩于堂。

他是一代雄主,死后惨被暴尸两月有余

齐桓公英雄迟暮

桓公有子十余人,总计前后五人曾登君位:无诡即位三月死去,没有谥(shì)号;接着是孝公;接着是昭公;再接下去是懿公;最后是惠公。孝公元年(前642)三月,宋襄公率领诸侯军队送齐太子昭归国并伐齐。齐人害怕,杀死其君无诡。齐人将要立太子昭为齐君时,其余四公子的徒众又攻打太子,太子逃到宋国,宋国与齐国四公子的军队作战。五月,宋军打败四公子立太子昭为君,就是齐孝公。宋国因为曾受桓公与管仲之托照顾太子,所以前来征伐。因为王室内部争夺王位之乱加之与他国势力间的相互攻伐,一直到八月才顾上埋葬齐桓公。

关于齐桓公之死,还有一种说法是齐桓公病重,佞臣常之巫告知易牙桓公将死,于是易牙等趁机作乱将齐桓公活活饿死,据笔者考证这种说法出自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先识》,而《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是病死,成书更早的《左传》记述也和《史记》一致,由于《吕氏春秋》所记述的关于桓公之死的情况存在诸多疑点,故本篇不予采信。以《左传》和《史记》记叙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